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巴蜀游记之都江堰怀古 |
[游记]巴蜀游记之都江堰怀古 |
2007-12-23 163.com |
巴蜀游记之都江堰怀古 来到成都,第一站就去了都江堰。一来是对于这个旷世水利工程素有耳闻,而且由于自己愚笨,一直没弄清楚这个巧妙的排洪灌溉系统究竟妙在何处。二来是对都江堰上的吊桥情有独衷,想了却了自己的这桩心愿。 从成都到都江堰需要三个多小时的车程,走高速大约二个多小时时间。到达都江堰市区再换车去景区,在去景区的路上,经过几个街区就能看到很多条排洪灌溉的河道,因为下过雨所以水势汹涌,这让我对都江堰又多了一份期待。来到景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段长长的功绩道,两旁树立着自汉朝以来为成都平原水利事业作出功绩的名人像,最令我意外的是成都平原水利建设的始祖是诸葛孔明,当然更少不了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父子。看到这些,不仅感慨: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君王将侯多为自己树碑立传,可历史无情,只有为大众做事的人才会流芳百世。 走过功绩道,就看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分为内江和外江,从功能上说,外江主要起到泄洪的作用,而内江起到灌溉的作用。其实,都江堰的内江还有一次分洪。外江是一次分洪,内江是二次分洪和灌溉。奇妙的是这内江和外江完全是自然的地形和人类的聪明智慧的结晶。李冰父子借助自然的地形,把江水一分为二,雨水季节,外江宽阔的江面保证了大部分江水通过外江,控制了洪水;枯水季节,内江较深的河道又使得大部分的江水能通过内江,保证了灌溉。巧妙的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使用,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中还有很多令人赞叹的巧妙设计,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十分幸运,我到都江堰那天,天下起了大雨,这使得我真实的感受到了都江堰的奇妙功能,奔腾的江水在宝瓶口一分为二,内江多余的江水又在飞沙堰被分流到外江。 都江堰除了以其奇妙的水利工程吸引我之外,内江之上的吊桥也是我一直向往它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那样的雨景之中,站在吊桥之上,在烟雨飘渺之中,看着脚下滚滚江流,宛然在历史的河流中翻滚,相比现代化的钢精水泥大桥,吊桥更多了一份诗情画意,特别是在丝丝烟雨中,自己仿佛也成了这一幅水墨山水画中之人。 离开都江堰时,经过市中心的李冰父子雕塑,不仅感叹古人巧夺天公的设计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直到现在还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和发扬的。
|
转自:http://lwhshh.blog.163.com/blog/static/15461291200611622630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