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载四理塘.巴塘.芒康

[游记]转载四理塘.巴塘.芒康

2008-05-22    sina.com.cn

2140公里长的川藏南线在高山峡谷间曲折延伸,并在川藏交界处,画出一个大大的弧形。272公里长的弧线串联起同处横断山脉中心区域却分属四川的理塘、巴塘和西藏的芒康。这一扇面虽因人们有意而为的行政区划被分割,但它们相互间的自然连贯和文化交融,却未被人为因素所阻隔。自古以来,这片区域就是汉、藏、纳西等民族文化,甚至是西方外来文化交汇相融的枢纽地段,正如流经这里汇集百川的金沙江;而沟通川、藏、滇的茶、马、盐古道,更是这一带独特的风景线。

早在理塘城兴建之前,格聂神山已是藏区知名活佛和众多信徒的必朝之地

20世纪初叶,英国探险家C·D·布鲁斯在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丝绸之路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你若想尽可能地多看世界,就得遵循一条通常的规则——只要你能够选择,就永远不要沿着同样的路线做同样的旅行。”然而20年来我所做的,就是不断地违背布鲁斯所谓的规则,不停地、反复地行走在川藏线一带。

从1990年起至今,我已多次来过理塘,对它的一般印象仍很是笼统,无非是海拔高、天气冷、原野辽阔及乌鸦硕大,然而当我新近熟悉了格聂神山和持续已久的一年一度的赛马盛事后,理塘对我而言,已充满细节和深度。

理塘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汪堆的家乡就在格聂,我是和他一同进山的。由距理塘城5公里的毛垭查卡温泉处岔下川藏公路,我们向西南直奔格聂神山腹地。县里已重修了抵达喇嘛垭乡和章纳乡的70多公里非等级公路。翻上海拔4700米的铁匠三兄弟山垭口,却因为浓云密布而见不到格聂的雪峰。不过铁匠三兄弟山也很独特,山面由一方方青黑色的花岗岩覆盖,如鱼鳞一般。汪堆很有创意地设想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这里,将铁匠山的每一面岩石刻上六字箴言、佛像等等,那这山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玛尼堆,吉尼斯就将有新的世界纪录。以藏民的虔诚加耐力,我想这并非做不成。

格聂神山位于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四县交界处,是沙鲁里山脉的最高峰,海拔6204米,在四川省的高山中位居第三。很久以来,格聂神山都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当然它不是什么政治、经济中心,而是自然和宗教的中心。有的藏族学者就认为,康区的佛教发祥地就是格聂,而且格聂神山的名声要比理塘城久远、响亮。早在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兴建理塘城之前,格聂神山已是藏区知名活佛和众多僧侣、信徒的必朝之地。据说格聂神山属马,跟西藏阿里的冈仁波齐一样,每逢马年,转山朝圣者络绎不绝。现在我们也成了转山者中的一员。

在格聂神山顶端,有冷龙沟、热梯沟、肖扎沟、克麦隆沟、仲拿沟、仲呷沟、库日沟和哈热沟八条溪谷网状布向四方,极其熟悉格聂的汪堆也只走过其中的几条。我们走的章纳至乃岗多一路只是其中的一条。也有人由喇嘛垭乡就弃车徒步上山,不过也得从乃岗多进入。

由章纳到乃岗多明显为转经之路,一路上都有巨大而古老的玛尼堆,仔细看看,还不乏一些石刻精品。沟谷间有块状森林镶嵌在高山草甸带内,草甸里繁花似锦,松树上挂满紫色或红色的松果,犹如圣诞树。森林间当然少不了种类繁多的高原野生动物。我们见到最多的是旱獭,藏民称之为“吓”。此外还有岩羊、藏马鸡以及许多叫不上名来的鸟。不过格聂神山一带没有蛇,据说是因为有“邛”,一尊面目狰狞、口衔大蛇的神守护在这里。“邛”是藏区广受尊崇的神灵之一。

前往乃岗多的羊肠小径只能骑马和步行。大约8公里的山路需要走两个半小时。傍晚,我们冒着雨,跨过一座伸臂木桥,就进了乃岗多。乃岗多意为神山下的圣洁村庄,海拔3635米,是格聂神山腹地惟一的村落。全村约四五十户,三百来口人,看样子比较富裕。石头垒砌的房子很大,整齐地排列在河谷台地上。他们半农半牧,还可以拣松茸、挖虫草,日子自然不错。

村里马很多,马是这里惟一的交通运载工具。我见到的马比见到的村民还多,却不见一头骡子。我很纳闷,他们为什么不养驮载能力更强的骡子呢?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马比骡子驮不成。汪堆轻描淡写地说,他们只习惯养马。当然,如果只以骑乘而不是驮载来说,马的确比骡子舒适一些,因为马背较平,而且性情也温顺一些。而在相邻的云南,人们更习惯使用骡子作为交通工具。过去行走茶马古道的马帮,主要使用骡子,它们更适合高原的气候和艰辛。在后来我们到的巴塘,就只见毛驴了。也许河谷里干热的气候环境,只适合毛驴这种更皮实耐高温的畜力。

从乃岗多溯河而上,过岭达,再往前行,就到了著名的“虎皮坝”,那是典型的古冰川形成的U形谷地。由于条条大小溪流蜿蜒曲折于上,看上去恰似虎皮,因此得名。除两眼被称为“药泉”和“圣水”的泉眼源自此处外,还有颇具神奇色彩的白米错。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这里撒种过稻秧——湖里就生长着类似稻谷的草,人们就把那湖叫做“白米错”。 
经过一帘响声如雷、气势恢宏的瀑布,一路攀援,远远就可望见群山环抱中的冷谷寺,高低错落的僧舍和殿堂似乎与雪峰山峦融为一体,俨然一个超凡脱俗的佛国世界。在这样的地方修行,冥思世界和人生的终极问题,寻求身心的安宁超逸,那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由于天气的关系,我们没有在格聂神山多作停留。许多中外徒步者一般是从喇嘛垭或章纳进入乃岗多,经过岭达、虎皮坝和冷谷寺,向南行进五至六天,到乡城热打乡返回公路上。我们则是原路返回理塘。

也许为连通当时尚未撤除的义敦县(今措拉一带),川藏线在理塘和巴塘间绕了个大弧线

出理塘城,由川藏公路西去就是200多平方公里的毛垭坝大草原。它像阿坝大草原一样辽阔壮观,无量河(也称理塘河)从中流淌,宛如飘扬的哈达。运气好的话,还可见壮丽的彩虹飞架在草原、白塔之上。每年的8月初——理塘高原上最好的日子里,这些格萨尔王的后裔,就与来自各地的上万人聚会在草原上,展示“马术之乡”的精彩技艺——马背倒立、飞马射击、马肚藏身、俯拾哈达、耐力比赛个个惊险、样样刺激。有时,由于马怯人慌所出的洋相,也让人们捧腹不已。赛马会还是歌舞的海洋和人们展示绚丽服饰的舞台,更是人们朝拜神山的节日和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分散在高原各地的农牧民很需要出售自己的劳动所得,也需要从商人那里买到自己及家人一年里必需的物品,同时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这也正是过去茶马古道上各个市镇繁忙热闹的景象。

理塘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当年乃至现在,产于四川盆地西缘天全、名山、邛崃等地的川茶就源源不断地由茶马古道和现今的川藏线输入藏区,理塘当然是必经之地。沿川藏公路绕到格聂神山西边,就是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巴塘了。但古时的茶马古道并不像现在川藏线的走法,而是从喇嘛垭翻越格聂山肩而西,不经海子山而经谷地里的波密乡直抵竹巴龙、巴塘。川藏线也许为连通当时尚未撤除的义敦县(今措拉一带),也许为避开格聂和巴塘境内海拔最高的党结真拉大山(6060米),所以绕了个大弧线。

这弧线够长够高。如果以过去人马驿道的行程计算,可能要多出三四天的路程。路总是看不到头,不是被江河切割,就是为高大的山体阻截,但路还是在延伸,虽然七绕八拐、上上下下。我们的越野车像高山峡谷里的一叶扁舟,有些失重般地漂流。但我们的目标却是明确的:沿318国道,穿过横断山脉,由巴塘北部的高山山丛,进入金沙江峡谷,最后再切进芒康山脉苍茫的怀抱。

从海拔4700米的海子山垭口盘折而下不久,就又见了温泉。这一线到处有温泉。由323道班进入措普沟,走两三公里即到措拉乡。从措拉乡往北8公里,就是著名的茶洛地热区。有人把它称为地热公园,那恐怕还要等上一些年头。但一来到这里,马上就被浓烈的硫磺味道所笼罩,道路两旁阵阵热气嗤嗤喷发,此起彼伏。热气弥漫在整个山谷,忽淡忽浓,在阳光的照射下,不停地变幻着迷人的色彩。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温泉眼,散布在山坡上、森林中、悬崖下、溪流边。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33e32010006s7.html3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