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民和官亭大禹故里的探讨

[游记]民和官亭大禹故里的探讨

2008-05-22    sina.com.cn

值得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西王母帮助皇帝“克蚩尤于中冀”,帮助大禹导河积石,必须要有当时来说先进的兵器和导河工具,西王母时代较高的冶炼技术,为金属兵器和导河工具的制作提供了保障。西王母古国所在的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盆地区,处在青藏高寒区,众多山顶部冰川积雪覆盖,暖季来到,冰雪融化,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气象、地质灾害异常活跃。盆地北部和南部的祁连山地、东昆仑山地是地质活动区,地震灾害频繁。因此,经常有突如其来的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西王母古国在整治这些灾害方面有一定经验,所以大禹治水前,曾“学于西王母国”、西王母国也调动大批劳力,帮助大禹导河积石,是完全可信的。

民和官亭喇家遗址的全面发掘,为我省乃至我国史前文明的研究、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官亭盆地,古文化历史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官亭镇不远的胡李家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早在6
000年前先民在这里活动;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南线和唐蕃古道的要津,当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和文成公主赴藏和亲便从这里进入青海的。喇家遗址位于官亭镇东南6公里的喇家村,该村在黄河二级阶地上,距河1华里,高出河面20多米,地势平坦,大片的肥沃良田,充沛的光热和水源等地理环境,在4
000年前,形成了西北地区规模少有的大型聚落遗址。喇家遗址属于4000年“齐家文化”类型,面积20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出土器物种类多,主要有陶器、铜器、骨器、玉器、石制品等。陶器的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大部分玉器属新疆和田玉,这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从数千里外的南疆和田运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遗址发现长约600米,宽约200米,平面呈长方形的壕沟,还惊奇的发现中国第一大磬──黄河磬王,中国第一玉刀;遗址东平台发现聚落集体活动的广场,祭祀遗址,竞发现在一个橘红色陶碗中盛有祭祀品面条,这是一碗4
000年前的面条!是全世界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面条。从这里我们有理由推断,古代这里是一个大型聚落乃至一个古国城堡的重要标志,巨型玉刀和特大黄河磬王,不是生产工具,是权力的象征,甚至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考古学、历史学、学术界的专家学认为这是齐家文化时期地区的权力中心。其地位可以和当时中国大地上的任一文化所媲美,还被认为是中国早期国家夏朝活动的核心地带。

喇家遗址另一重要考古发现是:发掘4座齐家文化房址,在3座房址内发现了人骨遗骸,4号房址里发现了14具人骨,屋内一角5个拳头大的小人头拥在一起,一位成人挡在前面,双臂护着惊恐的小孩;而在相对的方向,一位母亲倚墙跪坐地上,右手撑地,左手紧紧搂着怀中的婴儿,脸颊紧贴在婴儿头顶,婴儿依偎在母亲怀里用一双小手紧紧搂住母亲的腰部。从14具遗骸不规则姿态分布在地面上,可以判断这是一起4
000多年前地震、山洪等突如其来的意外灾难的遗迹。这一灾难遗址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唯一大型灾难遗址,列入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环境考古专家,发现在这些房址的地面上,都有一层棕红色黏土,其中还夹杂着波状沙质条带沉积物,沉积物中悬浮总体占90左右,说明这些都是黄河洪水带来的产物,这种棕红色黏土和沙质沉积物在官亭盆地二级阶地上广有分布,确认黄河的异常洪水事件是造成喇家遗址毁灭的主要原因。而且还认为在距今4
000~2
750年间,盆地内黄河洪水曾经泛滥了数十次,这段时间是洪水多发期,而喇家遗址早在洪水初期即被淹没。

喇家遗址文化层发现地裂缝数十处,宽4~5厘米,地表下0.5~2米,裂缝断面呈楔状,上宽下窄,向下逐渐闭合,其上被棕红色洪堆积或灰白色山洪堆积所掩埋。显然这是一次地震所留下的遗迹,地裂缝中充斥了大量的细沙,以及齐家文化的陶片等遗物,推断地震震级在里氐6级,且发生在洪水之前,地震和洪水间隔时间不太长。从这里可以推断,当地震发生后,距喇家遗址西5公里的积石峡(峡长约8公里)河两岸的红色沙砾岩形成的丹霞地貌区,长期在流水作用下,岩体易崩塌坠落阻挡河水东流,形成堰塞湖,河水蓄积到一定高度时,超过了湖堤承受能力而溃堤,湖水以数十米高的巨浪千钧一发之势向河的下游冲去,距河不足1里,河水面不到20米的喇家遗址首当其冲,喇家遗址的先民们是防不胜防。笔者多次赴黄河谷地考察丹霞地貌,位于黄河谷地西部贵德盆地、尖扎坎布拉丹霞地貌类型多样,表现奇、险、幽、美、秀的特点,但长达数公里积石峡丹霞地貌表现杂乱无章,与这次地震后崩塌坠落破坏有直接关系。我们考虑另外一种情况,距喇家遗址东约15公里的寺沟峡,当地震发生后,河两岸花岗岩体有一定崩塌坠落,但不如积石峡数量大,且地势比喇家遗址低近百米,其蓄积的回水不可能给喇家遗址造成危害。喇家遗址洪水灾害来自于积石峡堰塞湖垮坝所至。这次地震而引发的洪水灾害使喇家遗址的先民们遭到灭顶之灾,灿烂文化伴随着洪水而消失,考古工作者在喇家遗址发现了齐家文化的后续文化─辛店文化,说明4
000年前的那场可怕的大地震和随后而来的连续大洪水,并没有完全消灭喇家先民们,他们同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拼搏,创造着灿烂的远古文明。黄河谷地为峡谷与盆地相间串珠状地貌格局,龙羊峡—贵德盆地—李家峡—尖扎盆地—公伯峡—循化盆地—积石峡—官亭盆地—寺沟峡,龙羊峡至寺沟峡长276公里的河道,落差860米。官亭盆地与循化盆地之间为小积石山,距离仅10公里左右,自然条件相仿,循化盆地考古发现有人类的早期活动,是否有雷同喇家遗址的洪水灾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364350100097w.html12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