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碧水丹山访武夷――虎啸岩天成寺-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游记]碧水丹山访武夷――虎啸岩天成寺-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2007-07-16 kuuyoo.com |
岩下就是久负盛名的天成禅院旧址。天成禅院,原为道士栖居的洞天仙府。明朝时,道盛、元镜二禅师在下虎啸岩建虎啸庵修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泉声和尚又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并改名天成禅院。民国时期,禅院逐渐废弃。天成禅院位于下虎啸,上覆危崖,下临绝壁,林木掩映,涧水环流。千仞悬崖向外斜覆,形成一个巨大的洞府,整座殿堂不施片瓦,风雨不侵。夜晚身居屋内,抬头可见星月,侧耳可闻水声,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岩上绿荫遍布,林木蓄积的水份渗入地下,遇到横卧斜倚的山岩,水珠便顺势流淌,滚到崖边便涓滴成珠,当地人为它取了个形象而有趣的名字叫岩溜----水从岩间溜出来,溜到崖边再落下,水声嘀哒。天成岩右壁斜覆的巨岩与左壁蹲伏的小中岩相互夹峙,形成面积约800平方米的斜敞洞口。右壁流淌的岩溜飞泻在外侧的磐石上,一整排一整排地恍若珠帘悬挂,声若梵音,声声醒人。天虽不雨,也似“黄河之水天上来”,永无停歇。古人借引云光大法师为梁武帝讲经时口若悬河,天花乱坠的佛教故事,称此景为“法雨悬河”。在天成禅院旧址大殿后的岩壁上,新添了一尊手托如意的观世音菩萨岩雕像。像高10米,莲花座高3米,像深度米,最宽处5米。观音端庄慈祥,依岩倾俯,佛光流盼,山水生辉。禅院大殿左侧有四块坠石堆成的石屋,上镌“玲珑”两字,殿前照壁上书“天成禅院”四字。禅院山门筑在两块山石之间,上方用石块垒筑成门额,两侧的两块山石上分别镌刻一对楹联:“门内有人人至,洞中无物物逝”。 |
转自:http://www.kuuyoo.com/default/outdoor_outdoorlinecon/27/1855.html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