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解读都江堰

[游记]解读都江堰

2008-05-22    sina.com.cn

都江堰是一种闲适的心境。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夙兴夜寐,忙忙碌碌,游走于各种场合,左右逢迎,强作欢颜。少不了心力交瘁,筋疲力尽。走进都江堰,能在熙熙攘攘中感受一份宁静,在欲望梦想外享受一种闲适,在成功失败间体味一种释然,在人来人往时传递一种真诚。站在岷江岸边,看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不因尧存不因桀亡时,我们感叹历史涌动,沧海桑田,无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帝王伟业与权力宠辱,都成浩瀚历史的一粒沙子,唯有那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泽被后人。方知人生短暂,宠辱得失不可太在意,鲜花与掌声终是虚幻,唯有踏踏实实的生活,豁然达观的态度,才能持久。登上青城山,望连峰起伏,蔚然深秀,领会黄老无为,庄周逍遥。四海宾朋,八方来客,扶老携幼,争相来此,忘掉生活的烦劳,工作的繁重,感受清凉与悠闲。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无都市的喧闹鸹躁,那是怎样的一种清净恬淡啊。

都江堰是一份厚重的文化。李冰父子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并总结"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名言,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这是古圣人勤劳智慧、利在千秋的文化;张道陵设坛传教,开创青城道教发展先路,青城山逐渐发展成道教圣地,这是宗教哲人普济众生、心系彼岸的文化。正是因为都江堰特有的文化魅力,多少皇帝大臣、文人学士竞相来此修醮祈福、探胜访幽。至今,青城山幽静苍翠与美食仙乐,都江堰"独奇千古"与二王恩德,仍然吸引万千游客。当地政府更借发展机遇,重兴清明放水节,使这一历史祭祀文化活动得以传承。都江堰的文化,历经久远而实用,自事其心而悠远,是安静的述说,是舒缓的推演。生活在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的人,自当更加宣扬这所城市的文化魅力,维护其文化氛围。

都江堰是一种公众福祉的关注。都江堰修建前,岷江如猛兽咆哮奔下成都平原,洪水泛滥成灾,而玉垒山东侧则缺水成旱,蜀人苦深难重;都江堰修建后,水患得以缓解,千万亩良田得以灌溉。后人称赞"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与;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李冰父子之后的历史长河中,从汉时文翁三国诸葛亮,到清代的王来通民国张沅等,无数人为维修加固都江堰付出艰辛,名垂千古。治水治国,民情民生,国家治乱系于公众福祉。如果说都江堰是统治者关注大众利益反映,那么夫妻桥则是普通人关心大众利益的代表。韩家坝的私塾老师何先德看到二王庙渡口一百余人被洪水吞噬的惨状,毅然决心在江上修建一座索桥。他募集资金,克服重重困难,待桥快完工时却被渡口把头勾通官府陷害。其妻怀着一腔悲愤,完成了丈夫宿愿。后人感激何先德夫妇的功劳,称此桥为夫妻桥。何先德夫妇留下的是一座丰碑,一座长存与岷江两岸民众心中的丰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2fce0100076i.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