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几日闲,想去个最美丽的地方。 打开网易旅游网站,一组风景照片让我没由来的感动:红草滩、青杨林、肃穆的白塔…… 描述一个童话般的秋天。 我的眼睛一下子潮湿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稻城。我急急搜寻它的相关资料: 稻城,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县城海拔3750米,为藏族聚居地,此外有汉族、纳西族、回族等民族。 稻城的地理、地貌都较特殊。它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逶迤苍莽。山脊河谷相间,形成既有终年积雪的高海拔山岭,又有幽深诡秘的低海拔河谷,还有宽阔的草场,潺潺的溪流,景色变幻多姿、十分迷人 北部为高原宽谷区。海子山骈稻城河,海拔3600——5000米。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素有“稻城古冰帽”之称。 ......海子山群峰连绵,沟壑纵横,大小海子漂砾遍布,怪石林立,景色绚丽而磅礴。中部为山原区。包括波瓦山和赤土河。赤土河清澈秀丽,群鱼穿梭。河畔草场广袤,溪流交错,森林一望无际。波瓦山山势雄秀,四季景色分明;冬日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春夏,杜鹃遍开,争芳斗艳;秋天红叶似火,尽染层林,分外妖娆。 ......稻城神峰冰封雪锁,雄奇壮丽。山腰的五色海七彩斑斓,变化无穷,山下草原,珍禽异兽与人和谐相处。藏民视之为神山,叁拜者络绎不绝。 ......长期以来,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同时也得益于深厚的宗教文化,其自然环境得到较好保护,是未经人类角动的一片净土。 稻城是世界的风光宝库,是野生动物、植物的天然乐园,更是人们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她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村姑。她那奇绝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神秘原始的人文景观,终於冲破时空的藩篱,焕发出青春情韵愺和迷人魅力,使钟情於她的摄影家们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用一幅幅精美的画而,把她的音容风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里风景如画,许多地方人迹罕至,被誉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在网友的游记中也充斥着许多溢美之词:最后的香格里拉、净化灵魂的地方、比九寨更美等等。早想找一个与心灵契合的地方,也许会找到梦中的天堂? 听说那路途遥远而艰难,但是谁让它落入我的心里就再也割舍不去了呢!稍事准备,在一个晴朗的晚春的早晨,我和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友上路了。 8号晚上9点,飞机到达成都。旅行社已给我们订好了房间。先和导游谈价格、签合同。由于现在找不到同行的人,我们两个人只能单独组一个团,费用自然不菲。付款完后已至零晨。但久已慕名成都的小吃,于是我们克制住困意,一头就扎入成都的夜色里。 这不是市中心,但夜这么深了,街上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间或有几个未打烊的商店灯火通明,走不多远,街边就有几个卖卤菜的小吃店.小店里还很是热闹,这热闹一直延伸到马路边。一些盆栽的花木阻挡着来往车辆掀起的尘土,三五好友在花木下的小桌边喝酒聊天。我们也在外面找个小桌点了几个小菜,一共才花了二十几块钱,吃的却很惬意。 第二天早上司机找到我们,八点准时出发。此行的住行都有人来安排,比起自助游我们会轻松许多。 第一天从成都到新都桥。 先上成雅高速,这是整个行程最好的一段路.出了雅安路况变差,但是路边的风景初显秀丽。 下午两点在泸定用餐,饭后参观大渡河铁锁桥,就是当年红军长征时强渡的那个桥。我出示军官证后还需要买半票,我发劳骚:这桥可是我们当年打下来的! 走在桥上,下面水流湍急,涛声如雷,我不敢往下看.听说铁锁桥是在明朝建的,当时对参加修桥的铁匠下了一个严酷的命令:如哪个浇注的铁环有裂缝就格杀勿论、罪株九族!所以这桥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坚固。 翻越了4千多米的折多山,来到了所谓的摄影天堂新都桥,我打量着:只见青杨林静默在田野一侧,被晨雾笼罩着青灰色的调子。海拨三千多让我们有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头痛脚重,动一动都气喘嘘嘘,但是晚上我们仍爬到后面的山坡上看晚霞,景色美丽恬然,暮色把我们与天地染成一片。 第二天去往稻城,司机打过招呼,说这是最艰苦的一天,让我们早有个心理准备。确实,要翻越高尔寺、剪子弯,卡子拉三座大山,海拔都在四五千米以上。心中却不禁有些兴奋,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清晨七点,已开车走在高原的路上。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高原, 真是大开眼界,连连地发出惊叹声。这种感受与以往都不同,这时人的存在颠覆了本来的意义,这时你才明白什么是“天地一沙鸥”,这时你对地老天荒的意境尽可以展开想像。大地的肌肤紧贴着青色的天空,云彩低的能伸手摸到,一望无际的连绵群山,一望无际的空旷。这时你会以为你到了天际,如果前面矗立着一座城市,你会认为是天空之城,或以为是天堂。 但前面什么也没有,还是一望无际的连绵群山、一望无际的空旷。 在卡子拉山上有一个兵站,最可爱的人在路边砌了一个小屋,小屋前面摆了一个石桌,上面放了一壶开水,供过往的行人解渴。还是子弟兵与人民心连心哪! 经历千辛万苦在傍晚七时终于来到稻城,入住的酒店有个好听的名字,圣洁罗。设施也不错,比想像的住宿条件好多了,看来网上说的已是过去的老黄历了。 我们把东西一放下就迫不急待的去看傍河晚霞。河边的青杨林密密层层(青杨是高原特有的树种),晚上7点多钟阳光还很明媚,明媚的阳光把树叶照的金光闪闪。 我们拍了不少照片,诞生了此行最得意的几张。8点多终于等来了晚霞,云层千变万化,但是转瞬即逝。 第三天去亚丁,我们的核心之旅.远远的就看到仙乃日神山白雪皑皑的峰顶,我在心里说:神山,我来朝拜你来了! 之前从网上看了许多关于此地的游记,使我在未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我就已对这里的景点耳熟能详了,什么冲古寺、牛奶海、珍珠海、五色海…… 我们决定先骑马到洛绒牛场。这儿海拔高,气温低,骑马在山谷里颠簸着(这次可骑了个够,再不愿骑马了),虽身着羽绒服还是感觉到透骨的冷彻。天空象小孩的脸阴晴不定,刚刚正阳光明媚,一霎又下起了小雨。 幸好带了雨衣,待我刚披上雨衣,雨就停了,一脱下,雨又开始下。来片云彩下一阵雨, 一阵风也会夹杂一阵雨,高原的性情真让人捉摸不定,索性就一直穿着雨衣。我看马夫早已习惯,他们顶着雨点,闷头急匆匆地赶路,一些重点的行李被他们背在身上,那是怕压坏了马儿。 走了两个小时的上坡路赶到牛场。骑马骑的难受,想着回去的时候是下坡路,不会很累,加上沿途的风景不错,想拍一些照片,就打发了马夫,打算走着回去。 终于来到三座神山之下,曾听说过,有人匍匐在三座神山脚下时,灵魂会感到非常震撼。但是仰望着神山,我所期待的震撼并没有来临。我凝神片刻,此时寒风彻骨,神山在烈日和白雪下威风凛凛,我心中竟也生出几分敬畏。 风凛冽的吹着,找个地方先避避风。 看到前方有几座放牧人搭建的帐篷,破败简陋,但在我的心里已是一个温暖所在。蒙蒙懂懂闯进一间,里面炉子前正端坐着一个牧民,我们上前和牧民商量,说给他几块钱,想在火炉边吃顿饱饭,把几乎冻僵的手指暖和过来。他同意了。 坐在火炉边,我们取出自己带的火腿,卤蛋邀他共享,他也让我们吃他的青稞饼。也许是真的饿了,觉得青稞饼很香甜,我几口吃完,毫不客气地又跟他要了一大块,牧民也慷慨地把放在墙角的一摞饼指给我看,让我尽可以放开肚子吃。 这时从床上的烂被窝里发出咦咦呀呀的声音,原来里面躺着一个九个月大的小女孩,想必看到我们吃东西她也饿了。我过去逗她,为她拍照,把拍完的照片回放给她看。她很聪明,一看到自己的照片就笑了。我要起身去吃饭了,刚站起来,她就哇的一声哭起来,这样反复了几次,最后我把一个奶瓶塞到她嘴里才脱得开身。 我感慨:有些人生下来命运就被安排好了,比如降生在这个贫穷牧人家的小女孩,不知她将来对命运这样的安排是感激还是憎恨? 在高原上走路常感到气力不够,一路上上歇歇走走。在冲古寺下面的一块草地上,我们不由自主的停下来,这片安顿在群山之中的平整的草原从哪个方位看都象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几头马在悠闲的吃草,草甸被几条蜿蜒的细流贯穿,连草地上散落其间的马粪也成了风景漂亮的点缀,颇有一番世外桃园的景致,大概当时那个发现亚丁村的外国人就是被这一片美景所陶醉而惊呼香格里拉的。 回程我们整整走了五个小时,但是兴致勃勃。一路上见到许多一身专业驴友打扮的年轻人,这么年轻就知道行走世界,锻炼自己,我对他(她)们充满了欣赏和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