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绵阳市江油窦圌山风景区游记详细 |
[游记]绵阳市江油窦圌山风景区游记详细 |
2008-02-21 touraim.com |
朋友,您听说过“窦圌山”吗?也许您对他的名字很陌生吧,我也是在半年前和朋友相约初次蹬上了“窦圌山”,蹬高望远,我愿把我的所见感受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共同来分享大自然给与人类的美丽资源。 “窦圌山”位于四川省江油县境内,距省会城市成都170公里,在四川人人都知道“窦圌山”,他的美名也早已闻名于四川大江南北。当人们要进入神奇九寨沟时,只要您留意就一定会发现这与众不同的窦圌山。因为,那里是九寨的门户,那里是去九寨的必经之路,那里可谓是九寨黄龙环线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他既是蜀道的咽喉,又是华夏诗城。因为,那里又是伟大诗人李白的故里。 窦圌山海拔1140米,那山虽然不高,但非常之险峻。窦圌山是由三座险峻的山峰而组成,山的周围被森林覆盖,远远望去只能见到露出绿林中的三座山峰。相传古时有三路神仙游至此地,看到这里山清水秀,便都想在此占山修行,后来在争执不下中,最后他们割一为三,故而形成了今天的三山独立,三山绝壁无路可寻的景色。从外形看这三座山峰形状上小下大如同粮窦,因此“窦圌山”而得名。据说:唐朝有个姓窦的官人,他看中了这山中的奇石和幽静的环境,便弃官来到这里隐居修道。他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寺庙,为了便于穿梭在三山之间,他便在三山之间修建了铁索桥。就这样他独自在山上整整修炼了三年后,便纵身跳下悬崖化为了神仙。从此留下了:“山不在高低,有仙则名”的名句。后人为了纪念这为修炼成仙的道人,就将此山取名为“窦圌山”。我们在小导游的引路下,开始身临其境行走在山涧小路上。我们拿着小型摄像机,记录下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突然,在我们前方的小路上,有三只长尾巴的大松鼠拦住了道路,它们既好奇又友善地端详着我们,然后,一溜烟窜上了树梢不见了。在我们一路上山的路上,我们发现从路边各种不同的大石头缝中,发出了美妙的歌声,在整个山区,无论您走到哪里,那幽雅的《窦圌山之歌》就会伴随您走到哪里,那歌声为每一位蹬山者增添了勇气和信心。也许,这就是窦圌山景区与众不同之处和古老景区的与时俱进吧。 说着走着,我们沿着石阶慢慢蹬上了山中的一所庙宇--云岩寺。这座寺庙建于山脊,背负三山主峰,这种古建筑的方式在我国可为罕见。这座庙有三进虽说不算很大,但是他却历经了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可谓是历史久远。寺庙由山门.天王殿.文武殿.大雄宝殿等组成。也许那时我们去的季节是旅游淡季,所以庙区除了我们,几乎没有另外的游客,庙内静的连树上啄木鸟哆树木的声音都能清晰听到,伴随着周围古老的庙宇和那阵阵飘香的香火,一切都显得那样僻静和心寒。还是小导游举起小喇叭向我们不断介绍才打破了寂静。她说:窦圌山的这所寺庙最早为佛教之地,后来又为道教所居,最后干脆成为了佛道两教合一的和平相处之地,这是目前在我国境内很少见的两教共融一体的格局庙宇。就在这所寺庙中珍藏着一件国宝--飞天藏。这是我国现今惟一的南宋道教木制转轮经藏,它身高9.9米,直径为7米,它的奇特就是在它的制作过程中,浑身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完全是用珍贵的楠木穿斗而成的。“飞天藏”主要分四层,第一层为底座:这是个八角型的木座,中间有个大木轴,可以用手推动它360度的转动。第二层为腰檐:在八角木体上雕刻了金龙抱拄,那些盘龙各个栩栩如生,情态各异。第三层和底四层:是金碧辉煌天宫阁楼。飞天藏的整体工程完全都是用手工雕刻而成的,他历史悠久,精工细作,可见当时能工巧匠的精堪手艺了。据说,当时修建“飞天藏”,是人们为了供奉当地的神灵,说只要推动它就能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以后各个朝代的百姓就都常来这里转动经纶,以求得消灾祛病,永保平安。于是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向那古老的经纶,以求得窦圌山之灵气,也求保万事如意。 出了寺庙我们来到了山中的“百味皇林”,顾名思义这里是由上百位皇帝铜雕像所组成的皇林保地。站在这里您能见到上起秦始皇,下至清朝末代皇帝等223尊帝王的雕像,在每尊帝王雕像前的石碑上,都刻有他们的个人简历及时代的兴衰史,和他们的丰功业绩。这座碑林竣工于1994年,是为了纪念窦圌山的开山始祖而修建的。我们刚才爬山爬累了,现在来到皇林刚好趁此休息片刻。泡上一杯清茶,耳听松涛滚滚,眼看帝王如生,回味着久远的历史,拜访着历代皇帝,这真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在四川说起窦圌山无人不知,而窦圌山飞人的惊险更是家喻户晓了,无论谁蹬上窦圌山都会被窦圌山飞人的绝技表演所深深吸引。在那连绵起伏的三山险峰之中,有一根粗大的铁索链把三山紧紧相连,三山高峰直耸云雾山中,山下是一片万丈深渊,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副绚丽的国画。大诗人李白少年时游至此地曾留下“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千年绝句。我们在山巅空隙处举起摄象机,静静地等候着飞人的出现,突然,在铁索的端头出现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他漫步走上铁索链开始了他的绝技表演,他时而“金鸡独立”时而“倒挂金钩”,时而大旋转,时而大滚翻,这时我们中胆小的姑娘发出了阵阵的尖叫声,大家也纷纷为飞人捏了一把汗,而他却站在铁索链上是那样的稳健,动作是那样的到位,他技巧熟练完成着每一个动作。要不是亲眼所见,您绝对不会体会到那其中的刺激和那种惊险的时刻。窦圌山铁索飞人表演曾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华夏一绝”飞人也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采访。听说铁索飞渡的创始人杨先生是本地人,因他小时侯出于一种好奇,得以寺里高僧指点从小练就一身本领,到年轻时就开创了铁索上表演,从此也开始了他人生中的“走索生崖”,现在他徒孙代代相传。窦圌山飞人的名字也与窦圌山一样给游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转自:http://www.touraim.com/getDiaryContent.htm?id=350&sightId=52414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