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南游记-往稻城之路 |
[游记]西南游记-往稻城之路 |
2007-07-16 live.com |
西南游记-往稻城之路 别了新都桥,路高高的指向了稻城。这一天,我们都将在海拔四,五千的山脊上,直到梦中的香格里拉。 4月的高原,白茫茫,除了路。我们一遍遍地放起了《高原红》,也见到了高原红,除了纯朴的藏民,这颜色也映上了那些养路工。我亲眼看见他们是如何精心整饬这条通向天际的路。我无意去描述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和平原没太多差异,除了衣服厚些,脸红些。休息时的他们,和当地人一样,喜欢坐在路边。对着远方的绵绵雪山,馍馍就着酒,或沉默不语,或大声谈笑。他们的交通工具是摩托,两个一组。高原的风很大,也很冷,当他们裹着厚厚的头巾奔驰在山脊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路上最拉风的人。我们的司机每次看见他们都会摁一下喇叭,起初我觉得这很不敬。后来才知道,短短的摁一两下其实是问候,只有长摁不放才是急着借道的意思,而这声音我似乎一次也没听到。车一直在颤抖地前进,我一直无法为他们拍一张照片,直到了亚丁外才停下来拍了一张。一块石头落在了路中间,当我们在不远的地方远眺仙乃日的时候。司机小心的把车退到远点的地方。不一会,来了几辆摩托,下来的人试图搬走它,可没成功。在仔细看过周围的环境之后,他们示意我们再走远点。不一会儿,便听到一声爆炸,当我举起相机对准那块石头的时候,只看见了一团硝烟,和一地石渣。 我们一路上爬,最早翻过的是波瓦山,也是今天最矮的山头,4600多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在高处眺望千里蜀山。如国画般,近的精雕细琢,一山一木皆清晰可辨,远的便重重的一笔泼了过去。我们没做太多的停留,因为这不是最高的山。 高一点的是卡子拉山。我们在山口看见藏族司机挥洒着经文祈求一路平安,他们的车要经过这里,直到拉萨。漫天的雪花和五颜六色的经文飞舞,那美丽迷了我眼,带着一丝丝凄凉。 兔儿山的天很低,山头很平,宽厚地端着公路,直直的通向前方。看不见尽头,或者尽头就是那天。很难描述那种感觉,突然就那么开阔了起来。或许是地质的缘故,一些坡被生生的拉断了,露出了灰白色的伤口。公路的边上被开出了一片青稞地,一位藏民驭着两头牦牛慢悠悠的耕作着。风扬起了他的长发,不类电视里常见的那种丝般柔顺,却象野马鬃鬓那种粗旷。初以为是女子(从丹巴那边走来,从事农作的多为妇女),走近一看却是一小伙,而且还有点腼腆。不一会,便听见他的阿妈远远的呼唤他回去吃饭了。 海子山有很多海子(就是很小的湖泊),强盗的传说给这一路最高的山头一份神秘的色彩,而寒冷却给那些海子带来了洁白如玉的外衣。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到湖边,对这它发呆。若不是司机觉得天色将晚,用强盗的传说把我们绑架上车,说不定会在那边一直痴迷下去。 除了海子,这里最离奇的是那满山遍野的碎石,而一些石头上竟然有一些规则的“符文”。走进了去看,这些符文其实是一些高原耐寒的苔藓,生命在海拔5000米之上的奇迹。 世界最高的城市,理塘,海拔4400。从高处下来,眼见的城市伏在公路的西侧,比公路低些。在那里我又一次觉得呼吸困难,即使是在5000米之上的海子山也没这种感觉,司机说,在这里睡一晚,便可能会永远不醒。我想说那就让一群青蛙来吻她心爱的公主吧,可是嘴发干,说不出声来。别了,理塘。 下来的路上,我看见一辆车陷在路边的沟里,一头扁了进去,石头上坐了一个人,帽子盖着他的脸,一旁挂了一块红布。车近的时候,我看见他已风干的手....... 桑堆,我见过它火红的样子,那是秋天拍的一张照片,很美。现在是4月,草甚至还没怎么开始变绿。但,它依然是美的。我忍不住叫司机停车,这样的一幅饮马图,扫去了这一天的阴霭 |
转自:http://SunnyLeon.spaces.live.com/Blog/cns!4DF126168231BCB7!283.entry2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