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成都游记: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寂静田园的同程旅游. |
[游记]四川成都游记: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寂静田园的同程旅游. |
2007-09-16 17u.com |
回忆以前在地理课本中对都江堰的印象,只知道它是在李冰父子带领下修的水利工程,这次去四川才真正见识了它的伟大,有道是:“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导游在车上介绍说都江堰的修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不然中国的历史要改写,我们都觉得她说的言重了,不过听她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古代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灌溉便利,确保了粮食的供给,为军事行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㈠ 治水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四川西部称为蜀国,当时水旱灾害连年发生,秦昭王在公元前约250年任命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在亲眼见到当地严重的水旱灾情,又听到民众要求治水的呼声,认识到治蜀必治水。岷江是长江上游一支较大的支流,再加上当地地形复杂,东边是玉垒山挡住了江水东流的去路,造成西边涝灾,东边旱灾。李冰经过考察,决定先把玉垒山凿开一个缺口使岷江的水分流到东边,既可分洪,又可灌溉,一举二得,在当时的条件下,开山遇到很大困难,后来李冰采纳当地石匠提供的方法,使山石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使岩石爆裂,而后凿开了20多米宽的山口.其形状像个瓶口,人们叫它----宝瓶口.宝瓶口右侧是玉垒山分离出来的岩石,称为----离堆. 宝瓶口 离堆 据说玉垒山开凿成功后,分洪的效果不理想,洪水大的时候仍会发生水灾,于是伟大的筑堰方案制定出来了. ㈡ 筑堰 两千多年前要在江心筑堰很困难,在展览厅我们见到后人仿制的用竹笼装鹅卵石筑堰的工具,这也是当时民众的知智慧结晶.终于在江心筑起了一条狭长的像小岛形状的分水大堰.岷江水在这里分成内江和外江. . 筑堰工具 大堰前端伸出一个尖头,指向上游,像一个鱼头,取名"鱼嘴"能自动调节内外江的水,大堰筑成后,从根本上解决岷江流域的水旱灾害. 鱼嘴 都江堰整个水利工程由这三部分组成: 1.鱼嘴—使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起到分洪作用. 2.飞沙堰—泄洪排沙的作用. 3.宝瓶口—节制闸的功能. 都江堰成功地运用了堰流原理,控制分水流量,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中流作堰的宏伟水利工程据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学习水利的人员都以能到这里学习考察为荣,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㈢深淘滩,低作堰 李冰认为要彻底消除岷江的水患,还必须解决泥沙沉积淤塞河床的问题,于是制定“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方法,“深淘潍”指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淘到一定深度,“低作堰”指飞沙堰堰顶要低以免泄洪不畅。经过这一系列的治水方案,内江流域终于可以免受旱涝灾害了。 ㈣人民永远纪念他们 都江堰的建成,不仅消除了水患而且方便了航运,如今灌溉面积已达1千多万亩,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粮仓,都江堰虽然修建于二千多年前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奇迹,人民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庙。 都江堰一景 横跨江心的安澜索桥 当年由这对夫妻出资修建的索桥 后人对李冰父子的敬仰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99097.html3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