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拜谒都江堰

[游记]拜谒都江堰

2008-05-22    sina.com.cn

世人一片惊叹!

就是这条堰,享誉世界,举世无双,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丰碑,科学治水的典范,一座活的水利博物馆!

就是这条堰,哺育了成都平原,养育了“天府之国”,灌溉了七市三十七个县一千万多亩良田。有了她,成都平原才“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从秦堰楼而下,经二王庙,跨过一横江吊桥,来到都江堰。这是仲春时节,高山冰雪融化,岷江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向前。野性的河水,经都江堰的指引,一下变乖似的,任人调遣,为人所用。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蜀郡守李冰率领群众修建的,距今已有2260年历史了,它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枢纽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它巧妙的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原理,构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自动排灌系统。

来到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一张“大鱼”的嘴巴,横摆岷江。奔腾的江水在鱼嘴的指引下,乖乖地流淌。“鱼嘴”飞水堤,是都江堰渠首顶端的分水工程,它的平面形状好像大鱼的嘴巴,因以得名。“鱼嘴”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内江以引水灌溉为主;外江为岷江干流,主要用于泄洪排沙。枯水期内江多引水,洪水期外江多泄洪,以保证都江堰灌溉区千万亩农田和城市用水的需要,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

离开“鱼嘴”分水堤,在绿树掩映中,沿着都江堰长堤,我们来到了“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溢洪道作用主要是把多余的洪水和流沙排入外江。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有了飞沙堰就能确保确保内江通畅。

离开“飞沙堰”溢洪道,来到“宝瓶口”引水口。“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巍然矗立在眼前,纪念碑前,两山相挤,岷江水面前小后大,状如宝瓶,宽阔的岷江,快到保瓶口时,一下变得窄起来,小起来,江水湍急,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相传,以前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岷江江水东流,常常造成东旱西涝。为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李冰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宝瓶口”引水口是都江堰自行调控的节制闸,是自流灌溉渠系的总开关,对岷江水起分流和灌溉的作用。“宝瓶灌溉胜春霖,天府都安直到今”,泻万千江水,哺天府之国,乳万千民众,宝瓶口,伟哉!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治水的“水经”,是都江堰青春永驻的根本。漫步都江堰大堤,看江水奔腾涌泻,任杨柳轻抚脸庞,深为这巧夺天工的宏伟工程所震撼。导游小姐告诉我们,都江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都江堰之所以历久不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榪槎截留法”,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到了修内江时又拦入外江。清明时节,内江灌溉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隆重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榪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叫做“放水”。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榪槎频拆处,欢声雷动说耕田。”导游说,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就是都江堰的放水胜典了。放水节又称开水节,清代名为“祭水”,源于远古对水神的祭祀,秦时蜀郡守李冰建堰有功,便改为祭祀李冰。把清明节定为开水节,则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即已开始,古老的水利民俗相袭已上千年了。而今,举办放水节,除了纪念李冰父子外,更多的是以节兴旅,打造旅游亮点,吸引外地游客。

“六字诀传千百载,心随江水水随心。”都江堰水利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行无坝引水。游完都江堰,站在玉垒桥,看滚滚岷江水,在都江堰的指引下,欢奔而去,为人类造福,我深为李冰父子伟大的治水思想所折服。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以李冰为首的先祖们,面对大自然,他们不是驯服,而是深怀敬畏。他们遵循自然,崇尚自然,利用自然,疏导治水。看着滔滔奔涌的岷江水,看着这两千年仍为人类造福的伟大杰作,看着这巧夺天工的精美设计,我想,面对大自然,假如我们多一些敬畏,少一些驯服,多一些理智,少一些莽撞,也许我们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少犯许多错误,我们是否应该从都江堰学点什么呢?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17d50010008x3.html21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