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些关于香格里拉的书,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顾彼德的《被遗忘的王国》、《梦幻高原》等。在寻找香格里拉之旅的种种传说中,最刺激的,莫过于艺术家尼古拉·雷里西的奇遇了,他在一阵狂风吹过之后突然消失,让人们疑心香格里拉根本就是外星人的基地。而我,我一直幻想像雷里西一样,随着一阵风而进入神秘的第四空间,当然,前提必须是我最后还会回来,并且没有丧失记忆。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稻城中甸德钦还是丽江?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你愿意,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你心中的香格里拉。 一、孤身上路 临行前父母问我:跟谁一块出去?一大帮人呢!我这样回答。其实我是一个人,而且是第一次尝试。要小心呀,朋友们也告诫我。狠狠,我找件狼皮来披上还不行吗?我是木兰我怕谁!我同时也给自己壮着胆。 9月25日早上7点的车票,24日晚上快12点了,我还在网上恋恋不舍。好友cafeblue问我:东西收拾好了吗?差不多了。我一边回答一边回头:要带走的东西还零乱地到处堆放着:床上、地下、桌上。我就是这样一个懒懒散散的人。不就剩下装包了吗,十分钟搞定。 65L的包背在身上倒还像模像样,这是母亲大人的评语,伊要送我到车站,被我坚决制止。干嘛呢,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可是七点的车等到八点半才发车,我有些不爽。路上倒还顺利,雅安泸定过了。因为是坐班车,过泸定的时候我只能匆匆瞄了一眼那著名的泸定桥,没什么特别嘛,它的出名不过是因为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在路上,实在有许多无法抗拒的因素影响着计划好的行程。二郎山隧道前一段路因为山体滑坡正在抢修而稍微小堵了一会,到了康定已经下午四点正,看来木格措是去不成了。好在康定离成都倒也不算远,找个周末再去好了,我这样安慰着自己。 买张地图逛了逛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没有失望也没什么惊喜。吃烧烤时下起了雨,找家网吧上上网──跟我在家时的生活也没什么两样。午夜十二点,与网上约的两帮朋友见了面,巧的是他们坐同一班车来的,队伍突然壮大成了十一人。太大起大落了。 二、马背惊魂以及康巴汉子 康巴汉子热贡是我进亚丁两天的马夫。一个很腼腆的小伙子,这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那天下午在日瓦乡,太阳照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睛。当管理局的一位小姐找来三匹马和三个马夫时,我虚着眼一眼就看中了热贡的马,那是一匹深棕色的马,比一般的马要高些。当时我想,我这么大的个子,配这种马正合适,况且骑马也没什么嘛,我在新疆也骑过,很爽的。万万没想到的是从日瓦到亚丁的山路又窄又陡,几乎从上路开始我就后悔了。 一上马,我就觉得摇摇晃晃,立即紧张地问热贡:它会不会把我摔下去?热贡回头笑笑:是是。???带着疑惑我更紧张了。再问一次:这马不会把我摔下去吧?热贡再次笑:呵呵。不会吧?!哪有马夫说自己的马会把客人摔下去的道理?再三询问,热贡始终面带诚挚的笑容,思索半晌,原来他根本没听懂俺的话!算了,听天由命吧。 我们是下午四点多从日瓦出发的,七点多的时候,天色暗了下来,我们将队伍编为三人一组。可我的一前一后两匹马是母子,当我们在一个溪流旁暂停休息的时候,前面的小马突然要找妈妈,向我身后窜去,我的马因此受惊,向着小溪狂奔而去!老天,情况看来比我先前所担心的更为严重,因为我有恐水症!眼看着我就要被摔到河里,在千钧一发之际,热贡一个健步已到了马头,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拦住了受惊的马和受惊的我。有惊无险。 接下来天完全黑了,在一米左右宽的山路上我随时担心那匹马的下一步会踩空,把我摔向万丈深崖。我的紧张表现得那么明显,明显到每到一个下坡或是转弯处,热贡都会回过头来提醒我握紧马鞍,并且在马的速度过快时由身体来控制马的速度,还不时安慰着我:放心吧,我看得清路,马也看得清路。 五个多小时的进山路程让我在马背渐渐适应,只是每当下陡坡之时,身子需要拼命向后仰──像练体操,把我这副平时缺乏锻炼的臭皮囊折腾得够呛。晚上九点多,当我们看到龙龙坝星星点点的灯火之时,激动得互相拥抱,终于挺过来了! 第二天在亚丁,还是租的热贡的马,好在亚丁里面的地势比头一天进山的路好多了,当然,我也掌握了坐在马上的基本要领。热贡非常爱自己的马,当我发现我的相机丢在冲古寺时我们已经下到了一号营地,热贡二话没说立即转身向山上跑去,我急得大喊:骑马上去呀!旁边等我们的马夫说:他舍不得累着他的马。我无言,等热贡的身影重新回到转角处时,我感觉酸酸的,我抬头仰望天空,让那些热热的东西流回我的心里。 尽管这样爱惜自己的马,可是当我执意在山路上行走的时候,热贡却不停地劝说:上马吧上马吧。在他的观念里,他觉得收了我的钱而我却不上马象是对不起我似的,他所不知道的是虽然在高原我走山路感觉吃力,但还是愿意下来走走。热贡的汉语只能与我作简单的交流,为了不让他感到内疚,我只能继续呆在马背,直到重新回到龙龙坝管理处。 亚丁的风景是很美,但我觉得亚丁人更美,他们纯朴善良,我想这也是香格里拉的真正魅力所在吧,但愿商业化不会使他们改变。 三、忧伤中秋 十月一日,中秋。 我们临时组合的八个人共同租了两辆北京吉普,一大早就向中甸奔去。天气蛮好的,这是从成都出发到稻城后难得的没下雨的一天,希望晚上能在中甸看到月亮──真奇怪,因为一个节日,月亮突然就变得那么矜持了。 一路上阳光明媚风景怡人,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我们兴奋得就要唱起来。 经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藏族司机说:这里是我的家。剩下的路程开始变得轻松,就快到中甸了。可是意处总在人最不经意的时候发生,在一个拐弯处,一辆红色吉普突然出现在面前──它占了我们的道!那一刻我惊呆了,来不及判断地势,上次车祸的经历早已把我吓坏,虽然这种事情经常在报上看到,但亲身经历一次已经太多。完了完了,难道我又要坠入山沟?我胡乱地想着。车身一震,红色吉普的车头靠在了我旁边的门外,车刹住了。还好,这个拐弯还比较宽,还好,不过又是一场虚惊。 虽然后来车又坏了,北京的孙又被狗咬了,但总算安全地抵达中甸。放下行李,我们庆祝节日,来到弯豆的旅行俱乐部。青稞酒并不如我想像那样好喝,度数也不低,连续几杯下肚,头就有些晕了。周围是谈笑风声的人们,很热闹,但在刹那之间,我突然地在热闹中感到寂寞,是那种很深很深的寂寞,由不得自己控制的寂寞。 我站起来,一个人走到酒吧门口,坐在台阶上。抬头,我想看看明月,可是在不知不觉泪已成行。忧伤也是一种情绪,而且是种强烈的情绪,这就是在路上的好处了──至少我能痛痛快快地哭!我模糊地想,记忆也随之变得模糊。一个陌生男人蹲在了我面前,不要哭泣,坚强些!他说。我知道,一个人的心是天底下最寂寞的地方,寂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道理我都懂得。 我把自己抽离,我远远地凝视我自己:那么大的委屈,那么远的眼泪,给谁看呢?其实我内心并不如我所看到的那么伤心,那个满脸泪痕的女子只是我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我的全部。每逢佳节倍思亲。从未有一个节日让我如此忧伤。但我知道,如果留在城市,我不会比此时更开心,我也许会整天靠在窗前目光滞地凝视天空,心里向往着外面的广阔天地。 还是没有看到月亮,我不知道遮住它的是乌云还是眼泪,或许是自己的心吧。 四、疗伤丽江 中甸下雨了,而且很大,到处都是泥泞,冒雨去了松赞林寺后简直就不想出门了。去丽江吧。我很累,再也没力气颠簸着挣扎着去看梅里,何况在秋雨不断的天气里我也怀疑是否能看到梅里,我一直就欠缺运气。丽江或许可以疗伤──多么可笑,谁伤害了我呢?甚至没有一个具体的伤害我的对象,不过是自己的情绪在作怪罢了。我为自己找着种种去丽江的理由。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跟着感觉我来到丽江。丽江仍然是无休无止的雨,但没有中甸的泥泞,下过雨的丽江是干净的,象被冲洗过的心灵,这种时候,连呼吸都觉得那么自由。老谢的酒吧外面有一条小河沟,很多的时间里我就茫然地靠着栏杆坐着,无所事事,尽管如此,却又不觉得无聊。老谢笑着说:这次你怎么变得呆呆的了?说对了。上次来时忙着在古城里闲逛闲聊,这次是专程来发呆的。 有时候也冒雨出去走走,看着那些伞下的人们,他们也不见得就比我更加快乐,每一把伞下也许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可是害怕夜幕降临,黑夜对白天的颠覆常常让我不知所措。于是也不管长江是否欢迎,固执地、一厢情愿地在达达娃咖啡馆当起了小工(当然,做错事是免不了的,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在最忙的时候,接到初恋男友的电话,絮絮叨叨地。在丽江我根本就懒得说话,我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他:就这样吧,漫游费很贵的。他埋怨我不够专心,从我们认识直到现在,他一直就埋怨我不够专心(要爱上我你就不要后悔,总有一天我要远走高飞),也许这是我们分手的主要原因吧。或许我应该对他多年来的关心表示感谢。 好不容易放下电话,我坐在咖啡馆的门口,静静地发了好一会呆,听流水潺潺,看人来人往,任随心事在风里翻飞。河里漂着许多河灯,我一直就没有放过河灯。他们说许个愿吧,但心事真的能随灯漂走吗?抑或是将愿望放在河灯里随流水漂走就一定能实现?生活已经教会我不再迷信,或者应该说,浪漫已经渐渐离我远去。我发现我老了。 但是白天,白天让我重新振作。人们说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可在丽江,那让我们最难与之作对的时间仿佛也停止了它正常的运转,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在静静地流逝,川流不息的,只是小河中的水与来来往往的人群。我就这样在光与影的交错之间呆坐,甚至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离开丽江的时候,天空一扫它连日的阴霾,恢复了晴朗,如同我的心情。 五、题外话:关于拍照 父亲做了三十几年的摄影工作,我从小到大的标准相全部由他负责,在学生时期我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到照相馆去照一次相。父亲曾经企图让我继承他的衣钵,我曾经也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可一听到那些关于光圈快门的数据就头痛,此事只好作罢。好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傻瓜相机可供人们选择,不需要什么技巧,就连什么时候需要补充光源也是自动的,适合我这样的懒人,需要练习的不过是如何取景罢了。 可是,当我在网上看到别人的照片的时候,我有些蠢蠢欲动了。同样的蓝天白云,我照出来的明显缺少层次,更不要谈什么艺术性了。于是,在我此次准备去那传说中的香格里拉的时候,把买相机也列入了我的计划单,父亲的那些宝贝是不放心让我动的,他只是帮我选机器。不过,他始终担心我是一时新鲜,经过慎重考虑,拿了个最普通的先让我练练,然后让他看看照片再决定买不买。 说实话,当我的第一卷冲出来之后简直有些惨不忍睹,原来我把那些数据给记反了!¥#父亲指着我说:你看你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过我在这种情况之下仍然没有失去热情,于是在出门之前,父亲递给我一个看起来象是考试作弊时用的刚好握在手心里的小本本,上书“摄影小知识”,是手写的,都是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甚至还配有一些插图。像你这种超级笨人,也只好先这样了,父亲说。但我知道,小本本里所包含的是那浓浓的父爱。 现在照片已经冲出来了,比第一卷好多了,每卷里也就那么一两张曝光不够。当然,这只是我的眼光,那些照片我想一张也入不了行家的眼。不过有什么关系呢,我对自己要求一贯很低,要求低才容易满足──我又为自己找台阶下了。 六、感激 首先,感谢必然寄来的《被遗忘的王国》和《梦幻高原》两本书,让我对那片神秘的土地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感谢呆若木鱼提供的稻城中甸的攻略,当我在稻城的时候,阿呆MM还不断打来电话关心我的近况;第三要感谢北京的孙和陈夫妇,当然,还有老刘同志,以及在路上给予我帮助的所有朋友,谢谢! 完了。谢谢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