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成都-九寨-川主寺自助游记攻略(-焦点. |
[游记]成都-九寨-川主寺自助游记攻略(-焦点. |
2007-07-16 focus.cn |
七 杜 甫 草 堂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它位于成都市青华路西段,这里相对与武侯祠比较幽静,不过原来的茅屋小院当然早已不复存在了,后人根据其原型经过历代数十次重建、修葺、扩大,已将其变成一座绿树成荫、面积广阔的大型庭园。 进入杜甫草堂正门,扑面而来的就是绿。古老的黄桷树枝繁叶茂,让人心生凉意。到了大廨,就见杜甫低首捋须,深思苦吟的铜像,不知怎么,心中就有一点沉重。 穿过大廨,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诗史堂陈放着一尊杜甫胸像,微蹙的眉宇,深沉的目光,他瘦削而坚韧,忧思却敏锐。是在怀思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或是郁郁于青年时的怀才不遇,还是感慨于中年时的坎坷动荡?亦或国家山河的平定?敏感细腻的灵魂,注定要饱受煎熬,尝遍酸甜苦辣,历尽悲欢离合。 塑像两侧楹柱上,悬有朱德当年参观草堂时撰书的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立放着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和李白泥像。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感情真挚的好朋友。杜甫卓绝的才气,又有谁可比拟,谁堪称知己?幸好有李白!两位最伟大诗人的相遇,撞击出诗坛上最耀眼的火花。惺惺相惜又相互扶持,仓惶乱世中,是怎样的一份欣慰与牵挂! 诗史堂之后,便是第四重建筑——柴门。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在杜甫的草堂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与“柴门”有关的句子。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等等。 步入柴门,即可见草堂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工部祠。杜甫在蜀,曾入严武幕,朝廷任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故而后世尊称其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现存工部祠为风格朴实的平房,以其青瓦突檐、素面无饰的建筑特色,给人一种朴素庄严的感觉。 工部祠门前及门两侧悬有楹联三幅。一幅为清人何绍基撰书,联曰:“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另一幅是清人王闿运所撰,联日:“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另一幅是清人严岳莲所撰,联日:“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为唐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 在工部祠,陆游和黄庭坚也来陪伴杜甫。工部祠除供奉有杜甫、陆游、黄庭坚的神龛外,还陈列有明清两代镌刻的三位诗人的石刻、木刻像。 站在工部祠堂里,我凝望着诗人的塑像感慨万千,你像一片叶子般,从关中平原飘到了富饶的天府之国,飘到了成都,飘到了这座维系中华文明气息的城市,像一片还没有黄透的叶子,但却承受不了自己内心的风,被吹到了这里。后来的人,把你叫作诗圣,我想,除了诗,你心里放不下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就像被上背包来到成都的我。 杜甫在草堂只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共作诗二百四十余首,杜甫与草堂是连在一起的,而草堂也就成了人们怀念杜甫最好的地方。 这里是你的家,但是我知道,你朝思暮想的是那座,即便被异族占领也永远屹立不倒的长安。你的长安,现在已经被我们叫做西安,我就来自那里…… (草堂) **提示** {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成都市青华路的西段 ,如果愿意行走的朋友可以从青羊宫出来向西步行也可以找到,需要行走三十多分钟,我就是从青羊宫一路步行到达的,不过沿途就没有什么可以观赏的风景了,有一家陈麻婆豆腐店在两个景点中间。 如果坐车去杜甫草堂可以乘坐35路.30路.17路.47路.503路.84路.82路.309路公交车到达,票价基本都为1元 杜甫草堂门票为60元,开放时间为08:00-18:00 } |
转自:http://xa.focus.cn/msgview/170266/72794573.html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