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稻城人文攻略 |
[游记]稻城人文攻略 |
2007-09-05 51766.com |
一、稻城的宗教文化和寺庙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宗教渗透到藏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稻城藏族全民信教,全县共有大小寺庙14座,教派众多。不仅有原始宗教-苯教(呷拉贡寺),还有藏传佛教的若干流派, 邓坡寺-宁玛派(红教), 扎郎寺,热乌寺-噶当派、萨迦派(花教),蚌普寺、直共寺-噶举派(白教),贡嘎郎吉岭寺、雄登寺-格鲁派(黄教)等。 稻城的寺庙: 蚌普寺: 是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于公元1144年修建的。寺院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寺内存有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自塑雕像一尊,为罕见文物。大师生前留下的足迹,鼻雪岩画等令人肃然起敬。在秀丽的桑堆河中,游鱼成群。该寺僧人常用手抚摸鱼背,喂以糌粑。 直共寺: 为“藏地三宝”之一的帕木竹于公元1144年建造,寺内存有口含帕竹亲身牙齿的自塑雕像一尊。该寺古木参天,环境幽雅,到处鸟语花香。成群结队的藏马鸡随处可见,犹如家养。 贡嘎郎吉岭寺: 全县最大的黄教寺院,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属寺。因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得名,贡嘎郎吉岭寺建筑宏伟,壁画精美,寺中存有五世达赖所赠弥勒铜像一尊,为珍贵文物。 雄登寺: 建于明初,藏有十万颂经书,供奉大小佛像数百尊,其中有九世班禅所赠檀香木释迦牟尼佛像。 直共寺: 为“藏地三宝”之一的帕木竹于公元1144年建造,寺内存有口含帕竹亲身牙齿的自塑雕像一尊。该寺古木参天,环境幽雅,到处鸟语花香。成群结队的藏马鸡随处可见,犹如家养。 二、藏族人的礼仪 藏族人的礼仪很多,最为普遍是献哈达。凡迎来送往、拜会尊长、婚嫁节庆、觐见佛像等,都要献哈达。以此表示纯洁、忠诚、尊敬、祝福、吉祥。哈达多用生丝织成,也有用优质丝绸制作的,长的有1至2丈,短的有3至5尺,多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藏民在朝觐佛像、佛塔、佛教圣地,或遇到活佛时,要磕头。遇到长辈后受尊敬的人,必先脱帽,弯腰45度,表示尊敬。如遇一般人或平辈,将帽拿在手上放置胸前,点头招呼,表示礼貌。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用右手中指在蘸酒,向空中弹三次,再满杯饮干。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客人进屋坐定,主人必用酥油茶招待客人,客人应饮两碗或两碗以上,主人才会满意。藏民一般席地盘腿而坐,客人坐时不能东倒西歪,也不要随便伸腿。 三、稻城康巴人丧葬习俗 主要形式有水葬、土葬、火葬等。人死后采取何种丧葬形式主要是根据死者生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确定的。 四、稻城康巴人的婚姻 男女双方订婚前,一般都得请活佛占卜打卦是否合属相,才能决定双方的婚姻。订婚后,互赠财礼和哈达。迎亲时,举行传统婚礼仪式,场面非常热闹。 五、稻城康巴人的饮食 稻城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将青稞洗净、晒干、炒熟后磨成面,拌以酥油茶水反复用手揉捏成团后食用。 酥油是将牛奶升温后提炼出的奶油,主要用来制作酥油茶(用砖茶叶汁、酥油、食盐反复搅拌混匀而成)和煎炸奶酪、人参果等。 酥油茶是藏民每天必喝的饮料。提过酥油后余下的牛奶,经过糖化而制作奶酪。取过奶酪后剩下的汁水经烧煮待水分蒸发后,做成藏醋。 入冬后,藏民们将牛肉挂在阴凉处风干,这种风干肉既可生食又可烧食,味道鲜美。 六、稻城藏族华贵的民族服饰 稻城藏族属康巴藏族,其服饰特别雍容华贵。不论男女,从头到脚都有不同色彩、不同形状以及不同图案的装饰品,一般由金、银、铜、玛瑙、翡翠、珊瑚、松耳石等精工细制而成。稻城藏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质地等方面,都给人一种古朴庄重,厚实豪放,贵重神秘的感觉。 七、稻城藏族的名字 稻城藏族没有严格的姓氏,只有名字。人们多请活佛取名,名字带有佛教色彩,如多吉(金刚),丹巴(佛教)等。藏族名字一般都有一定含义,如“尼玛”(太阳)、“达瓦”(月亮)、“扒初”(小猪)等。 八、康巴藏族的婚姻习俗 在藏族地区,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亲友一般不加干涉,求爱方式或袒露、或隐晦,因人因地而异。在稻城,藏族男女双方订婚前,一般都得请活佛占卜打卦看是否合属相,才能决定双方的婚姻。订婚后,互赠财礼和哈达。迎亲时,举行传统婚礼仪式,场面非常热闹。
|
转自:http://www.51766.com/www/www/detailhtml/1100415088.html1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