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碧水丹山的遐想(C) |
[游记]碧水丹山的遐想(C) |
2008-05-22 baidu.com |
接受完道教的洗礼,我们重返芦溪河,在正一观码头我们乘坐竹排顺流漂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当人随竹排漂移时,我才真正品味出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中,青山随竹排相对运动的动感寓意。在这山水之间漂行,有了一种不是漓江,胜似漓江的感觉。逆流而上时,更多地注意到的是两岸翠竹青青、野草茫茫,还有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当再次跟这芦溪河亲近时,不自觉地就要多看她几眼。芦溪河水清澈见底,呈碧青色,因河两岸长满芦苇,深秋时节,芦花雪白一片,因此而得此名。河水深处,泓遂莫测,恰似龙潭,河水浅处,可见游鱼,宛如琉璃;水急处,竹排似箭离弦,水滞处,河面平滑如镜。仿佛河水仙景流,竹排画中游。水的柔媚和坚韧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只见幽幽河水,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显银白,遇潭呈碧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难怪宋代文学家晁朴之到此一游后感慨到:“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千越上溪滩”。 当竹筏从山弯中转出来的时候,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两个撑着小竹筏的渔夫,此时的渔夫正在小歇,其中的一位还在打盹,几只鸬鹚昂首挺立在竹筏上,其实这些水鸟才是真正的“渔夫”呀!龙虎山的人们祖祖辈辈沿溪而居,顺溪而住,是这里的山水养育了当地一带又一带的山民,他们以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为家庭副业。一叶竹筏上排列着几只黑羽油亮且训练有素的鸬鹚,山里人管它叫鱼鹰也叫水老鸭。别看这些憨态可掬的水鸟平常懒得一动,甚至有点呆头呆脑,但只要主人用竹竿在水面上一拍打,把水下的鱼儿一轰,一声吆喝,这些鱼鹰便会如箭般地跃入水中,不一会儿它们就会取得战利品。每只鱼鹰的长颈脖根都系了一个松紧适度的细绳,这样鱼这个战利品到了鱼鹰的嘴里却吞不下去。训练时用根细长绳绑在它们两脚之间,当鱼鹰获得战利品时,渔夫只要用一头带钩的竹竿一勾便将鱼鹰拖到竹筏边,用手一挤,那鱼儿便落进渔夫的鱼篓之中。可怜的鱼鹰仅仅嗅到鱼腥却吃不到美食,无奈之中只有再次钻进水中,开始新一轮跟鱼的战斗,久而久之它们亦就习惯了,叼到鱼后就主动地往竹筏边送。这样便成就了渔夫的丰收,同时,鱼鹰也时有小鱼的奖赏。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捉到一条几斤重的大鱼时,几只鱼鹰就会前来帮忙,抬的抬扛的扛一荡一荡地往竹筏边挪过来,那股齐心劲,决不亚于一个团结的整体。据说夜里放鹰捕鱼就更加别有洞天,竹筏前头挑一盏汽灯,把水面照得通亮,鱼儿便会被吸引到竹筏边。如果有多条的鱼筏,那点点渔火忽闪忽闪地映落在月下的山谷之中,恰似银河落下,恍若神仙的世外桃源之地······。正陶醉于鱼鹰捕鱼的遐想时,从竹排的右边漂来了一叶小小竹筏,一位俊俏的船姑划着单桨将小竹筏靠了过来,原来这是一个水上“微型超市”,小小竹筏上载着具有当地风味的板栗粽子,和青翠的黄瓜,还有炒熟的油光发亮的褐色板栗。当交易成功后,游客得到了方便,大饱了口福,船姑也得到了实惠,收获了喜悦。只见游客们皆心满意足地漂流而去,船姑则一脸憧憬地等待着下一个目标。
|
转自:http://hi.baidu.com/swkjzy_629/blog/item/c6f74bd01714188da0ec9c8f.html2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