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格聂行记 |
[游记]格聂行记 |
2008-05-22 live.com |
10月17日 《格聂行记》 路线:成都-雅安-天全-泸定-康定-新都桥(D1)-雅江-理塘-喇嘛垭乡(D2)-格聂(D3、4、5)-喇嘛垭乡-理塘-雅江-新都桥-康定(D6)-泸定-天全-雅安-成都(D7) 成都:经过近三十小时的旅程,十月一日晨,在灰蒙蒙的天色中,我们一行八人到达成都火车站。成都“天疆行越野探险车友会”的老大---罗响已经笑呵呵的站在出站口等我们了。人如其名,声如洪钟。看上去高高瘦瘦的,背略驼,鼻子下面留着一抹桀骜的仁丹胡子。后来才知道,他已经在川藏线颠簸了八个年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川藏了。我们这辆车的司机叫苏鹏,矮矮胖胖的,一口道地的四川话,风趣幽默。跟着老罗跑了三、四年了,开了个汽车快修车店,乃俱乐部之技术骨干。以后的几天中,无论是川藏线日夜兼程的艰辛劳顿,还是高原OFF ROAD的惊险刺激,都是仰仗罗老大的经验、老张的冷静、伴随着小苏吼车台的“哦雅、哦雅”声(藏语:好,收到,明白。相当于我们叫的“抄收”),方使我们一路平安、顺利完成七天的朝拜之旅。 两辆改装过的切诺基,帅气地停在那里等着我们。车顶一律加装一排照灯,行李架+备胎,前后“苗子”,KENWOOD车台。。。。。。上好行囊,两车直奔成雅高速,和先期到达的另外一车四人汇合,三车十二人开始了七天的漫漫征程。(见照片:A2即将远行) 雅安:成雅高速入口的加油站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大小车辆所挤满,90都是国庆自驾出游。从夏历、奥托直到路虎、悍马,什么车都有。加油、检查、编队,大家都在做出发前的最后一次休整。一直听说成都的私家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三,今天方才领教。9:00左右出发,约两个小时即到雅江,下高速转线柏油路,正式踏上318川藏线。"雅雨"、"雅鱼"、"雅女"并称"雅安三雅"。高速出口便是一组肩扛、背驼的人物雕塑,应该是过去茶马古道的背夫或者马夫吧。可惜来回皆匆匆,且艳阳高照,未有机会“沐雅雨,品雅鱼,养雅女”。(见照片:B183,再现茶马古道的起点) 天全: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山区西缘,地处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之滨。七号中午回来时,在此小小FB了一番。进城不远有一家“桥头堡”饭店,有趣的是和一家几十年的老式理发店紧连。特产棒棒鸡,龙抄手。4.5元一两,一两四个,每人下了三两,各个就撑的不行了。棒棒鸡配上麻辣红油,风味绝佳。饭前笨鸟,热鱼顺便在隔壁刮了刮他们的胖脸。出来时踱着方步,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连称那个大婶手法一流,爽、爽、爽。。。。。(见照片:B178精神享受,B182物质享受) 二郎山:五十年代,一曲《歌唱二郎山》唱遍全国,从此二郎山闻名于世。二郎山在天全县城西50公里处,海拔3437米。陡峭险峻、气候恶劣,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这一带的公路弯多、坡大、路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次真正体会到了这句古话的涵义!山行不久路右手一个路标,标着“老川藏线”。原来自从二郎山隧道开通后,所有的汽车不再从山顶老路通行了,但是这条路并未完全放弃,作为战备路保留着。据说山顶风光更加雄美莫测。才到海拔两千米左右,可能是上升速度太快了吧,居然有了点高原反应。耳朵发懵,听队友说话觉得十分遥远,下车休息时双腿如同驾云一般轻飘飘的。久未晕车的么么茶,居然也由于盘山弯道的绕行,而变得脸色煞白。。。。。。后来想想真可笑,海拔四、五千都可以跳锅庄,吼民歌,居然在这么点高度上阴沟翻船?好没面子!以下照片是返程时所拍,山下还是蓝天白云,快到山顶时风起云涌,整个二郎山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云海雾气之中。原本是一张蓝、绿、白为主的彩色油画,瞬间变幻为黑白二色为主的淡淡水墨国画,而我们也成了这画中一景。。。。。。(见照片:B167《歌唱二郎山》,水墨丹青 - 二郎山随拍B143/161,B197/198) 泸定: “大渡桥横铁索寒”,翻过二郎山即是英雄之城泸定。(见照片:B148泸定桥) 康定:泸定出发约一个小时便来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康定了。进城的路口矗立着一个诺大的宣传招牌:情歌的故乡。“溜溜”这两个字用得很多,这不,路边一个浴池居然叫“溜溜浴池”,看得我心生邪念,坐在车里暗自发笑。康定应该是一个浪漫的小城,来到康定算是真正投入了康巴风情的怀抱,不一样的服饰,不一样的脸庞,不一样的民宅。从这里发往各处的车很多,稻城、亚丁、贡嘎、海螺沟、新都桥。。。。。。路边尽是三五成群、全身户外行头的背包客们,或悠悠闲逛,或焦急等车,脸上写满虔诚,怀里揣着梦想,即将从这里“溜溜”远行。想来日后若有机会重回,和么么茶在这里小住几日,逛逛跑马山,游游木格措,哼哼《康定情歌》,定当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吧。。。。。。(见照片:A13向左走或者向右走) 折多山:按照预定计划,我们晚上要在新都桥住下。车队在康定城外的路边略为休整了十几分钟,带着我的遗憾继续前行。到新都桥要翻过折多山,车至山顶,浠浠沥沥下起了冷雨。去时对这座山没有什么太大印象,然而六号返回时,折多却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六号傍晚,刚到半山腰,老天出人意料的给我们来了一场暴雪。雪一团团的,携着威风,狠狠砸向引擎盖、前档和大地。瞬间已堆积至少五公分厚了,能见度不足十米,许多原本超过我们的小轿车,纷纷打开双蹦灯逆行停在靠山一侧不敢继续前行了。而我们则兴奋不已,跟着司机小苏歪头哼着走调的《二零零六的第一场雪》,紧随罗老大的头车,伴着车台路况通报的“哦雅、哦雅”,打开所有前照灯,一往无前!(见照片:B142风雪夜行折多山) 新都桥:雨渐渐停止,天也慢慢暗了下来。忽然发觉远处绵延的群山不再那么咄咄逼人了,线条十分平缓,轮廓如此幽雅;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依偎在山脚,逶迤回转;金黄的青稞地里是一幢幢藏式小楼;远处山坡上点缀着一个个小黑点,那是牦牛在庸懒地吃草;间或几棵树撑着绿伞不经意地闲站在藏寨周围。。。。。。。一切竟然是如此从容淡定,连车里的我们也从翻越折多的兴奋中平静下来,屏息目视车窗外,再不多言。新都桥 ---“摄影家的天堂”! 可惜,接下来的一个小插曲,稍稍破坏了我对“天堂”的好感。车到一个厕所旁停下,大家纷纷下车“唱歌”,未及走到门口,不知从哪里钻出一个藏民,伸出一根手指头,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一块钱一个人!给吧,还说什么呢?这里的藏民长期沿川藏线而居,经营观念已被“熏陶”得并不亚于汉人。后来回想,其实也无可厚非,靠路吃路,上天并没有规定藏民只可以招手微笑,而不可以这样。是不是我们过于理想、敏感或者苛刻了吧?由于天色已晚,加上赶路,我们没有久留,只在车里草草拍了几张模糊的天堂。(见照片:A24/25/26新都桥) 19:40到达新都桥镇,海拔三千三百,投宿,晚饭。真正的高原反应开始在队伍中悄悄蔓延 --- 胸闷、气短、头痛,稍稍动作大点都会喘不过气来。笨鸟此时已经脸部肿大,看上去更加富态了,嘴唇发紫,痛苦地大口喘着气。感谢他为我们点了桌丰盛的晚餐!草草吃过晚饭,谨记老张的“高原3W原则”(WATER,WALK,WAKE),泡了杯茶,在小镇小逛了片刻,便钻进睡袋睡下了。透过玻璃窗,黑暗的天空礼花朵朵绽放,差点忘了今天是国庆节,汉藏同庆。这一夜疏忽大意,原本快好了的感冒,由于下半夜的寒冷转化成急性咽喉炎。给接下来的两天带来了一场噩梦,差点毁了这次朝拜之旅。半夜、同车的SUNSHINES反应剧烈接连出去呕吐了两次,早晨已经脸色十分难看了。她嘟囔着要回去:我在家里好好的,为什么来这里遭这份罪呢?老张接了一句:那你为什么活着呢? 雅江:十月二日晨,6:25分,顶着满天繁星,我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旅程。今天我们要翻越三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山口。到达雅江之前是高尔寺山,海拔4212。7:30到达高尔寺山顶小憩,天已破晓,似漫天熔岩流淌。感谢阳光的无私恩泽,就在那么短短的几分钟,一缕霞光撕破乌云,静静地洒落在不远处的山脊,给朝阳的一面镀上一层暖暖的金黄,显得如此静谧与神圣。还在我们为此欢呼雀跃时,这一切又悄悄地消失了。(见照片:A31-4212,A32破晓,A34灵光一现) 雅江得名于雅砻江,搜索所有的记忆,就是一碗稀饭,一个鸡蛋和两个包子,以及依峡谷而建的藏式民宅。 (见照片:A39雅江城一隅)
|
转自:http://hwhuawei.spaces.live.com/Blog/cns%21B869714F5AE62DD7%21233.entry4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