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投稿)天堂有多远——川西稻城、亚丁记行←我最难忘的一.)

[游记](游记投稿)天堂有多远——川西稻城、亚丁记行←我最难忘的一.)

2007-09-04    lotour.com

(因电脑故障,所以晚了一些,敬请原谅)

金杯车快速的行驶在小金川峡谷的公路上,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暖暖的洒在身上。大家都懒洋洋的,前座Billy的鼾声如前些天一样又如期而至,LP也倚在我身边睡着了。窗外青山如洗,两侧秋色渲染的山坡上不时掩映着红瓦彩檐的藏家村寨,小金川河谷如初浴后的青春少女,在秋日中愈发显得亮丽可人。望着眼前如诗如画般的风光,不禁想起过去的几日,此时只疑在梦中。

曾记得来川西之前,有驴友在坛子里说,去稻城、亚丁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现在想来,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我们一行七人,为了寻梦心中的天堂,从天南海北走到一起。我们由成都出发,沿川藏线,翻越数座近5000米的高山雪峰,一路艰辛;到达稻城后,高原反应又如魔鬼般的如影随形;夜宿络绒牛场时,遭遇大雪,几陷困境。这一路行来,风光之美,确令我们大开眼界,但行路之难,更让我们始料未及。难道天堂之远,从来都要经受地狱历程?

沐浴在小金川河谷温柔的阳光里,享受着归路上怡人的风景,西行路上那些个铭心难忘的一幕一幕,不禁又浮现在脑海中……

(一)出发

“渴望流浪,就像鸟儿向往天空的方向”

就像以前外出旅游一样,出行前总是搞得很狼狈。匆忙赶到流亭机场,急忙办好19公斤大背包的托运手续,等我们坐在座位上,长吁一口气时,飞机很快就起飞了,目的地——成都。为了这次旅行,我和LP作了充足的准备,搜索有关资料,提前泡服红景天,联系同行的网友,制定出行计划,忙得不亦乐乎。终于成行了,心情却异常平静,尽管前路不可预知,但总算出发了。

晚上22点步出成都双流机场时,接到了网友Billy的手机短信,他们一行已经到了成都,住在林业青年旅舍,约好了明天在罗马广场会合。为了明天集合方便,我们决定住亚丁人社区成都接待站。靡靡细雨中,我们先乘机场巴士到跳伞塔,再搭TAXI到四川省商检局,然后沿着旁边一条小巷子走进去,终于到达社区接待站。这里是商检局的招待所,服务台在四楼,房间条件还不错,也比较安全,相对那几家青年旅舍,条件要好的多,后来从稻城回来,我们一行人都选择住到这里。

(二)在路上

Billy是个胖胖的湖南男孩,非常热心,一大早就赶来接我们。我们一行7人,都是出发前网上认识的,Billy、虫子、酷哥来自湖南,邬丝夫妇来自广西。金杯面包车也提前联系好了,每日700元租金,司机姓杨,长跑川西线。相互介绍完毕,大家上车立即出发。

从成都出发时天气还是阴的,不时飘些零星雨点。面包车驶上了成雅高速公路,一路向西。此时虽入深秋,但两侧草木依然郁葱翠绿,青山绿水也随处可见,广袤的四川平原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烟雨中,好似一幅江南水墨画。

面包车速度很快,约11时到达“雨城”雅安。雅安县城地势较低,幽幽青衣江水蜿蜒流过。在加油站,我们好奇的问杨师傅,为何此处称“雨城”?经他讲解,原来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冷暖气流多在此交锋,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以上都有雨水,称作“雨城”确实名副其实。 此时已近中午,前面就要上二郎山了,我们决定就在这里解决中午饭。经杨师傅介绍,我们在青衣江畔找了一家饭店,饭菜口味还不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辣,只不过这里一种称作“雅鱼”的江鱼,价格有些宰人,要180元一斤,与青衣江俊雅的名字甚不相配,最后我们没有要。

匆匆吃就午饭,面包车开始上行。随着地势的升高,雾气慢慢的多起来,不一会儿还下起小雨,在车里也感觉有些冷了。大约1个小时后,古香古色的二郎山隧道口呈现在我们面前。二郎山隧道全长4公里,号称全国最长的山体隧道,现在已成了318国道上的一处景点。此时已是10月下旬,过往车辆并不多,但据说十一黄金周期间,要等好几个小时才能通过隧道,现在我们仅用几分钟时间就穿了过去。

穿过隧道,大家不禁眼前一亮,这边的天气好多了,青山逶迤,峰峰翠绿。不经意间,山谷里升起大片云气,如烟似雾,升腾弥漫。二郎山云海!我们一边喊着,一边让司机停车,大家下车狂拍一通。现在想来,这些举动有点可笑,因为这与后来返程途中巴郎山的云海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下午2点,我们到达去磨西镇的岔路口。原定计划是下午去海螺沟三号营地,明天一早看贡嘎山的日出。但很不凑巧,我们被此处的管理员告知,去往磨西镇的路正在修,只能单向通车,下午时段是磨西方向来车的行驶时间,17时以后才准我们通行。经交涉无果,我们决定放弃海螺沟之行,直奔新都桥。

经岔路口西行,约40分钟后,我们到达大渡河边的重镇——泸定。泸定县城因泸定桥而名扬天下,不能不看。现在的泸定桥依然是铁索横江,木板铺桥,走在上边颤悠悠的,再看一眼脚下咆哮的大渡河水,多少有一点当年红军长征时桥横锁寒的感觉。当我们从对面桥头返回时,游人忽然多起来,不宽的桥面上站满了摄影的游人,刚才那种感觉立刻荡然无存。

泸定以西,就进入藏区了。历史上藏族的势力很大,这从现在藏族的分布区域就可见一斑,西藏、青海大部、滇西北、川西、甘南、陇西一部分,都是他们集中居住的地区。藏胞虽属同一民族,但又因区域、教派、语言、习俗等不同而分为不同支系,如前藏拉萨地区的藏巴、后藏日喀则地区的卫巴、臧东和川西地区的康巴藏族、青海和川北地区的多伦藏族、丹巴地区的嘉绒藏族、平武地区的白马藏族等,各支系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求,而我们,现已开始了这令人憧憬的神秘之旅。

从泸定向西北而行,约一个小时就到达甘孜州的首府——康定。康定又称打箭炉,是康巴藏区的中心,附近景点有跑马山和木格错温泉,但空有名气而已,我们没有停留,穿城而过。路上遇到了成都军区某部的运输车队,远远望去,滚滚车流仿佛崇山峻岭中盘旋的一条长龙,看不到尽头。我们的面包车一路向前,也不知超了多少辆军车,半个小时后才把这条长龙甩在后边。据杨师傅说,在318国道上,这样规模的运输车队很常见。

这里已是折多山区,它是此行中第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面包车在群山中蜿蜒上行,就好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一艘孤舟,前面永远是一座又一座高山,也不知尽头在何方。渐渐的,山上的树木不见了,视野内多是稀稀拉拉的灌木丛和褐色的草甸子,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我们已驶入临近山顶的高寒地带。

折多山口海拔4298米,是川藏线上旅游者面临的第一道关口。由于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行车,初到川西的乘客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我们也是如此,由于缺氧的缘故,多数人都在昏昏欲睡,我觉得大脑思维似乎在某一刻停滞了,大家的样子看起来也都傻傻的。在折多山口下车时,我感觉好像喝了酒,头有些晕胀,脚步有些飘忽,走起路来腿都有些软。杨师傅连忙告诉大家,此时不要大步奔跑,否则容易诱发强烈的高山反应。

折多山口处有一座大型的白塔,四周经幡飘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甚是壮观。这时LP发现,山口的最高处建有一观景台,票价1元/人。我虽然有些高山反应,但见LP兴致甚高,便拉着她慢慢地走上去。观景台处视野非常开阔,远望雪峰耸立,云海缥缈,仿佛到了世外秘境一般。

翻过折多山,就是一马平川的峡谷公路,但路况较差。大约17时,在大片金黄的杨树林中,我们到达今天的目的地——新都桥。

新都桥又叫东俄洛,地方不大,名声很响,不但是川藏南北线的分路口,而且号称是“摄影家的天堂”。我们到达时,已近黄昏时分,在夕阳余辉里,金黄的杨树林显得愈加迷人,但美中不足的是四周山峰有些光秃,最现灵性的溪流也不多,感觉称作“摄影家的天堂”未免有些言过其实。由于宣传的好,游人多在此留宿,新都桥镇外的公路两侧遍布各色客栈,其中藏家特色的庄园最多。我们本打算去网上比较有名的康巴第一藏庄,但那里房间已满,只好在司机的推荐下,选择了距离第一藏庄不远处的“贡嘎山雪情臧家乐”藏庄,主人叫多吉。多吉家也是自己圈起了一个大院子,在高高的藏楼旁边还建有一排两层小楼,我们到达不久,成都师范学院的一个摄影采风团又来到贡多家,大约二三十个学生,立刻把客栈挤满了。

(三)天堂之远

新都桥距离贡嘎山仅10公里,运气好的话,也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奇景。我们几个男的决定一大早登高远眺,一了海螺沟未能成行之憾。新都桥地处盆地,海拔3400米,在川西地区,已经算得上低海拔了。大家晚上睡得还不错,一大早就起床了,5点半我们跟着向导泽仁,摸着黑出发了。沿着公路前行约20分钟,到达盆地的边缘地带,接着开始登山。黑夜中登山并不容易,好在有头灯帮忙,登上山顶时已是气喘吁吁,胖子Billy更是大汗淋漓,我们打趣他,还没有到亚丁呢,千万不能折在这里。

约6时许,曙光初显,山下村庄的轮廓愈来愈清晰,但东方的天空始终朦胧一片,那里正是贡嘎的方向。颇有经验的泽仁告诉大家,贡嘎那边多云,日照金山的机会渺茫。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继续等待。7时左右,天光大亮,东方天云一线出现一抹彤色,须臾成五彩朝霞,把大片云雾染成红褐色,贡嘎神山却像久居深宫的王者,始终没有露出真面目。失望之下,我们正准备撤退,或许是贡嘎神感念我们一片诚心,在云雾中渐渐的露出一小块山巅,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也令我们喜出望外,一边大呼小叫,一边频按快门。

贡嘎山号称“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险峻无比,有资料称其登顶死亡率高达90,是诸多山友心中真正的王者之山。今天能够看到它的一小面,也算夙愿有所得尝。

上午8时,我们从多吉家出发,沿着318国道继续西行,不久又开始爬山,这是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今天天气还不错,阳光将山谷里大片的红叶映得分外惹人,山坳里不时出现的流水将山色点缀得灵气十足,但愿我们一路到亚丁都是这样的天气。网上曾有攻略称,从康定到新都桥80公里的路程可以玩上一天,在我看来,那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有些不值,倒是翻过高尔寺山一直到雅江的那段路,山色丰润,风光秀美,颇多田园风情,如果有时间很值得徒步一下。一路上看到不少老外在徒步,很是羡慕,但为了赶时间,只有匆匆一瞥了。

大约11时,我们到达雅江。雅江县城是个典型的山城,大部分房屋都建在陡峭的雅砻江峡谷一侧。驶在城里的公路上,感觉两侧的建筑屋随时都可能挤压过来,就连喘息声都有些急促。城外的公路异常难行,道路经常被断垣残壁拥堵得异常狭窄,几台挖掘机正忙碌的工作,这都是泥石流肆虐的结果,不禁令人感叹山城人民生活之不易。

出了雅江县城,又是连绵无尽的大山,而且路况也很坏,颠的我们骨头架子都快散了,真希望这段“搓板路”尽早结束。山路多建在悬崖边缘,看来令人心惊胆战,好在司机驾驶技术不错,行车既稳且快,他说在川藏路上行车这个季节最好,雨雪少,泥石流、塌方等发生机率小。随着海拔的升高,路况渐渐好起来,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公路不再是上下起伏,行车平稳多了。大家也习惯了这种长时间的高原奔袭,都在欣赏着窗外广袤的高原风光。

天空湛蓝澄澈,仿佛没有沾染半点人间烟火的璞玉,透彻的令人心醉;逶迤的雪峰耸立在天际边,好像亘古以来忠实的守护神,正远远俯视着这片广阔的土地;不时出现的牦牛群如黑色的精灵,点缀在山间谷地,让苍凉的大地霎时生动起来。此时,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一只悠远的高原牧歌,那种高远、宁静、详和的感觉直入心底。

雅江以后,要接连翻越海拔4659米的剪子湾山口和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口,大部分路段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而且雅江到理塘要行车近4个小时,当真是山高路长,不少人就是在这段路发生高原反应的。在卡子拉山口稍事休息的时候,LP有些头疼,当时还并不在意,哪知这仅仅是个开始。

下午2点,我们到达红龙乡,公路两侧稀稀拉拉的建有几个饭店,司机在一家挂着“高山无鳞鱼”的饭店前停了车,建议大家在此地用餐。那看起来不起眼的所谓高山无鳞鱼要100元一斤,而且只此一样,没有别的菜。我们七人觉得太贵,就想去理塘县城再说,要知道此地距离县城仅30分钟路程,但司机却很不情愿,坚称肚子饿了,非要在此吃饭。这摆明了要宰我们一刀。本来大家相处得还算融洽,食宿也多按照他的建议,哪知他变本加厉,来这么一手。我们都很愤怒,说什么也不在这个饭店用餐,就在车上吃零食。大家来自天南地北,互相交流起各自家乡特产,也吃的津津有味。司机独自在饭店吃完饭,悻悻的上了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司机杨师傅的态度和善多了,类似事情再没有发生过。

理塘县城是川西重镇,海拔41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每年八月这里举办的赛马会在藏区大大有名,可惜我们时间不对。车子从县城边的岔路口拐弯向南,离开川藏线,驶上去往稻城的公路。这条公路是新修的柏油路,路况比318国道好得多,可见稻城地区旅游经济之热。

车子仍然在高海拔地区行驶,前面是海拔4696米的兔儿山口,名字由来是因为山顶有一块风化的石头,分为尖尖的两半,远远看去,就像两只竖起来的兔子耳朵,很是有趣。

海子山海拔近5000米,与兔儿山连成一片,但地貌却颇为独特,圆滚滚的巨石漫山遍野,这是冰川运动造成的奇观。

翻过海子山,就进入了稻城县境。车子进入桑堆乡,跟方才苍凉粗犷的高原风光截然不同,起伏的山峦仿佛圆润了许多,清澈的河溪温柔的流淌着,金黄的杨树林在阳光下闪烁着醉人的光彩,眼前的一切顿时令人心情大好。大家都活跃起来,纷纷探出车窗拍照。行不远,就是著名的桑堆红草滩。秋风起时,一汪翠绿水塘,丛丛火焰般的水草,蓝天白云、远山黄杨,无比斑斓,令人相信天堂的颜色就在这里。这样的红草滩大多出现在专业的摄影作品中,可是我们眼前的红草滩远没有那般令人震撼,水塘面积不大,水草也枯萎了许多,而且还被当地老乡用塑料布围起来,收费5元。虽然此时未必是最佳观赏时间,但红草滩也远不如想象中的样子,恐怕再过几年,就会“泯然众人矣”。西部很多美景,其实都像这红草滩一样,随着游人增多,保护措施跟不上,很快就会褪去光华。

下午四点半,远远看到了那标志性的景色——傍河的大片黄杨树林,我们知道,已经到达稻城了。

(四)奔向梦想天堂

稻城海拔3750米,比拉萨稍高。县城不大,主要的街道也就两条,呈“丁”字形相交。我们昨晚本来准备住亚丁人新社区,但那儿没有房间了,我们就住到距离稻城大桥不远处的央金家。

我们今天上午休整,下午启程去亚丁,晚上宿亚丁村,明天一早冲击洛绒牛场,这样一来可以适应高原反应,二来也可以早些到达洛绒牛场,因为据牛场下来的人说,去晚了那里就没有铺位了。洛绒牛场地处三怙主神山的中心地带,是我们此行的终极目的地,怎能不让我们费尽心思,生怕错过了它。

由于昨日长途奔波,LP感觉有些发烧,早晨起床后头疼得厉害,虫子得知后,硬塞给我们一个便携式的氧气瓶,让我们甚是感动,要知道他同样也在头疼。LP的身体状态令我非常担心,可她坚称自己没有问题,服些肌苷口服液和止痛片就可以。为缓解症状,我陪着她出去散步。我们沿着稻城河缓步而行,树林中的小径厚厚的铺了数层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放眼望去,大片的黄杨林像金色的波浪,一直绵延到远处的群山。我们拍摄了一些照片,LP的心情也好多了。离开河堤,走到稻城的大街上,两侧商铺林立,招呼游人的藏民们都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你感觉似乎不在藏区,而是内地的某个小镇。散步、逛街对有高山反应的人来说,应该是一服良药,因为能看得出来,LP的身体恢复的还不错。

下午1点,我们从稻城出发,行不远又开始翻山越岭,这应该是海拔4513米的波瓦山。沿着赤土河谷前行的一段路景色极佳,大片的红叶如丹似枫,潺潺的流水如歌如吟。这令我们异常兴奋。如此美景,天堂还会远吗?

朝觐过贡嘎朗吉岭寺,大约15点我们抵达日瓦乡,又称作香格里拉乡。亚丁景区的收费处静悄悄的,似乎游人不是很多。我们下车买票,门票136元/人,学生证查的不严,很容易就买到了半价票。本以为亚丁村就在眼前,谁知司机说还要行1小时,而且道路也变成沙土路,经常是沙尘滚滚。一路上看见很多路段正在修,估计景区的路不久就会好起来。

今天的天气一直不好,越行近亚丁,天气越是反复无常,经常一阵雨一阵晴,山峦边缘还出现了彩虹,令我们甚是激动。下午4点,经过一段较陡的下坡路,我们抵达了亚丁村。

亚丁村位于山坳中,在向下行不远就是龙同坝(网上又叫龙龙坝)。亚丁村子不大,也就是十几户人家的样子,而且大多都为接纳游人的客栈,也有几处规模稍大的旅馆,有一些标准间,但很抢手,早早的住满了人。我们比较了几家客栈,条件都差不多,都是用木板临时隔开的房间,石块垒起的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可想而知。据当地人说,土著藏族人家本来没有茅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才有了临时搭建的厕所。好在我们这些人都有些户外经历,这样的条件也算不了什么。圣雪客栈是一个四川妹子开的,紧邻公路,我们就住在了这里。

如果天气好,从亚丁村可以看见仙乃日雪山,可是今天我们的运气没有那么好,远山都笼罩在一片云雾中。尽管雪山看不到,但亚丁村周围漂亮的景色依然让我们着迷,秋色尽染的层林、开阔的高山牧场、若隐若现的雪山……或许,只有天堂的后花园才有这般景致。明天我们就要出发到亚丁,我们梦想中的天堂,那里又会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五)心中的香格里拉

亚丁村海拔4100米,这个高度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左右,通常多数人都会出现不适反应。我也不例外。虽然昨晚睡前吃了康泰克黑片,但是寒冷加上头疼,高原的夜晚令人感觉特别难熬。早晨醒来,我和LP都感觉头昏脑胀的,强打精神吃了点早饭,在七点半匆忙出发了。

龙同坝的骡马管理处前已经围了很多人,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由于晚上要在牛场住宿,大家都随身带上了睡袋和头灯。为节省体力,以便冲击牛奶海和五色海,我们每人雇了一匹马。从龙同坝到洛绒牛场的距离是13公里,单程马费100元,到冲古寺距离是4公里,单程马费40元。冲古寺那里没有骡马租赁,要想租马只能和藏民私下交易,但在上午游客进山的时候,在冲古寺租马还是比较困难。

由于马匹是藏民们谋生的重要工具,他们为了减轻马匹的负担,一般都替游人背包,当然如果背包较重,那就要另外加费了。我的背包就被加收了15元。能看得出,给我牵马的藏族小伙子很是机灵,他叫扎西,今年才十六岁,他从九岁开始就从事马夫这一行,现在也是老手了。

我和LP骑着马,一前一后,沿着狭窄的山路,向山里行进。路边经常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的玛尼堆和高高悬挂的五色风马旗,在默默表达着藏民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马队经过一个小石桥,山路忽然变得陡峭起来,且都是上坡路,人骑马上,起初感觉有些颠簸,但很快就无暇顾及了,因为周边的美景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刚开始是翠绿、明黄、暗红等各种色彩争相出场,层层叠叠,交相辉映,随着地势的升高,大片的黄杉林成为主角,泛着醉人的光彩,一直绵延数里,仿佛一队队身披黄金铠甲的士兵,列阵于雪山群峰中,其凛人气势,整个景区都为之变色,可称得上“满城尽带黄金甲”。

龙同坝到冲古寺一个小时的时间,感觉倏忽便过。当马队转过几个弯,经过一座小木桥,眼前豁然开朗,一大方青青的草甸呈现在面前,颇有些忽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冲古寺附近的景色绝美,清澈的小溪在草甸上缓缓流淌,悠闲觅食的牛儿在河边徜徉,古朴的寺院掩映在苍山绿水中,四周是无边的秋色,小桥、流水、草甸、寺庙、牛羊、远山等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眼前这一切几乎令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它只有梦中才会出现。即使天堂,也不过如此吧。

大自然之美,竟能如此,我们不由为之神夺,深深的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中。忽然一阵清脆的马铃声传来,小扎西又牵起马,吆喝了两声,马队缓缓的继续向前行进。LP很不情愿,想多在这里呆一会,但由于到洛绒牛场还有较长距离,只能返回时再作打算。

从冲古寺开始,山路平缓了许多,我们骑在马上拍摄也舒服了一些。时值深秋,高大的黄杉、黄桦树上布满了毛茸茸的树挂,阳光射下来,通体都泛着金色,令人感觉仿佛置身童话般的世界。

当你身临其境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的亚丁,就是一部秋天的童话。

又行一小时,马队到了神水门,从这里到洛绒牛场也就是不到一个小时的马程了。这里两侧山峰的树木逐渐稀少,峡谷变得非常开阔,一路相伴的溪流也平缓流淌。此时,前边不远处的几匹马忽然被几个人拦下,并大声呵斥着马夫,小扎西悄悄的告诉我们,那是管理处的人,那些被拦住的马夫是私下拉游客进山的,他们肯定会被重罚的,其实马夫们也不愿私下拉客,但他们上交的费用太高,因此私下拉客、进而宰客的现象屡禁不止。

上午11点左右,远远的便看见群峰环绕下的一片空阔的草原,山坡上散着星罗棋布的牛群,几条溪流蜿蜒流向远方,这里就是有名的洛绒牛场。转过几个山坡,看见了谷地里的帐篷营地,也就是十几顶的样子,在对面山坡上还有一些更简陋的牧民帐篷。Billy、虫子他们已经先期到达,正在向我们招手示意。

洛绒牛场海拔4300米,正好位于三座品字型排列的神山中央,西北是海拔6032米的仙乃日,名为观世音菩萨;东面是海拔5958米的夏诺多吉,名为金刚手菩萨;西南面是海拔5958米的央迈勇,名为文殊菩萨。从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山命名加持以来,这里就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吸引着无数虔诚的藏民来此转山朝拜。只可惜,今天我们的运气太差,三座神山都被云雾遮挡,无法得见其真面目。

虽然雪山不接见我们,但山上美丽的海子还等着我们呢。记得有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照,五彩斑斓的海子倒映着雪山的倩影,真是神话般的世界。如此美丽的海子,怎能舍弃?大家匆忙吃就午饭,中午12点,在一位藏族向导带领下,轻装出发了。

越过牛场,跨过溪流,我们一行沿着央迈勇和仙乃日之间的峡谷上行。一路上的秋色让我们眼花缭乱,向导不得不经常停下来等我们拍摄。登山约1小时左右,山路突然变得陡峭起来,大家也开始气喘吁吁了,毕竟高原上爬山特别耗费体力。队伍逐渐拉开了距离,邬丝夫妇走在了前面,酷哥、我和LP紧跟身后,向导在后面照顾着胖子Billy和瘦弱的虫子。海子的诱惑带动着大家奋力向前。

谁知天公不作美,下午2点左右,天色逐渐阴下来,山风也吹得厉害,并不时夹杂着零星雪花。雪山的天气果然反复无常。大家起初并不在意,继续上行,但路上不断遇到山上下来的驴友,说山顶上的风雪更大。情形似乎越来越糟了,Billy在后边喊住了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是继续顶风冒雪上山,还是就此下撤。

Billy、虫子等由于体力不支,准备下山;邬丝夫妇拿不定主意;经过详细的咨询路过的驴友,我坚持继续上山。大家意见相左,询问向导的意见,却见他支支吾吾,只称向导费不能少。一部分在我们之前上山的队伍也开始下撤了,Billy等和邬丝夫妇决心下山。我不由犹豫起来,千辛万苦的来到亚丁,雪山没有看到,真不想错过海子,可是大家都下山了,又恐自己势单力孤。这时,LP轻轻的拉住我的手,微微的笑着,我们上山吧。我顿时心头一热,前路的多少艰险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分别了Billy等人,我和LP携手上山了。上行几乎都是羊肠小道,崎岖难行,还有些路段比较湿滑,需要格外小心。从洛绒牛场到牛奶海,尽管海拔不过升高300多米,但在高原上登山,每迈出一步,似乎心脏都在急剧跳动,我们行不多远,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

山上的风雪似乎更大了。我不由担心LP的身体,要知道她在稻城就曾有高原反应,哪知LP的耐力极好,行了一段路,渐渐地把我甩在后边。经过一段木栈道,前边的一段路特别难行,流水淌过山路,泥泞之极。我们正挣扎时,忽然身后响起了脚步声,一行藏民快步上来了。我们彼此打着招呼,藏族大哥的汉语不好,费了好大的劲,我们才搞明白,原来他们是一家,夫妇俩人、一位老阿妈和三个小孩来此转山。藏族小孩子对我手里的登山杖发生了兴趣,纷纷过来把玩,如果我不是还要依靠杖子上山,真想送了他们。这个时间来转山,恐怕他们要在山上住宿了,我连忙告诉他们,天气很坏,山上下雪了。藏族大哥嘿嘿笑着,挥挥手告别,领着他的一家快步前行。后来,我们又在去珍珠海的路上遇见了他们,一家老小在短短一天内竟然从容的完成了小转山。

也许是受到了藏族大哥一家的影响,我和LP很快就走过了这段险路。再上行不久,就到了曲久扎嘎神泉。转山的藏民通常要在这里用神泉洗脸,以求护法神的保护。走过几段长长的山弯,就到了峡谷的垭口处,翻过舍身崖,上去就几乎全是平路了。

山顶处的风雪反而小了很多,远没有山下的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我和LP拉着手,缓步而行。整个峡谷寂静无声,仿佛偌大的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人,互相搀扶,彼此照应,即使风雪似乎都在为我们让路。

前行不久,就能看见了一片翠绿的湖水,静静地在山谷里躺着。虽然看起来距离不远,但是要慢慢踱过去,还真是费劲,要知道我们的体力已近极限。

牛奶海海拔4600米,位于仙乃日和央迈勇雪峰下的山谷中,仿佛一块来自天堂的深色翡翠,幽幽的摆在我们面前。此时此刻,牛奶海风景如何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我和LP来说,它又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由来已久的香格里拉之争。香格里拉,也就是世外的天堂。诸多景区为了能拥有这个名称争执不休,云南的迪庆州有香格里拉县,四川的稻城有香格里拉乡……其实迪庆也好,稻城也罢,每个地方都有其特别的景观,每个游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真正的香格里拉只能在自己的心里,而最爱你的人和你最爱的人也往往在你身边。

只要和最爱的人在一起,何处又不是香格里拉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楼

转自:http://bbs.lotour.com/dv_rss.asp?s=xhtml&boardid=64&id=31735&page=2&star=1&count=144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