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四姑娘山海子沟至卧龙银厂沟生死穿越流水帐日记—我行我素—. |
[游记]我的四姑娘山海子沟至卧龙银厂沟生死穿越流水帐日记—我行我素—. |
2007-07-16 blogoutdoor.com |
最初看上这条线路就是觉得这条线路很符合我的口味:生僻,无人走过,刺激,惊险。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强忍着心里的不适,吃了几颗抗高原反应的红景天。但效果不明显。车继续向前开,我继续我的头晕目眩。天已渐渐黑下来了,7点左右到达日隆镇,日隆镇是处在山沟里的一个小镇,以藏民为主,是登四姑娘山的必经之路,物价很贵,特别是户外用的高热能食品。藏式房子稀稀的分布在山间,高高低低的,可惜最终没有时间去逛逛。 2004年1月23日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背包全部由马来驼。小郭说为了能让我们尽快适应高原,把原先两天的路程分成两天半来完成,今天是轻松的一天,只走半天就行了。我心里高兴劲还没完,一座不高但超级陡峭的山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我忘记了这是高原,这座小山我根本就没把它放在眼里,哪知登了没几步,才发现“一切都只是个误会”。走了还没有十米,就开始觉得呼吸不顺了,手里虽然还有雪杖,但仍然累得不行。 路上还有积雪。我空手都气喘如牛。好不容易登上山坡,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这是一个高山草甸,向上望,远处还有几座神秘的白塔,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问了向导也不知道。由于这边是阳面,没有雪了,阳光明亮,对面的远山青翠如黛,山坡度很平,但我还是一个劲喘气。明显感觉到了氧气的稀薄。大家都有走不动的感觉。现在才真切体会到山里一句俗语:看到屋,走得哭。 这时体力明显差距出来了,我和雪峰,刘但,三号桥,二峰看上去体力很好,一直走到队伍的最前面。其实我已经很累了,我知道大家都和我一样累,为不拖他们后腿,只得一路都咬着牙帮坚持。一路上踫见不少准备去登四姑娘山的山友,大家彼此都很友好的问候。但是对方得知我们准备穿越四姑娘山的海子沟到卧龙的银厂沟时,全都惊异的表情。其它的向导也均摇头表示不可想象我们走这条线的难度。我们虽然表面上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是心里也直打鼓,实在是没底呀。 前面也渐渐的出现积雪,天气越来越冷,风也越来越大了。到处是一片平原加高原的景色,有成群结队的牛,它们常常瞪大了眼睛看着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入侵者。我们四个人脚步很快,拉了后面的队伍近一小时的路,我还没有适应高原的坡,很缓的小上升也让我走得喘不过气来。一走上平路,我马上又可以健步如飞,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经过了美丽的大海子,到达花海子--我们的第一站宿营地。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花海子的风太大,导致气温迅速下降。虽然穿着冲锋衣裤,但还是冷得发抖。队友到齐后开始扎帐篷,风太大了,帐篷扎不稳,很容易被风吹跑,只得加地钉,怎奈地上是冻土,地钉还得费力的用石块打进去。手冻僵了。大家全部挤到牛棚去烤火煮饭。 我什么都吃不下,只喝了点紫菜汤和吃了点糖。土著伟哥三人,由于装备不整,不准备穿越,决定只在附近逛逛。糖糖和挥雨体力不行了,脸色很难看。他们讨论的结果也是放弃。这时队长堆哥过来对我说,由于我的装备太差(抓绒睡袋加中空棉睡袋),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够顶得过零下的温度,建议我今晚试试,如果冷的话,就不要去穿越了,跟着下撤队员走,我心里难过死了。我来了,就没有想过会因客观原因下撤, 我决定了要成功穿越的,虽然前面有太多不可预料的因素。主要的是天气,只有靠老天爷来保佑我们了。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按照安排,我和雪峰一个帐,他也是我朋友的朋友。雪峰人很不错,怕我冻着,他主动把他的中空棉睡袋换我的抓绒。前半夜睡得不错,很暖和。到了一点多钟,就被剧烈的头痛惊醒,我明白这是高反,但没有办法,只有迷迷糊糊的支持到天亮。 2004年1月24日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背上包走了没多久,就看见一座很陡峭的山坡,得仰着头看,坡度接近80度蜿蜒上伸。登的时候,我连向上看的勇气都没有,只得盯着脚下的路走,走几步就得歇歇,气喘得太历害。三号桥走在前面,遥遥领先。我羡慕他得不得了,看上去他走得好轻松。刘丹走第二,他体力还不错。雪峰更是不得了,除了背包,还背了一个大摄像机,也走在我前面。 上当呀上当呀,好不容易登上这个坡的顶,结果向上一看,前面又是一个更高的坡,这样反复了几次,我沮丧得几乎都失去信心了,山上风大得很,也不敢歇久了。站一会儿就又得继续起来攀,头胀得快暴炸,简直是种折磨。好不容易听见小郭等在前面的欢呼声,我意识到前面应该是到宿营地了。然而力气却是没有了,本来在我后面的坡哥和坡嫂子也都超过我。 挪了好久才到达宿营地,其实这就是在我们明天要过的垭口下面了。向上看垭口并不高,最多500米左右,但第二天我们却花了近四个小时来过这个垭口。雪峰在扎营点摄像,叫我摆个姿势,我实在没有力气了,举起登山杖胡乱挥了几下了事。这时刘单居然叫我前空翻下山,我笑得差点跌下去。 在海拔4300米的犀牛海,我的高反达到最严重的时刻。头痛欲裂,反胃,吃不下东西,全身发冷。迈一步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反应特别慢。以至于别人给我什么药,我就吃什么药,一把一把的吃。一天除了药几乎没有吃其它东西,想起饭和面就反胃。在平地上走几步就累得不行,我心里暗叫不妙,这个状态如何才能过明天的垭口?呆呆地坐一边看小郭十分奢侈的用雪灵芝烧火(上面没有树木,只有这个东东),给大家煮了香香的米饭,我一点也吃不下,只好艰难的独自回到帐篷里,呆坐着,压抑着心里的反胃难受,大口大口的喘气。 听见帐篷外,队友们在讨论我明天是不是走得动的问题,给我吃些什么药的问题,心里难过,想哭得很。刘丹叫我吃饭,我可怜巴巴的叫他把我背包的苏打饼干拿给我吃几块。啃得机给我吃了一片胃药,我自己也找出一颗散利痛吃了。准备早早睡觉。刚刚睡下没有多久,帐篷外开始下大雪,打在帐篷上簌簌作响。 隔壁帐篷的小郭和四哥他们在议论,如果这样大的雪下了一个小时以上,明天成功过垭口的希望就很小了,就要回撤。我心里很矛盾。一面觉得很失望,好不容易到了垭口下面了要回撤太可惜。一面又想象回到家的舒适感。 晚上和雪峰,刘丹挤一个帐篷。睡得比昨晚更糟糕。空气稀薄得很,帐篷里面又闷又热,我头所在的地方很低,他们两个都是大块头,挤得极为难受,凌晨一点多点,就被刘但和雪峰的谈话声惊醒。他们也是睡得很不舒服,闷坏了。甚至不顾外面天寒地冻,把外帐和内帐的拉链全拉开透气。听他们讨论昨晚的雪下了一个半小时。估计是准备回撤了。然后就在盘算回到重庆要狂吃什么什么。我嘴里和喉咙发干得紧,睡得迷迷糊糊的,好象真的回到重庆了,吃了一大堆苹果。 三点钟了,我们三人全都睡不着了,聊一会儿,睡一会儿。比着指头算天亮。水壶里的水冰得很,但它对于我们来说无疑于琼浆玉液了。雪峰不知从哪儿摸出几个果冻,我精神一下子就来了,以前从没有觉得这玩意儿有这么好吃过,一边吃一边发誓,回重庆后一定要买好多好多果冻吃。永远记得凌晨三点在4300米的海拔,我兴奋的吃果冻的情景! 2004年1月25日 今天要过垭口,必须得出来吃点东西。一出帐篷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从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景色。四面环雪山,面前的三座峰顶把天空分成了二片。一边是湛蓝色,漂着几片白云,那蓝色蓝得如此纯净,一眼望去就挪不开眼珠,看得人发呆,什么都不想,就傻傻的看着那片天。另一边却是艳艳的红色,在阳光上照耀下反射出金红的光芒。二种色彩的中间隔着白雪覆顶的山峰,壮观极了。我想如果经常在这种绝美的地方,我智力都会看得下降的。 水烧好了,刚灌在水壶里就被我狂喝了一半,还渴,但是得忍住不喝了,今天在路上都不会有水喝的。小郭煮好一大锅方便面,大家胃口都不好,吃得都不多,我吞了几口就吃不下了。队长给每人分了十五块德芙巧克力,叮嘱了一大堆东西,准备上路,但我感觉大家似乎都很悲壮的样子。 为了能成功登上垭口, 我们把背包作了统一分配。我,三号桥,山骄,雪峰的背包由向导背。雪峰主要是负责摄影。另外二个女孩的背包由于比较轻,就由空手的男的背。分配完毕,大家跟着小郭沿S型开始攀登,由于雪太深,最浅的地方都是深及大腿,大家都走得极慢,我对高原有点适应了,不反胃了,但是头还是痛。在这么深的雪中行走生平还是第一次,也许是因为兴奋,开始倒不觉得很累。但山势越来越陡,风也很大,夹着雪向我们劈头盖脸的打来,刮得脸生痛。大伙的嘴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刘但最严重,已经出血了。啃得机的脸则由于紫外线太强,开始一层一层的脱皮,简直有点惨不忍睹。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我们一共带了二个氧气瓶,每五个人一个。基本都是我在使用。但我觉得使用效果不好。雪越来越深,最深的地方到了腰部,一脚踩下去,在松软的雪中甚至有失重的感觉。这样走很费体力。很佩服小郭,身上背了一个近70G的背包,还在队伍前面为我们踩出一条路来,而且他很乐观,一路唱着山歌前行。一定程度上都鼓舞了我,偶尔也强打精神跟着他吼上一嗓子。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到垭口了!!啃得机的手表显示海拔4800米。我们都欢呼起来,以为最苦难的路程已经过去,余下的多半是轻松加愉快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心里甚至还有点不屑,传说中的路线不过如此,咬咬牙就过去了。殊不知后来二天的路程给我了一个十分残酷的反驳。大家都兴奋异常,照像,唱歌,拥抱。。。作什么的都有。二峰还在垭口留下了他和他妹妹的合影照片。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小郭却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也许是他对以后的路心里有底,默默的等我们闹完。这个时候,向导们都不愿意背包了,我们全都只得扛上自己的包开始下山。刚下完一个凹口。小郭指着对面一个山顶说,为了安全,我们必须得再翻过那个垭口。我一听,脚都软了。大家都不愿意走上坡了。但没法,那是最近的路,不然就不能在天黑前赶下山,黑夜在雪山上是十分危险的。 只得听小郭的。这时候,我头痛更加历害,掉到队伍的最后了。背包在背上感觉越来越重。呼吸也更加困难。脚一步步的机械性的向前迈,我的体力已经不知道过了几个极限了。有一段路我更是远远的掉在后面,心里着急得很。雪峰这时候又挺身而出,要给我背包。我很感激他和刘但,一路上他们帮助我了不少,实在是庆幸能认识他们二位。 最后的一个垭口到了时,显示海拔为4885,差15米就5000了,终于过了,心里好有成就感。这时开始真正的下坡了。心里畅快极了。下坡路走起来实在是惬意啊。脚步也加快了。刚才的疲倦和不适的感觉早就不冀而飞。远远望去,我们在群山之上。到外是云海缭绕,我们在云海上面,感觉真是仙境啊。天上还盘旋着一只雪鹰,阳光明媚,真想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可是小郭告诉我们,必须得赶快下山,再一会儿就会变天了。 一路到处长着红景天,这种抗高反的药在这里到处都是,可是在城市里却很珍贵,一盒红景天胶囊要卖到40块左右。我采了不少(但后来在牛棚里忘记拿走,郁闷!)。 在向导的引导下走到一个悬崖边上,大家全都惊呆了。只见又陡又长的雪坡横显在我们面前。完全看不见沟底,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下山的路已经被雪覆盖。小郭叫大家在上面等等,自己先去探探路。十分钟后,小郭通过对讲机告诉大家可以跟着下来。我第一个跟上。一脚踩下去,雪就陷到腰深。没有犹豫,时间不能再耽误了。大步大步的去赶小郭,而小郭在前面已经走得没有人影了。我只得寻着他的脚印追他。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可是后面的队友也没有跟上我,有好长一段雪路就是我一个人在走,前后都不见人。因为雪景太壮观,我一点也没有觉得害怕,反而感到兴奋,其实我走的路很危险,多迈一步出去就是悬岩,一路上摔了无数跤。雪很深,坡太陡太斜,稍不注意就跟着雪滑出好长一截。心里很是担心怕滑下去。 赶了好一阵才远远看见小郭的身影,他迎风挺立在一块巨石上,向下探望,四周都是巍巍的雪山,他的身影显得很小,风吹起头发和冲锋衣,太帅了,我看得津津有味。而后面的队友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喊也喊不答应。我没法联系他们,只得跟着小郭走。小郭不愧是当地人,走得很快,我跟不上了。小郭只得走一会,又停一会儿等我。我觉得过意不走,叫他先走,我跟他的脚印。小郭摇摇头说:“不行,现在你是一个人,如果走丢了怎么办?他们后面的走丢了,也好歹是一大群人哪。”我没法,只好强打精神跟紧在后面。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小郭是个尽职的向导,有的地方,他会提醒应该怎么走,或者提醒这里踩下去是空的,要掉下悬崖。危险的地方,他会用绳子作好保护。就这样,不知不觉2个小时已经过去。我和小郭已经走到云层下面。天空完全是另一个样子。阴沉沉的,黄豆大的雪粒下个不停。听说后面的队友迷路,我和小郭全在雪里陷着,绝对不能等,否则会冷死在这里。我的雪套不好,雪钻进鞋后跟,在后跟的边上结了冰,已经把我的后跟划破了,袜子被血浸透。 只得继续向前行,路是更难走了,很多地方都是在悬崖边上过,其实后面二天的路,大部分都是从悬崖过的。这时,天已经快黑了,小郭有点着急起来,天黑了,在雪地里迷路就很危险了。我们只得加快脚步。再走了一小时,终于看见沟底了。可是小郭说,就算是这样至少还是1个多小时的路程。这座雪山到沟底垂直距离至少有1000多米。 这时,后面的队伍也跟着脚印找来了,四哥在前面领路,我紧跟其后。山骄走在我后面,然后是雪峰。雪峰的摄像机上全部是雪,他心疼死了。我们前面四个人好不容易下到沟底,天已经完全黑尽。往回望去,后面的队友把头灯戴上了,在漆黑的山路了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四哥升起一堆火,给后面的队友指明方向。我们约莫等了半小时,所有的人都下来了。大家稍稍休息了一下,就得继续前行,目的是找到温泉沟和牛棚。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不好意思再让雪峰给我背包了,我自己背上了。因为背包打湿了,更显得沉重。我也不知道雪峰把背包的背负系统配合他的身材重新调整过了。我背在身上很难受,肩膀被勒得生痛。在竹林中穿行。好多地方得爬在地上过。累死人了。 不一会儿传来向导迷路的消息,当时真是感觉失望啊。有人建议大家就地生火休息,可是向导说这里不能生火,没有柴。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我已经觉得肩膀都不是自己的了,又酸又痛,到后来就痛麻了。雪大,风也大,又饿又累。大家都开始绝望的时候,前面却传来好消息,找到牛棚了。 我们精神立刻为之一振。 可惜牛棚太小了,10来个人站不下,只好往床上坐。这床是一张大约只有4-5米宽的石头垒起的,上面铺满了又脏又潮湿的稻草。可是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它无疑是个天堂。向导先化雪水给大伙烧饭,吃是吃不下什么东西的。只觉得嗓子像着了火似的口渴,喝了好多雪水越喝越渴。 太困了,10个人全部挤上去睡觉。排列顺序如下:刘丹、小葱、三号桥、二峰、始前时代、啃得鸡、推嫂,推哥、雪峰、山骄。挤得前胸贴后背,而且全部得侧身睡。第一晚可能因为太疲倦的原因,睡得居然很好。梦都没有做。 2004年1月26日 第二天,大家在床上就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展开十分激烈的争论,在12点后才商议出结果:先休息一天,由向导先把路探好。 我和刘但想去看看温泉,其它人都不愿意下床受冷,我们两人只好就在5点钟左右自行前去找温泉,到了才大失所望,水浅得及手掌。不过水温很舒服,老远就能闻到一股硫磺味。四周是各种动物的脚印。 看来这条沟极少有人走过。 今天一天雪下得很大,仍然深及膝盖。走起来很费力。大家于是决定今天早点睡觉,争取明天暴走一天,走出去。不过这晚睡得太累,手都没处放,气也透不过来。半夜被一片埋怨声惊醒。 2004年1月27日 出发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天上很多星星,又大又亮。在重庆是从来见不到这种情景的。渐渐地,日出了。漂亮及了,雪山是慢慢由由浅红变为深红,最后是亮堂堂的。绝美呀。景色是没法说的。四周的景物也能渐渐看清楚了。雪下了一夜,更深了。为了节省体力,还是雪峰帮我背包。据说今天的线路很长,至少要走十几个小时。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了。只要没什么坡度,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后来哪知道比上坡还累。 大家一直走跟着溪水走,基本没怎么休息。出发前每人装了一壶雪化开的水,但是极难喝。简直难以入口。我干脆把壶里的水倒掉,趴在溪水旁边灌了一壶,味道才觉得自然起来。 走到一处浅滩时,前方已没有路可走,唯一只有过河,而河上无桥,只得涉水过。我最怕的就是鞋进水了,因为我的脚怕冻。但没有办法,大家都是这样踩水过,我也只得硬着头皮过。河里的石头又硬又滑,几次都差点摔倒了,河水比想象的深一些,鞋子进水是无可避免的事了。难过之极,一股冰水进入鞋里,全身都跟着冷起来。走起路来,鞋里的水咣咣直响。 这时刚好中午了,只得暂时停下来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人手几块压缩饼干。就着溪水吃得狼吞虎咽的。想起在重庆的日子,唉,真是不堪回首。不敢久停,大部分的鞋都进水了,再呆会可能鞋里就会结冰,脚就会被冻坏了。 接下去的路就是一会儿涉水,一会走滩。不一会,前面小郭传来消息说不能再走了,前面是一个冰瀑,下面就是悬崖,无法走水路,只有往山上走。我们往上一看,全都傻眼了。眼前上山的路完全是象在攀岩,路极陡峭(其实根本就没有路)。上面还全是雪,一定很滑。向导果断地说,这段路必须得用保护绳。打好了保护绳,也没有敢第一个上。最后大家都觉得应该让女孩子先上。没法,只好说:那我先来吧。 不一会,就看见刘但一个人上来人,他居然没有要向导的帮助。让我敬佩不已,据他说,有一个向导不想干了。那个向导说,自己活了四十多岁,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苦头,眼里还含着泪水。我听了,才对刚才自己走过的路开始后怕起来。 就在我的脚快冻僵时,人终于全部上来完了。继续向前走,前面的路更不好走,有好几座独木桥,下面就是悬崖。我的平衡感一直不好,所以过桥就特别怕。还好有小郭他们,把我牵得牢牢的,心里才踏实下来。但是仍有几处得用保护绳过,我一直走在前面,所以有危险的路时,我也得第一个走,那种恐惧感觉,现在都还记得。 过一处悬崖时,我很费力的用保护过去了,那个地方的确没有其它的着力点。后面是二峰,我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听见大家一声惊叫,返身一看,一团雪雾中,一个人影直往下坠,我大吃一惊。还好,二峰一直没有放绳子,起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只是受了点皮外伤,无什么大碍。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对后面的路更是小心了。 走到后来,我已经对独木桥和悬崖麻木了。也过了好几个体力极限,基本上是机械性的运动,大脑是一片空白 ,见水踩水,见桥过桥,见山爬山。。。到处只闻一片片喘息声,谁都没有力气讲话。天渐渐黑下来,气温越来越低,走出去的希望越来越小,我全身也越来越冷,心里也越来越绝望。大家都有头灯,可仍然迷了路,向导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走了。 此时大家已经到了一处岩壁,还挂有棉絮等物。可能是猎人曾经在这里住过。我们的鞋全部湿完了,又冷又饿。因为打算是今天一天就穿越出去,所以为了减轻重量,丢了不少食物,现在没有吃的了,只得升起火烤衣服鞋子。风在吹,雪也还在下。我疲倦到极点,但还是得先把鞋烤干,让脚暖和起来。 小郭和他大哥决定连夜去探路,先走了。过了3个多小时还没有回来,我们都有点着急了,因为一部分人还是想等路探出来后一股作气走出去再FB。可是现在连对讲机都无法联系上了。只得还在这里等。 2004年1月28日 不过看样子,今天回重庆时间上可能危险,我只得一边起床,一边盘算如何给头儿打电话,找什么样的借口请假。 由于少二个向导,所以装备得自己背了,我的背包湿了,越发的沉重起来。好不容易说动向导帮我背了一个中空棉睡袋,但感觉背包好象还是没有轻多少。已经不能再精简了。我的墨镜也在昨天过悬崖时搞丢了。 可能是昨天体力太过于透支,今天背上包走在路上摇摇晃晃的。一点也走不稳,一个很缓的坡,腿也迈不上去。正在气恼自己,就听见旁边的人也在嘀咕着自己的体力,才知道今天这种情况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活动开。 刚转过一片林子,突然听到对讲机传来小郭天籁一般的声音,通过对讲机都能感觉到他的欣喜之情。原来昨天已经找到公路了。大家全都欢呼起来。小郭叫我们跟着他昨天留下的脚印走去和他汇合。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过了一片竹林时,就撞见了小郭和他大哥,他们居然还背了一口袋的食物,还有汽水,这种东西,可属于极品物资呀。大家打开就一阵猛灌,太过瘾了。 现在好了,男的背包就由向导背,女的背包还是由男的背,雪峰照例背上了我的背包。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状态很不好。体力已经没有了。完全是强撑。不知道是不是还没有活动开的原因。全身发软,在没有背背包的情况下,我走得仍然是气喘不已。心想完了,今天据说还要走十几个小时,这种状态怎么能够支持得下去。我拄着雪仗也走得东倒西歪的。 今天的路仍然很险要,太多悬空的独木桥,不过天气很好,景色也很美,心情跟着愉快起来,好象也不那么累了。小郭一路唱着山歌。走了一个多小时明显感觉轻松多了,脚也适应各种路况了。虽然仍然在沟里走,但视线越来越开阔。 感觉快出沟了,但我们才走了2小时哪。不会这么快吧。 面前的风景也变了,开始清秀起来。雪明显没有前段路那样的厚,但有些地方结了冰仍然很滑。终于在前方看见了一座桥,石头砌成的一座很大的桥!!我们欢呼起来,出沟应该最多还有半小时了。 果然走了半小时左右,就看见了银厂沟的那个碑牌了,这时一辆小车突然呼啸而过,我们先一愣,继而欢呼起来:“哇呀,那是车呀!(丢脸呀。。)!!!” 出了沟,情不自禁的彼此拥抱。这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忙着摄像的雪峰叫了一声,啷个没得人抱我得也。我转过身就狠狠地抱住了他,以至于镜头都抖了三抖,呵呵。 杀到馆子,一人先来了一瓶可乐,这是在山上想了很久的东西。汇合了后面的队员点了一大桌子菜,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 到家时间近1点钟。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580)this.width=580"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转自:http://www.blogoutdoor.com/user1/191/archives/2005/211.html5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