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海螺沟风情四 |
[游记]海螺沟风情四 |
2008-05-22 sina.com.cn |
☆ 旅游团还参观了镇边的观音寺。寺内的巨树,大约要六七人才能合抱。传说此树是女娲娘娘为镇制祸害百姓的孽龙、消除洪涝水害而扎在这里的定海神针。巨树原有三棵,一棵因天长日久已经死去;另一棵长在磨西镇东边的台壁上,后来倒在该处的雅扎埂河中,曾导致河水断流数日;寺内这棵树,雷雨时毁于火灾。据说当时接到报警电话,泸定县立刻派人救援。由于交通不便,消防车队在三天后赶到磨西时,看到的树已经是现在这副模样。然而,院内菩萨的灵气却似乎仍在,香火也仍然鼎盛。您只需瞧瞧这些善男信女们虔诚的顶礼膜拜就一目了然了。 ☆ 泸定县位于二郎山以西,距东面的省城有400多里。城西有一座古老铁索桥:泸定桥。一七零五年八月,当一千多里长的大渡河上第一座桥梁建成,康熙皇帝玄烨钦赐并御书了“泸定桥”桥名。它的修建,与清王朝推行国家统一政策密切相关,西岸桥亭外,康熙亲题的“泸定桥”碑额上“一统山河”四字即为明证。“泸定”,意谓康熙朝中,驻打箭炉的营官昌侧“集烈”之乱已获平息,泸河一带已然安定。“泸河”,就是泸定县区域内的这段大渡河。封建时代,泸定桥为川、康交通扼咽之地。一九三五年五月,因红军在长征中勇夺此桥强渡大渡河而闻名于世。泸定桥桥身净跨长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铁索由13条锚固于两岸的铁练组成,其中9条并列,上铺木版,供人畜通行,其余4条当做两侧扶栏。桥下河水从北向南,浪大流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十分壮观。今天的泸定桥的意义,则更多体现在旅游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上。 ☆ 为了缅怀红军当年的丰功伟业,老师们都纷纷穿上戎装,提枪跨马,照相留念。不过您瞧瞧,这红军官兵中似乎也良莠不齐,相貌各异。所以,这革命的进程能一帆风顺吗? ☆ 汽车奔驰在从泸定回家的山道上,我们有幸见到了浮现在云端里的贡嘎山雪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望着她,大家的心灵无不为之一震,无不被它那秀美圣洁、若即若离的身影所折服,无不深深陶醉在那童话世界般的美丽景色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1c5ae0100074n.html2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