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在川西南,与峨眉山、乐山大佛构成旅游金三角。 当我们乘坐1500米长、落差700米,号称全国第一的索道缆车,登上那座如农家瓦屋的大山时,一幅奇异的景致顿时奔来眼底:面前,略带坡度的坪地上,密布着粗壮高大的云杉林,破云戳天,莽苍苍遮断望眼。地上银装素裹,一尺多厚的积雪洁白耀眼。而更为奇丽壮观的,是那每棵树的针叶上,都凝了一层冰,远望如晶透绿的玉花;近前摇树,则发出金属薄片相碰撞的脆响,好叫人心旌随之摇荡,惊叹大自然的神工入化。 这是二月底的南方吗?分明是冬日的北国嘛!然而,它正是被称为南国“林海雪原”的瓦屋山原始森林公园。 我们从林间小道往象耳寺前行,雪路泞滑,须得一步一小心,稍不留意踏进沟窝,顿时雪没至膝。但是没有人沮丧、叫苦,倒是止不住的笑声此起彼落。更有人“聊发少年狂”,坐在雪上滑坡,或躺在雪地上打滚……沿途古树苍然,那有千百年树龄的巨木,如士兵般笔直地静立在雪原中,一株株,一层层,一片片顺山势蜿蜒,构成一道憾人心魄的风景线。瓦屋山的林木,没有一棵是曲里拐弯的,全都直端端冲向云天,充满了向上的精神。有棵几人才能环抱的千年古树,上半截不知何年何月被飓风或雷电击折了,可下半截依然如柱挺立,“宁折不弯”。它们像是在告诉游人一个充满人生哲理的故事。 瓦屋山很多树的粗干上,都包裹着厚厚的青苔,薄的二三寸,厚的五六寸,最厚的有一尺多。这些树爷爷、树祖宗们,经历了多少年多少代的酷暑严寒,风暴雷霆,雨刀霜剑,雪压冰封啊!沧桑岁月,几多人世浮沉,而它们依然活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挺拔、端直,不弯腰。撑开那巨伞般的树冠,庇护着正在生长的幼树,给人们带来清凉!象耳寺其实已经无寺,有的是一堵刀削般的千仞崖壁,和一道酷似象鼻的斜梁,构成了一只大象的头。站立在开满冰花的崖边树下,远望群山逶迤,深沟交错,那披着白雪的林带和黑色的沟壑,层次分明地铺展开来,象展开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一幅天成的黑白照片,雄伟、壮阔,引发人无尽的美的遐想。 有幸的是,在这冰雪覆盖的瓦屋山上,我们还见到了洪雅县政协委员、残疾人唐体方。这个20多岁的瘦小年轻人,在10多岁时就不幸失去了左手左腿,可他凭着坚定的信念成为了生活的强者,在1996年的国际残疾人奥运会上,一人夺得三枚游泳金牌,成为洪雅县、四川省、中国的一大骄傲。从山脚下车处到乘缆车的地方,有近千级的木台阶,它让许多健全的人也汗流浃背,几次歇息,喘气不止,唐休方却凭一条健壮灵活的腿,作蛙式跳跃前行,不要任何人的帮助,跃上了这海拨2830米的山顶。我总觉得唐体方就象瓦屋山的树,是那样端直向上,是那样顽强地对待人生。也许,他就是受了那些树爷爷、树祖宗的启迪吧!瓦屋山留给我的不只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神奇,而更多的、更深的是要怎样面对人生!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