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九寨,黄龙和雪宝顶流水帐式游记及功略

[游记]四姑娘山,九寨,黄龙和雪宝顶流水帐式游记及功略

2007-07-16    

10月17日之前(购物篇) 一直向往九寨沟的童话世界,终于在国庆期间下定决心趁APEC放假去走一遭.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制定Schedule和购物. 在Ctrip和Sina上狂download游记,对所要去的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又向前几天刚从那里回来的liba询问了具体情况. 偶和LP各自请了十几天的假期,再加上周末等一共有19天.于是确定路线:四姑娘山-九寨沟-黄龙-雪宝顶. 接下来几天就是疯狂购物, 列出清单以供参考: 在热风购买: BagPick Discovery 登山包(50+10) 720.00 (在旷野有卖55升的,好象只要560,还送背包套,价值65元和一副外接的带子) Merrell 登山鞋 520.00 (此鞋透气防水性能不错, 只是后来两个鞋头脱胶. 拿去热风修理,给穿了暗线,破 坏了内层的GTX,有漏水.与店小二交涉,获得赔偿金150元) Timberland 遮阳帽 30.00 登山鞋 520.00 (我的鞋帮很高,也很舒服,质量也没什么问题) 在市百一店附近的冠龙买,物有所值 100VS * 20 800.00 在迪卡农购买 鸭绒睡袋 399.00 (自己借了一个,相比较还是新买的好,在山里宿营,晚上下雪也抗得住) 棉睡套*2 58.00 (买这个是一时冲动,后来嫌太重,没有带去) 登山雨披*2 50.00 (一直背着,都没用到,唯一一次偷懒却在小雨中淋了大半个小时) 自行车手套 38.00 (最好用的东西,拍照很方便,在野外一直戴着,推荐) 绒布手套*2 30.00 (很好用,我的还可以戴在自行车手套外面,就是不防水,不能用来打雪仗) 全棉汗衫*6 142.00 (后来遇见lakie,他穿的是高科技内衣,透气性能很好,就是价格也较贵.xixi) 女袜*5 36.00 男袜*6 56.00 (正如zgg推荐,很好用) 车锁 12.00 (本来只有我和LP两人出去,想锁行李,可是后来找到了游伴,又嫌重就没带去) 在旷野购买 压缩袋*2 60.00 登山包雨套 65.00 在星光购买 67mmUV 100.00 富士200*5 72.00 富士400*5 90.00 又买了些其他东西 药品 92.00 (都是些感冒,晕车等常用药.治疗高原反应的红景天胶囊在成都的交通饭店有买,33元一盒.) OZARK冲锋衣 330.00 指南针 10.00 (在成都乘出租车,为防止司机绕圈子时使用,xixi) NIKKO太阳镜 78.00 雨裤*2 40.00 (没有防水裤,怕骑马的时候被雨淋湿, 找了好久. 在一个小店找到工地上的雨衣裤,一套20元.不能单买裤子. 经验告诉我还是弄条防水裤为上策.) 所带的摄影器材是: Eos300 + BP200 +EF24-85 + XXB + G106 + M308 + 自制快门线 + PL 还有晕倒mm的Eos30(做我的副机,装负片拍人像) 新买的Nikon995 27个100VS,5个400度的富士, 5个200度的富士 还有两个200度的柯达和一个RAP,都是以前剩下的. 教训是: 1.少买一个快装板,我只有两个:一个装在Eos300上,还有一个装在XXB的脚架环上,结果想和LP拍合影是总是把快装板拆来拆去,烦死了. 2.少带一片偏振镜,我两个Lens口径相同,但晕倒mm也有67mm的CPL,我的是PL.本来她答应借给我, 结果忘带了. 在拍风景时都要用,我就不停得换头,拧偏振镜,hehe. 3.出去旅游两机两头就不错了,若是有个20mm定焦就更完美了. 那天背了BigPack的包包去迪卡农购物,晚上吃饭的时候去了平时上班经常去吃的一个小饭馆.正好在播放十强赛,饭馆里好多人都在赌球.我们的边上坐了一男一女,他们也有一个BigPack的大包,还有一个公文包印有我们公司的名字.我就知道他们俩有一个必定是我公司另一部门的.等菜的时候我跟LP聊起了刚买的睡袋等物品,这时那个女孩转过头来问我们在哪里买的.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女孩叫小黄,男孩叫小李.小李是我楼下部门的.他们的行程和我们基本相同,只是没有时间去雪宝顶.小李还有个哥哥也要一起去.哈,这下我们可有伴了.小李说他用的是Nikon801s,他哥用的是a7.都是玩家,hehe. 临行的前一天再与小李确认,他的航班比我们晚2个小时.他哥哥突发阑尾炎,住院开刀不能一起去了.我和LP说他的运气只是一般,好一点的话回来在发作,最差的就是在山里发作,那时可就惨罗. 10月17日 阴(成都篇) 由于APEC我预订的航班取消了,只好乘坐8:40分的那班(上海-成都980元). 听说现在的安检时间比较长,早早地出门,乘地铁来到中山公园. 再打的30元来到飞机场, 把我的脚架和水果刀随行李托运, 过磅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BigPack有52斤,怪不得压得我肩膀好痛. 安检的队伍果然很长.排了好一会儿队才来到候机厅, 但最后还是由于乘客的延误使得航班晚了一个小时起飞. 中午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由于引擎发出巨大的噪声使得偶LP很紧张.飞机停稳后向窗外望去, 四周的天空一片白茫茫, 是个阴天,使人看了心情不太好. 出了机场有好多出租车在拉客,随便找了一部,谈好价格: 到西门车站50元,后来又加了10元高速公路费用. 四十分钟后来到西门车站, 看到<<藏岭羊 designtimesp=15813 designtimesp=15941>>一书推荐的华龙宾馆就在车站旁边. 先去买了四张第二天6:40去小金的车票, 44元一张. 然后去登记住宿,80元的标房. 设施一般,就是房间沿马路晚上有点吵. 随后就等小黄和小李到了成都一起去逛街品小吃. 没吃午饭先来了一碗肥肠粉3元, 羊肉汤5元, 糖油果子1元一串. 又找到了吃龙抄手的地方,15元一份套餐,还可以吧. 最后去吃夫妻肺片,里面的花椒麻得我是一塌糊涂. 成都的商业街还不错,什么太平洋啊,百盛啊,王府井啊都有.买了不少吃的和水果准备带到四姑娘山去吃.成都的出租车起步费都只有5元左右,但没有起步公里数,所以实际价格没有比上海便宜多少.从市中心到西门车站要16元左右. 由于第二天要早起,9:30就回宾馆睡觉了. 10月18日 小雨,阴,多云,晴(四姑娘山篇) 早上5点多起床, 磨磨蹭蹭到了6:40. 赶紧下楼退房,我打前阵去找Bus. 在汽车站门口停了好多大巴, 乱轰轰的. 找到一辆一问正好是去小金的,我就赶快上车, 又把小李他们叫了上来.过一会儿有个人上来对我们说坐错车了,这是后面的一班. 这下可着急了, 打听到我们的Bus在停车场里面, 赶紧跑进去. 问一个扫地的员工,他说刚刚开走. 出师不利啊!我们只好向旁边的车打听他们是去哪里的. 那个司机说, 你们去小金是吧,就等你们四个了. 原来同一时间有两部车, 虚惊一场. 上车把行李放好, 这时天还很黑.又昏昏沉沉地睡了一会儿. 车一开出成都, 天就下起雨来了. 我很担心, 因为听说下雨路况会很不好, 而且到四姑娘山下雨更不方便. 车在泥泞的山路上行进着, 路越来越难走. 这时已经接近都江堰了, 那里在挖一条隧道, 大量的泥浆留在了路上, 显得特别脏. 10点左右停车吃饭, 荤菜20,素菜5块. 因为早上没吃什么东西,我们四个人点了近60元.吃饱就觉得暖和多了. 再向前走车就开始沿着泯江开了,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要坐在左边.右面就是山,象一堵墙似的, 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泯江的水非常湍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河大家都很激动. 我们不停地开窗拍照,其实车开得很快,出来的大多数是废片. 又开了1个小时左右,车停下来了.原来前面的那班车抛锚了,所有的人都要併到我们的车上来. 于是大家的行李都被扔到了车顶上,所有的空间都塞满了人. 车上也开始嘈杂起来.我们边上的一个小伙子是成都电影学院的,去四姑娘山采风.他已经去过好几回了. 偶LP向他询问了不少事儿,他还说了许多奇闻轶事. 海拔越来越高, LP开始耳鸣了, 头也有点晕,大家又安静下来了. 翻巴郎山的时候海拔已经很高了, 山的两面简直是两重天. 一开始还是阴沉沉的,四周白茫茫一片,一翻过山头太阳当头照,那云海真是太漂亮了. 上次在黄山的时候没有见到,这次可给我补回来了. “包掉了!!!”突然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个小伙子大叫起来,司机一开始没在意.我们怕自己的行李遗失,也跟着大叫.司机只好靠边停车,大家一哄而下,拿起相机狂拍一通. 那有什么包掉了,只是一个诡计而已,否则在那么高的地方是不能停车的.hehe 14:30车停日隆镇,天气很好阳光普照.第一件事就是找住宿,本来计划是住在藏民家里,很便宜.15元左右一人. 先去了Liba推荐的杨长寿家,可是小黄无法忍受没有卫生设施,否决了. 杨的弟弟阿娃是个司机,有他开车可以逃掉双桥沟的门票(40元一人),多出的钱平分.可是他也生阑尾炎了,真不巧. 只好让杨又给我们找了个司机(不能逃票), 200元去双桥沟,说好回来时带我们找宾馆.其实150元也有司机肯去,淡季路上空车很多的. 车开进双桥沟,我们一看到好的景色就叫司机停下来拍照.沟里还在修路,有的地方只能让一辆车通过. 景色还不错,但偶LP的高原反应厉害,头很痛. 不想下车行走.开到沟底的时候已经是6:00了.拍了几张照片后开始出沟,刚开出没多远看到有两个游客在步行. 我们就把他们带上了, 老实说如果我们车再挤点塞不进的话,他们可就危险了(山里天黑得很快,也很冷,海拔高,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而且我们是最后一辆车). 出沟后比较了好几家宾馆,最后选择住在”四姑娘山宾馆”,标间130(砍价),有热水可洗澡.人很累了,去小镇的药店买了头痛药(10元,当地的头痛粉很伤胃,不敢买). 在餐厅点菜吃饭花了60元,早早就睡觉了. 10月19日晴 晚上房间里的空气很干燥,早晨起来喉咙口很痛. 吃完早饭去退房的时候又同时定了后天的房间,那个服务员说不用交定金到时候肯定有房间. 考虑到偶LP的高原反应较厉害, 去小店租了一个氧气袋,象一个大枕头似的, 35元. 包车去喇嘛寺花了30元,在那里有很多马夫等在那里. 一看到我们呼啦一下全围上来了. 我跟其中的一个叫小杨的马夫谈好, 先将行李驮到枯树滩,30元. 我们自己走木栈道过去. 然后我找到一个资格比较老的,姓马(后来都叫他马哥). 价格最后是这样的:从枯树滩到木骡子再到上干海子的营地是120元/人.若身体不适, 则返回到喇嘛寺是150元. 其余的马由他来找,我就不用一个个地谈判了. 喇嘛寺其实已成了一个废墟, 但给mm拍照特有感觉. 那古老的窗,碎砖墙,背景又是雪白的四姑娘山,阳光照在上面实在太美了. 我们在那里狂拍一气, 有时间的话绝对可以消耗一个卷. 过了一阵子, 马哥走了过来. 他催我们快点走, 后面的路还很长, 景色更美. 小黄说回来再拍, 其实这是个最忌讳的想法. 我的教训是:有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光线不等人啊. 到枯树滩的一路上风景都不错,有不少岔路通向观景台. 最漂亮的是在一座小桥上拍的片,远景是雪山,中景是树林,近景是流水. 酷毙了! 拍拍走走终于到了枯树滩,这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我们走得好慢哦. 这里的树很奇特,都长在水里而且枯了. 好多这样的树耸立在一起, 看上去也挺壮观的.偶又谋杀胶卷无数.hehe. 一般的游客到这里就结束了, 而我们要继续向前行. 没有路只有马道- 又厚又黑又泥泞的烂泥路. 我的高帮鞋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这是我第一次骑马, 但在电视和电影里看多了也知道怎样上去.xixi.马不是很高,只有四五岁. 马夫心疼马, 把我们的行李都背在身上步行. 我自己牵着缰绳, 但无法指挥马走的方向L. 这路确实很难走,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 涉过小溪,穿过树林.有些路实在太陡,你还必须自己下来走一段. 骑马时特别要注意的是: 有些地方树枝很低,马过去了你却被拦下了.这时候得弯下腰趴在马背上. 马还特别喜欢从大树边上蹭过去,偶的腿就遭殃了,被别了好几次. 走到上干海子已经是14:30分了, 我们先租帐篷., 双人帐篷50元一个. 这时候马夫又出花头了, 他们说为了赶在天黑前出沟,现在就要回去了, 留我们在这里住宿. 旁边还有一些人在撬边,真讨厌. 我坚持自己的计划,一定要赶到木裸子. 最后他们只好同意了. 到木骡子还有将近1个多小时的路程, 走在原始森林里感觉很不一样,到处充满了生机. 路过两河口和红石阵的时候也没下来休息,一直走到了一个牛栏处. 马哥说这就到了,后面的路马没法驮人了. 同时他们也准备回去了, 我们一开始不肯, 但他们没法在山里过夜班, 天黑了马看不见路很难走. 权衡再三,也只得同意了. 但要求马哥留下带我们回营地, 晚上在山里迷路可不是好玩的. 把当天的账结清后,开始谈第二天的费用. 一开始他们开价120元,到比木骡子更远一点的地方. 后来小黄要求再远些, 他们又开始加价到150元. 为了玩得开心也没怎么还价,就同意了. 马哥带我们向木骡子走去, 其余的人都返回了. 走了十几分钟后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目的地. 其实这是一块很大的草坪, 夏季用来放牧牦牛. 这里已经是四姑娘山的背面, 四周高山环绕, 旁边小河孱孱, 还有一座小木屋和几头牛,一片世外桃园的景象. 我们立马开始了疯狂拍摄J. 反复取景, 更换胶卷,更换镜头...hehe 17:00到了我们计划返回的时候,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木裸子. 路还是那么难走, 来的时候骑在马上只是看看, 现在要亲自体验一番. 一开始还挑比较干的地方走, 但由于海拔高缺氧, 又背了不少摄影器材, 很快就气喘嘘嘘了. 每走十几步就要休息一下, 18:30时天已经全黑了,还好带了手电. 但无法看清路的好坏, 鞋子上已经是一蹋糊涂了. 走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营地,买了碗泡面当晚饭. 休息了好久才缓过劲来. 整理好帐篷,一头钻进睡袋,感觉有点气闷,吸了两口氧气. hehe. 下雨了,打着手电检查有无漏水,没问题. 有点担心第二天的路程, 可又一想听天由命吧.很快进入了梦乡. 10月20日 半夜醒来多次,雨声没有停过,心里不爽。9点多被帐篷外的人声吵醒,穿好衣服出去一看不下雨了,但还是一片雾茫茫的,山里的天亮得较晚。10点左右终于有一丝阳光透了进来,我们开始了又一天的旅程。 休息了一整晚精神好多了,在湿漉漉的密林里行走倒也不觉得很艰难。又一次来到了两河口,那里有一座小桥可以过去拍冰川。但那天天公不作美,云雾太大,什么都看不见。L 这时我们的马儿上来了,大家一起继续前行。到了红石阵,再一次停下修整拍照。风景确实很有特色,在一块块大石头上长着红色的苔藓类植物,让我想到了鲁迅哪部小说里的人血馒头,呵呵,是不是有点恐怖啊? 其实我们一直都是沿着一条河流在走,两岸的植物也很奇怪,象一条条棉絮挂在树枝上。 又一次来到了牛栏处,我们下马让向导从另一条路把马牵过去,由于跨过栏杆没有什么脚印可以遵循,结果我们迷路了。还好记得大致的方向,在密密的树丛里穿行,终于走倒了木骡子。此时已经是12点了,大伙儿在草坪上吃午餐,很随意地拍了些照片。 向导和我们商量要再天黑前赶出沟,也就是说最晚14:00就要回头了。我们再次启程,向着木骡子深处进发。一路都很平坦,走了20分钟左右就被河流挡道无法通过。马儿是可以过去的,只是向导们没法过去。鞋里进水的话会很冷的,我体谅他们的难处,于是再次下马拍照。向导们把马儿赶到对岸去吃草。雪山,流水,树林,草坪,悠闲的马儿,这副景象实在是太美了。 14:00整我们开始走回头路了,两旁熟悉的景色再也无法提起兴趣。在马上昏昏欲睡,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来到了枯树滩。我们一致要求走栈道下去,又在这条路上耗了近两个小时,很累,走个几十步就要歇会儿。到了喇嘛寺时天都快黑了,什么都没拍到。L 付了当天的费用之后开始谈第二天去海子沟的事儿,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决定:1人100元,到大海子,不从大门进去,也就是他们帮咱们逃门票,劳务费包括在那100元里。 山里的天黑起来很快,一会儿就伸手不见五指了。起风了,开始冷了。但那里已经没有任何车辆可以送我们下去了,还有好多路啊。怎么办? 情急之下掏出攻略,借着995微弱的荧屏光找到了阿娃的电话,还好手机有信号,跟他说了一下情况。他说让我们原地等着,叫个兄弟开车上来接我们,30元。我们到了一个好心的藏民家避风,等了好久终于听到了汽车的引擎声,好高兴噢。 这时天又开始下雨了,有好多当地人都跟着一起下去, 车塞得很满。我在车里打起了瞌睡,不知过了多久车停在了我们宾馆的门口,小黄去Check房间,结果那天是周末,来了个旅行团把所有的便宜房间都包了。服务员认准我们没付定金,就是不理我们。靠,小黄显出了其巾帼本色,与她们据理相争,最后她们的一个值班经理出来打了圆场:为我们另找一家同级别的酒店,价格优惠到80元。为此我们也同意了,她把我们带到了“猎人峰大酒店”。查看了一下客房还算干净,于是就付钱住了下来。这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酒店里的餐厅已经关门了。我们问服务员洗澡的热水供应到几点,她说会到11点。于是我们决定现出去好好吃一顿,以补充前两天的营养不足。天已经不下雨了,大街上的商店大都关门了,只有些零星的灯光闪耀着,显得非常宁静。终于找到一家酒店的餐厅正还营业,立即入座点菜,四人共吃了60元,还不错。想到几天没有吃水果,于是找餐厅的服务员小姐买了一箱苹果,10元。其实我们知道当地的苹果很便宜,但黑灯瞎火的不知道到哪里去买,于是就图了个方便。在回酒店的路上不经意地抬头一看,哇,满天的星星,又多又密又亮。小李告诉我那就是银河,果然无数的星星组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长腰带J 看着此情此景,我就仿佛正在科幻影片的飞船中向窗外望去,同时也感叹宇宙之浩瀚。 恋恋不舍的回到了酒店,一看时间9:30, 还不算太晚。我整理了下东西准备洗澡,这是LP说好像热水很小。我打电话到总台,他们让我开着龙头多等一会儿。一直到了10点,热水一点也没了。靠!服务员解释说,由于客人较少,只有烧了一锅水,建议我们使用隔壁空房间的电热水器。既然如此,我们也只得让服务员开好热水器,继续等。。。又过了近40分钟,我发现那个电热水器是空的,冷水也没有了。我差点晕过去,叫来服务员,他说整个地区停水了。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多提供几个热水瓶。我找到了他们的经理,电话交涉了半个多小时,无果。只好稍微洗了一下,钻进被窝里睡觉了。此时已经过了12点了。。。 10 月 21 日 晴 经过一晚的折腾,早上根本醒不过来。从酒店的餐厅出来已经是8:30分了。小黄想起昨天没从木骡子再往里走深些,觉得有点亏。于是她又和向导重新谈起了价格,最终谈到100元到花海子。 我们从一条小路上山,坡度很陡,估计有75度。马儿走10几步就要喘口气,大汗淋漓。爬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了锅庄坪。这是个高山草原,非常开阔, 藏民们一到他们自己的节日就会在这载歌载舞。这里也是看四姑娘山全景的一个好地方,可是早上雾气太多,只能祷告回来的时候运气会好一点。 海子沟其实是在由一系列高山湖泊组成,最近的是大海子,其次是花海子,再远的话一天来回更本不够。路上的风景与另两条沟截然不同:双桥沟是沿着山脚的一条水泥路,只能看看两边高山的景色。长坪沟是钻在深山老林里的,四周都是灌木。而海子沟则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山脊上行进,感觉就是从一个极大的足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而一般好看的景色都在下面的山沟沟里或对面的山梁上。 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路还很长,四处的景色第一眼会让你感到新奇。可是连看半个多小时,不会有谁会再想多看一眼。倒是再远处山头不时出现的牦牛常常吸引我们的视线。可以距离太远,直射的阳光又很强,根本无法拍照。:( 走了一半的路程来到了老牛园子, 其实这只是半山腰一块平地的名字. 现在好像是登大姑娘山的1号营地. 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从边上流过, 宁静而舒适. 再这里谋杀了不少胶片,但拍出来的效果根本无法重现当时的画面. 继续前行路过一烤肉摊, 牦牛肉一元一串,味道不错,买多了还可以优惠, 建议一定要试试. 来到大海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了, 此处的景色并不怎样, 原没有一路上的好看.我们修整了会儿, 但不知道到花海子还要多少路, 向导说到了春季, 花海子四周布满鲜花那才叫漂亮, 现在只是个湖泊而已. 小黄很想去,但鉴于前两天的经历, 我决定放弃花海子回到锅庄坪拍四姑娘山全景. 于是我们兵分两路, 小黄两人继续前行, 而我们开始原路返回. 在来的路上我已经踩好了不少点, 每到一个我想拍照的地方,我就下马,抓紧时间选择角度, 拍好就走. 回程感觉挺快的, 到锅庄坪的时候在4点多, 太阳还很不错. 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等着拍照了. 四姑娘峰被云雾笼罩着, 显得非常神秘. 当地人说, 最高峰的尖尖头不是轻易能够见到的, 一般在早上可能性大些. 于是我先在附近随便拍了些照片, 那里有几座白塔, 挺有味道了, 零零星星插了些经幡, 此时的太阳已经西斜, 可以在草地上拍出很不错的剪影. 5点左右小黄他们也赶过来了, 据说再走深一点很好玩, 但我为了确保能拍到四姑娘山全景只好留下一丝丝遗憾了. 在太阳落山之前云雾被风吹到了山峰的另一边, 山顶终于露出来了,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赶紧拍了几张照片准备走了, 此时的太阳几乎同我们一样高, 我骑马拉在后面, 看着LP的剪影, 什么都不想拍, 只想沉醉在这一片温暖的阳光之中. 到山脚时天已经全黑了, 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把钱付给向导之后, 我们就与他们一一道别了, 确实挺感激他们的辛勤劳动. 确定了第二天班车的时间和地点之后, 我们又入住了四姑娘大酒店, 这次旅客寥寥无几, 由于有了前车之鉴, 我们先洗了澡再去吃了顿丰盛的晚餐. 10月22日 阴 早上7点半被Morning Call叫醒, 匆匆洗刷完毕, 去指定的地点等候班车. 车还没来, 于是在宾馆的大堂里享用四姑娘山最后一顿早餐. 刚刚吃了一半, 车就来了. 只得把鸡蛋, 馒头揣在怀里, 大包小包地去占座位了. 没想到这辆车已经坐满了, 我们与售票员理论, 他说也没办法. Kao, 这时后面又来了一辆班车, 很空的样子. 乘机要求退票, 上了后面的那辆车, 两人一共84元. 在车上昏昏欲睡, 对两边的风景已经熟视无睹了. 迷迷糊糊过了好一阵子, 感觉车停下来不动了. 探头一看, 我们停在了岷江边上, 天色阴沉沉的, 让人的心情及其不爽. 车队排起了一条长龙, 让人感到绝望. 我们无所事事, 只能在车上猜测: 是塌方呢还是出车祸了? 车龙开始慢慢蠕动起来, 两个半小时后, 我们看到了一辆档风玻璃撞得粉碎的卡车. 下午14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成都西门车站, 根据功略我们决定住在南门车站边上的交通宾馆. 叫了两部Taxi, 但我们不认识路, 只得随司机开. 渐渐感觉方向不太对, 于是拿出了准备已久的指南针, 果然车是向东在开. 我们不能确定司机是否在兜圈子, 只得静观其变. 最后Taxi一个右拐, 笔直开了一阵就到了南门车站, 我看看没有走什么回头路,也就认可了, 车费17元左右. 然后我们买了第二天去九寨沟的车票, 两个人186元. 交通宾馆就在车站旁边, 这是一个涉外宾馆, 老外的旅游圣经LP上推荐住宿地. 地方不大, 但很干净, 服务设施都很齐全. 房价是170元, 略略有点贵. 我们洗掉了所有的脏衣服, 吊在空调下吹干, 我的捷信三脚架在这次旅行中多次充当的晾衣架的角色. 一切都办妥后, 我们准备去品尝成都的特色小吃”串串香”. 向服务员打听了最近, 最有名的是一个叫”袁记”的火锅店. 于是兴冲冲地赶了过去, 在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野营用品商店, 忍不住进去逛逛. 商品的价格和上海差不多. 遇到里面的一个小伙子, 跟他聊起了雪宝顶野营的路线. 他极力推荐了顺江马队, 并且告诉我们玩四天才过瘾. 接着, 我们又问他袁记怎么走, 他笑着说吃串串香吧, 还是去”玉林”更好. 这时正好他下班了, 于是顺路带我们过去. 他告诉我们, 袁记比较有名气, 但玉林的味道更好. 玉林就在袁记的背后,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基本上都满座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坐下, 点了一个鸳鸯锅底, 10元. 服务员给我们上完锅底, 到好茶后就不管我们了. 看到旁边的一桌桌吃得热火朝天, 不由得有些纳闷. 一打听才知道, 这里的蔬菜和肉都串在竹签子上, 一根竹签一毛钱, 有些肉贵些, 就用两根签子串在一起, 结帐的时候数签子就可以了. SoCool! 牛肉特别好吃, 我们敞开肚子狂吃了一通, 最后结帐的时候数下来一共有四百多根, 平均一人一百串, 总共也就54元钱, 太便宜了. 吃饱了, 看看时间还早, 我们决定去成都市中心转转. 打的过去很便宜, 也就十元钱左右. 成都也有太平洋和百盛, 和上海差不多, 但还有两家店是上海所没有的: 王府井和Ito Yakado. 其实也是类似的百货商店. Ito Yakado是日本比较大的百货连锁店, 商品虽没有太多的特色, 但服务模式完全从日本搬过来, 让顾客感到很亲切. 我们还看了他们的顾客留言簿, 上面有不少意见, 回复也很及时. 由于历史原因, 我对日本人很感冒, 但他们的服务质量, 高科技电子产品不得不让人佩服. 我们在超市拿了大量的面包, 牛奶和水果, 不行了, 太重了, 只好一一精简. 回到宾馆, 整理好行李, 已经10点多了. 洗刷睡觉, 好舒服哦… 10月23日晴 起床, 洗刷, 吃饭, 上车, 这一切好像都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 不再匆匆忙忙, 也不再有什么新鲜感. 到九寨沟要乘12小时的车, 停车吃午饭的时候感觉有点冷. 不想再吃干粮, 于是伸头被人斩一刀. 荤菜20, 素菜5元. 四个人点了一荤, 两素, 一汤, 花了四十元. 班车的司机很体谅大家, 开一阵子就停下给大家方便, 路边的农家就以此为生, 一次五毛, 一天下来收入也不少啊. 5点左右车子来到了一座喇嘛寺, 早就听说有这个节目, 于是跟进去看看, 打定决心一分钱不花. 僧侣们热情地向游人们介绍各座佛像的历史, 偶对这个没兴趣, 但在屋子里不能拍照, 于是就在外面转悠. 此时天色已晚, 一缕夕阳轻抚在四周的山上, 显得格外宁静. 山坡上插满了各色的经幡, 随风飘动, 真有些草木皆兵的感觉. 给一个藏族的小男孩拍了张照, 结果伸手要钱, 并不感到意外, 但不巧没有带零钱. 为此他很不高兴, 偶也很无奈, 给他十块他会找我吗? 看到一个藏族的老婆婆很有型, 悄悄地跟在旁边, 没想到有一个壮实喇嘛早就盯上我了, 看来是个护院的. 在他严厉的目光注视下, 偶不敢轻举妄动了. L 喇嘛们开始推销他们的圣物了, 哈达10元一条, 偶没有要. 有一种为家里人祈求平安的经幡, 180元一套, 好贵哦. 最可笑的是, 这些经幡是要插在一个指定地方的,并不是能够让你带回去的. 循环利用, 生财有道啊. 喇嘛还建议大家去把身上的玉器由法师开光, 偶LP带的是在玉佛寺开过光的, 偶怕佛打起来, 就不敢让他们再开光了. 到达九寨沟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一些订好旅店的游客一个接一个地下车了. 班车的司机向我们推荐了一家宾馆, 但我们怕被斩, 于是在九寨沟的大门口下了车. 到附近的宾馆一打听, 价格无法让人接受, 最后叫了一辆出租车, 给他10元钱, 带我们找到满意的宾馆为止. 他给我们推荐了金鑫宾馆, 离九寨沟的大门口并不远, 到房间里一看, 豪华的卫生间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以150元入住. 肚子饿了, 去餐厅吃饭, 服务员小姐很热情, 我们先订了饭菜, 准备洗完澡再来吃, 并告诉她量要多点, 她一口答应, 还告诉我们那个菜不要点. 一顿饭四个人吃了70元, 酣畅淋漓. 10月24日 晴, 小雨 一觉睡到了9点, 去退房的时候, 被前台的小姐嘲笑了一通, 她说人家一早就出去了, 哪有象我们睡到那么晚的. 我们订了后几天的房间, 寄存掉所有不需要的物品, 背起行囊上路了. 来到九寨沟的大门口, 游客寥寥无几, 正想去买门票, 这时一个当地人过来跟我们谈住宿的问题. 根据功略记载, 我们把价格还到了15一人一天. 这时他又说可以带我们进去免掉车票, 但要加到20元. 这一下我们心动了, 可以省下好一笔钱啊. 于是达成了协议, 去买票的时候, 我跟售票员说只买门票, 不要车票. 她很惊奇地看着我说, 里面要走好多路呢. 偶说没关系, 今天还要走出来呢. 她很无奈地把门票卖给了我. 进大门的时候有点胆战心惊, 跟检票员说了声步行, 他就放我们进去了. 那个当地人再门口的Bus总站等着我们. 他让我们若无其事的上去就可以了. 果然, 没有人查票. 到了树正寨, 下了车把行李放到了小旅馆里. 这时那个家伙出了新花头, 手里拿来了几张过期的车票, 一定要我们以60元一张买下来, 还吓唬我们乘车时要查的. 我们和他理论, 但他固执己见. 于是, 小黄到附近去找其他住处, 而我们留下来继续跟他磨. 过了不久, 小黄回来说已经找到新的住所, 15元一人一天, 晚饭也是15元一人. 我们二话没说提起背包就走, 把那家伙愣愣地撇在那儿. 来到新的地方, 放下背包, 开始计划下午的路程. 由于只有半天时间, 我建议先把景色最差的长海一线玩完. 从树正寨出来, 坐Bus一路来到了长海. 长海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高山湖泊, 中午顶光很强, 能见度不高, 但秋天的落叶飘在碧绿的水面上, 有不少精致的小景. 此时的游客不少, 一批接着一批, 好不容易抽空在标志性的独臂老人松旁留下了合影. 往回走就来到了五彩池, 色彩斑斓, 湖水清澈. 就象一块美丽的宝石嵌在群山之中, 九寨沟的色彩在此处显现得淋漓尽致. 在半山坡上取好了景, 但游客实在太多, 等了好久才按下快门. 四姑娘山给我的感觉是: 人在景中游; 而这里则是: 景生人群中. 在五彩池耗费了不少时间, 我们曾尝试走到上下季节海去, 但最终由于路途遥远而放弃了. 乘班车回到了日诺朗瀑布, 这个景点的特点就是宽, 大约有300多米. 镜头是无法取全景的, 只好登上木质的观景台, 给它来了个标准相. 此时天色有点阴沉, 一看表才4点多, 于是放弃Bus, 沿着一条新铺设的栈道走回树正寨. 在此我要隆重介绍一下这条栈道: 为了步行游客的需要, 九寨沟在公路的对岸造了很长的栈道, 由于沿着海子, 因此每一条通到公路的岔道都相距很远, 估计要走一个多小时. 栈道是木头搭起来的, 为了防止雨天路滑在上面铺了一层红色的铁丝网, 远远望去象一条红地毯通向海子的那一头. 但这却苦了我们这些色狼, 你把三脚架支好, 等待最后的一抹阳光掠过湖面, 刚要按快门, 走来几个游客, 老远就把震动通过铁丝网传了过来. So每次我按快门前都要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一番. 弄得象是在做贼似的. 走在栈道上有另一份心情: 没有工作的压力, 没有生活的负担, 只有湖光山色相伴, 与LP漫步在此幽静的小道上, 极其暇逸. 天色黯淡下来了, 由于准备在沟里呆上两晚, 偶也不急着拍照, 只是踩点而已. 走了1个小时左右, 天开始下起了小雨. 小李他们穿起了一次性雨披. 糟糕, 一时懒惰我把雨披拉在房里了. 偶LP穿的是Ozark的冲锋衣, 防水又透气. 而我无此装备, 只得带上风衣的帽子, 闷头赶路, 把他们拉下了好大一截. 此时才发现栈道有多么的长, Kao, 而且没有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 曙光终于在前方出现, 在老虎海旁偶看到了一条通向公路的岔道. 赶忙冲了过去, 但公路上连个鬼影都看不到, 已经6点多了, 还有班车吗, 我不能确定. 四处找找也没有什么可以避雨的地方, 正在绝望之时, 峰回路转… 偶看到了两个小木屋, 原来是两个转经桶. Pause! 我再解释一下什么是转经桶: 藏民们有很多都不识字, 因此念经对他们来说是Mission Impossible, 但聪明的喇嘛(偶猜的)想出了绝妙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把经文写在旗子上也就是经幡, 插在高处随风飘动, 这就是风念经. 而另一种方式是把经文刻在转经桶上, 那些个老婆婆, 老公公只要围绕一排排转经桶走一圈, 把它们都转一下就表示念了一遍经文. 或是把经文刻在类似波浪鼓的小转经桶上, 不停地转, 不停地念. 偶看到的则又是转经桶的另一种形式, 象水车一样, 利用流水转动经桶, 这就是水念经. Continue…当我看到这小屋, 立即有一种家的感觉, 连忙钻了进去, 当然”屋子”小了点, 我只能在屋檐下避雨而已. 呵呵… 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 头上有片瓦都是幸福的. 突然, 远处传来马达的轰鸣声令我兴奋不已, 赶紧拦车, 等候LP和小李他们到来, 再一起回去. 匆忙之中, 没有给那两个转经桶留个念, 后一次路过的时候又忘了, 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 回到寨子里, 天色已经全黑了. 把湿透的外衣晾起来, 就到房东那里去吃饭了. 味道是一点都对不起付出去的那些RMB,但总比吃干粮好吧. 这时, 雨下得非常大. 他们说前两天还是晴空万里, 看来我们的运气变差了. Sigh… 10 月 25日 阴 早上6:30被手机闹醒, 睁开眼一看一片漆黑, 天还没亮呢. 靠, 接着睡. 一个小时后凭着坚强的意志力, 我终于起床了. 山里的太阳出来晚, 8点我们站在寨子门口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早的样子. 乘上Bus, 没开多少路经过犀牛海, 看到有许多大炮鸟枪架在那里, 赶紧下车. 此时看到一棵彤彤红的枫树, 哈, 比Liba晚来几天就是好, 听说他来的时候还是一片翠绿呢. 清晨的犀牛海真是漂亮, 宁静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 倒映出近处的树木, 远处的雪山, 令人进入一片空灵的世界. 在此摄影的人不少, 支起三脚架, 还有点圈地运动的味道. 我赶快占领一个有利地形, 抓紧时间谋杀菲林. 有个老兄费了半天劲爬到了旁边的山坡上, 看来那个角度不错, 本想步他的后尘, 可惜过半个多小时后我要走了, 他还没挪地儿. 听说他是要等雪山上的云雾散开, 我看今天他是下不来喽. xixi 摄影的时机稍纵即逝, 阵阵微风吹过, 湖面不再静如止水. 此时来了个日本旅游团, 一群老头老太拿着各家的顶级机, 1V, F5还有些拿着a9, 但他们都不用三脚架, 看来照相机只是他们的玩具而已. 耳畔听到他们叽叽咕咕, 真想一脚把他们踢到湖里去. 美丽的海子让我们陶醉, 我们以步代车, 沿犀牛海边拍边走, 其实和昨天傍晚看的是同一个景点, 只是在海子的两岸行走, 风景各不相同而已. 但这条路实在很长, 到日诺朗瀑布已经将近中午了, 我们决定到则查洼寨享用一顿午餐, 但早就对此期望不高, 网上早有评论. 餐厅类似大学食堂, 买餐票后随便挑菜, 口味没的说, 吃了你就知道. 小黄So Coll, 我们排队买菜的时候小黄她不在, 后来她绝对菜不够就去窗口拿了一盆, 之后才发现没付钱, hehe. 隆重推荐日诺朗的牦牛肉干, 40元一斤, 有各种口味, 可随意品尝, 有些还真不错, 但觉得价格太贵, 想到其他地方再看看. 后来寻寻觅觅都没有看到有类似的, 真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该出手时就出手. 逛完以后看看时候不早了, 开始我们的日则沟之旅. 网上评论这是九寨的精华, 我们对此期望很高. 驱车直到熊猫海, 看到一告示: 由于”英雄”剧组在箭竹海拍摄, 因此Bus只到熊猫海. Kao, 为了不虚此行, 我们决定步行到箭竹海. 在九寨走多了, 对身边的美景也就麻木了. 都是青山绿水, 碧波倒影, 虽然有种种典故, 但在我们眼里都是大同小异, 再次回到熊猫海已经是2点半了. 这时已经有工作人员开始做清场工作了, 这可能是由于现在的九寨沟规定不能住人, 而且类似我们的背包客又不太多. 于是我们以车代步, 来到了五花海. 先经过了孔雀河. Liba在此拍出了一张不错的PP, 偶怎么也得来一张吧. 但由于游客实在太多, 我们决定回头再来拍. 五花海不愧为”九寨沟一绝”, 湖水的颜色也不必再过于渲染, 单单说水下那错综复杂的树干, 让人眼花缭乱, 赞叹自然这鬼斧神工的一笔.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有点象某些影片中杂乱的管道, 呵呵. 更让我一见倾心的是对岸的一片白桦林, 曾多次在语文课本里读到过它, 印象里应该是黑白相间, 在北国的阳光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而此刻在我眼前的更象是一幅淡雅的油画. 这张照片是我这次四川之行最喜欢的之一. 在五花海还有些野生鸟类, 比如乌鸦和野鸭. 黑漆漆的乌鸦一向都不喜欢, 霉运的象征, 叫声也很难听. 野鸭还挺可爱, 偶偷偷靠近去Shot了几张, 虽然已经站在水里了, 还是不够近, 只能看个大概吧. 再次回到孔雀河, 这时游客几乎都走光了. 留下我们再那里狂按快门, 但可能由于光线的原因吧, 拍出来的片片自认为比不上Liba的. 在这里我要详细描述的是Gitzo绞架的优点, 可惜不是我那个. 我和小李用的都是Gitzo的产品, 但我贪图轻便, 选择的是G106, 而他看中的是高大威猛, 选择的估计是G1224, 而且脚架可以分三个角度撑开. 拍河流时适合用低角度, 虽然我的最低高度比他的要底, 但在这种情况下的优势显而易见. J 沿着栈道, 我们来到了珍珠滩, 此时天色已晚, 看不到什么水珠跳跃的景象, 盘算着时间, 觉得走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树正, 于是决定从公路搭车回去. 看看表已经5点多了, 一路向下走, 始终没有看到有Bus经过, 走到静海的时候快六点了. 这时前面传来阵阵爆炸声, 估计有人在炸山, 看到路上的碎石头, 我们很怕被乱石砸到. 身边驶过一辆辆拖拉机, 有些拉了不少石头, 有些坐满了民工. 终于, 我们鼓起勇气, 拦下了一辆空的拖拉机. 好心的司机答应让我们搭车到日诺朗Bus中心站. 这辆车刚装完水泥, 后面的护拦没有放下, 我们不想沾得浑身是泥, 但大包小包的又怎么上车呢. 还是小黄灵机一动, 想起老电影里, 公社社员都是蹬着轮胎上车的, 问题解决了. 站在拖拉机上, 感觉重心太高, 路又很颠簸, 只好蹲下来, 后面两人没有地方抓手, 只得拽住前面人的腰. 忘记戴手套, 冷风把我的手几乎冻僵了. 到了Bus中心站, 我们彻底失望了, 所有的人都下班了. 由于有了昨日的经验, 我们知道以现在的体力估计要走2小时才能到树正寨. 司机和我们不同路, 我们请求他带我们到树正, 但他觉得路太远, 而且有好长一段上坡, 不愿去. 我们死活不肯下车, 好说歹说, 并答应给他30元油钱. 这才终于应允了. 在拖拉机上蹲久了, 两腿发酸发麻, 只得不停得站起又蹲下. 历经了20多分钟的折磨, 树正的灯光显现在眼前, 一种幸福感油然而起. 在小旅馆的餐厅里吃着热腾腾的饭菜, 回味刚才的经历, 真有些后怕. 要不是那个好心的司机, 我们还在漆黑的山路上, 顶着寒风, 林中漫步呢. 小李忍不住拿起手机, 向他哥哥汇报情况. 老板在咱们身旁收拾, 小李一直说的是上海话, 当他形容中午日诺朗餐厅的饭菜时说了句: 猪食! Kao, 这两个词说的是普通话, 老板和他的一个伙计愣愣地看着他. 弄得我们都很不好意思, 过会儿老板来说下一顿给多弄些菜, 可惜我们告诉他明天会在沟外吃了. xixi 10月26日 阴 今天是我们在九寨沟的最后一天, 回想前两天的旅程, 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还有好多地方都没有走到呢. 一早我们乘Bus来到了镜海, 没有一丝的风, 湖面真的象一面平静的镜子. 但在犀牛海已经拍过类似的景色, 所有没有特别兴奋, 只是沿着湖边走了一遭, 在不同的角度留下了些纪念照. 接着, 我们搭Bus来到了老虎石, 可以看到五花海的全景. 与昨天相比, 这个角度更能全面地看到九寨沟的秋. 湖水呈现出淡蓝色,墨绿色, 勾勒出不同的形态. 湖边的树木五彩斑斓, 花团锦簇, 映射到湖面上更加名副其实---五花海. 为了节省时间, 我们再次搭车来到珍珠滩. 大片的溪水水急促地流过斜滩, 滩面凹凸不平, 溅起的水珠, 真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如果在阳光明媚的正午一定会更精彩. 沿着长长的栈道可以走到珍珠滩瀑布, 上下落差40余米,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时间已近午时, 我们直接乘车来到了离大门口最近的景点---盆景滩. 一大片树木长在河滩里, 这些景象在四姑娘山已经司空见惯, 因此稍作休息, 再次搭车到了芦苇海. 在此我在介绍一下九寨沟的交通: 在大门口买了车票之后, 在每个Bus站可以随时上车. 但每个站点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长, 好多景点都需要走很长的路, 然后再返回到Bus站, 实在有点浪费时间. 于是我们开始在半路上招手拦车, 由于我们根据旅游团的路线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经过我们身边的Bus都很空. 司机都好心地停下来载我们一程. 芦苇海让我们都市人眼前为之一亮, 如同一片金黄的稻田, 随风吹过沙沙作响, 而海子又象一条碧玉镶嵌的腰带, 蜿蜒曲折地贯穿其中. 岸边一抹红叶更演绎出强烈的色彩对比. 随后的双龙海, 卧龙海, 火花海, 老虎海, 树正群海各有特色. 最后我又走了一遍最喜欢的犀牛海栈道, 有些小景煞是可爱. 我看到有一根长长的木头漂浮在水面上, 一端长满了密密的杂草. 当我架起三脚架, 正在取景器里瞄来瞄去的时候, 吹来一阵微风, 在湖面上掀起一片涟漪. 我乘这片涟漪还没有完全覆盖取景器, 连忙按下了快门. 等我再次回来的时候, 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但一片片金黄的落叶占据了先前涟漪的位置, 我在相同的角度又拍了一张, 作为对比, 很有趣. 六点左右, 我们回到了树正寨, 背起行囊, 开始出沟. 此时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的雨披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呵呵. 在树正寨的Bus站, 我们拦到了最后一班车, 好幸运哦. 出了九寨沟的大门口, 寄出了明信片, 就算结束了这童话之旅. (同时我们定下了一辆小面的, 明天带我们去黄龙和松潘, 价格为300元.) 回到宾馆, 为了补偿这几天对胃的折磨, 我们决定好好地吃一顿. 在大街上寻寻觅觅, 始终没有找到中意的小饭店. 肚子饿了, 饥不择食, 随便挑了个小饭馆就闯了进去. 里面生意很清淡, 只有两个游客在那里小酌, 小黄随意问了一句: 菜好吃吗? 其中一人答道: 蛮好. Kao, 上海口音嘛, 一下子就亲近了许多. 再多聊几句, 才发现他们都是无忌的网友, 一个叫Lakie, 另一个的网名发音是”大力”, 真是无巧不成书, 呵呵. Lakie也去了四姑娘山, 不过和我们的路线略有不同, 他也是在路上碰到大力而结为游伴的. 都是同道中人话就自然多了起来, 从四姑娘山谈到九寨沟, 从Nikon谈到Canon, 从135谈到120, 从西藏谈到云南. 实在不够尽兴, 我们又把龙门阵摆到了宾馆的标房里, xixi. 大力的行程已经结束了, Lakie本来要去黄龙的, 但没有找到伴, 只好定了和大力一起返回成都的车票. 在我们的极力邀请下, Lakie决定第二天一早把车票给退了, 和我们同游黄龙. 一直聊到了十点多, 想到明天还有节目, 只好硬生生的把话憋到肚子了, 回房睡觉去了. 10月27日 阴, 小雪 早上又赖床了, 等到我们出发的时候已经近8点半了, 司机看到我们多了一个人也没多说什么. 车开到半路上, 我们看到又一处的风景比较特别, 赶忙叫他停车, 拍照. 等我们再次上车的时候, 发动机怎么也打不着火了. 这下可把我们急坏了, 在这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的地方, 咋办啊? 还好, Lakie也是个老司机, 在他的帮助下, 车终于发动起来了, 前后总共花了半个多小时. 经过这次, 我们不敢让司机再次半路停车了. 到黄龙的路上需要翻山越岭, 这辆老爷车功率实在太小, 爬坡的时候比牛车还慢. 但不满是无奈的, 只有坐在车上慢慢等待. 毫不容易到了黄龙, 此时已经12点半了. 由于海拔比较高, 气温降得挺低. 我们一人来了一碗牛肉面作为午餐, 1点正开始了漫长得爬坡运动. 黄龙的门票好贵哦, 要80元. 一走进去, 第一感觉象个公园, 都是很整齐的水泥台阶或是木头路. 黄龙的水虽然不少, 但天阴沉沉的, 没有很多的色彩, 最多的就是黄, 绿和天蓝. 到黄龙游玩其实就是爬好长好长的路, 看一个大水池, 然后再原路返回. 我们到达的时候, 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丽. 简直就是不到黄龙真后悔, 到了黄龙更后悔. 背着沉重的摄影包, 我们走得很慢. 回到山下得时候, 已经是5点多了. 司机对我们的速度极其不慢, 要加钱才肯拉我们去松潘. 费了好大的周折把价钱谈到了400元, 算了, 反正人多, 平摊下来和原先也差不多.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我们终于到了松潘. 小李他们去买车票, 而我找了个当地人问路, 由于在网上”快乐的小路”比较有名, 所以我就问了这个公司的名字. 那人径直把我领到了一个沿街的房间里, 定睛一看, 才发觉这是”顺江马队”. 本来就想找他们, 这下更好. 马队的经理告诉我第二天就有四个法国人要去雪宝顶, 我可以跟他们一路. 但费用已经涨到了每天80元, 这是由松潘的政府部门定的. 一切OK, 先付了两百押金. 出了门口才发现”快乐的小路”就在隔壁, 呵呵, 真是冤家路窄. 后来才知道, 顺江马队在八几年就成立了, 而”快乐的小路”则是从马队里分离出去自立门户的. 顺江的人员年纪都比较大, 更细心些, 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顺江的营地要比小路的好上许多, 先到先得嘛. 老外的LP上记载的就是顺江马队, 只是”快乐的小路”利用了Internet才变得在中国人中比较有名气. So好坏一看便知, 而且听说小路的员工有时还会私拆顺江的信件, 因此我们的合影都是直接寄到向导家里去的. 根据向导的推荐, 我们来到了景缘饭店, 这里也住了不少老外, 70元一晚. 条件并不怎样, 晚上三楼热水不够烫. 门口有一个卖烤羊肉的, 好像在网上也有人提起过. 我们要了个烤羊腿, 60元, 当时有人在旁边撬边, 没还成价. 烤羊肉5毛一串, 价格也算公道. 他还提供酥油茶, 估计不会很贵,没想到问价格. 味道不错, 我们每人要了2碗, 结果他说是10元一碗. Kao, 还价了半天, 5元一碗. 但心里有种被斩的感觉, 很不爽. 而且这个小贩很烦, 你每次路过他的摊子, 他都会大声叫你过去吃两串, 后来我都是敷衍了事. 在一个叫老三的藏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把制作精良的藏刀, 可以把小指粗细的铁丝砍出一道道口子, 最低价160. 有一点心动, 但想到以后会有机会去西藏, 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到饭店, 这已经是和小李他们相伴的最后一天了. 从明天开始, 就只剩下我和LP独自上路了. (有一点要提醒一下, 机票一定要提前几天定, 否则折扣就会少很多了. ) 10月28号 晴 (雪宝顶篇) 一早起来, 没有太阳, 感觉有点冷. 来到顺江的门口, 向导还没有到, 只有老板在那里看门. 于是先去吃了点早饭. 在这一路上气候都很干燥, 我和LP的手指都裂开了一道道口子, 趁着有空到附近的小店里买了些当地人用的油膏,有点类似蛤蜊油,是用塑料纸包着的,一两块钱吧. 正在小店里慢慢悠悠地剥着白煮蛋, 从门口拐进来一个小伙子, 问我们是不是跟顺江马队去雪宝顶的游客. 原来他错过了班车, 在大街上看到顺江的广告牌, 想去大草原.可是由于现在的季节不对, 老板推荐他跟我们一起去雪宝顶. 我看他只有带了一套换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 脚上蹬了一双单皮鞋,根本不是进山的装备.于是力劝他不要同行, 他说再考虑考虑. 那个小伙子姓帅, 最终还是被老板说服去雪宝顶了,不过替他借了藏袍和藏帽御寒. 不一会儿一听见大街上传来一阵响亮的马蹄声,我们的向导到了. 那四个法国人一家也到了, 丈夫Laurent, 妻子Laurence, 大女儿 Lier, 小儿子Peer. Laurent一看就是典型的欧洲人: 高个子, 也不胖, 眼睛深邃, 一脸络腮胡子, 很酷的样子. Laurence 有点感冒发烧, 她穿了件厚厚的羽绒服, 戴了顶雷锋帽, 躲在一副墨镜后面, 无法看清整个脸庞. Lier挺漂亮的, 象她爸爸, 个子高挑, 一头金发, 就是有点害羞, 不爱多说话. 后来照她妈妈的说法是有点忧郁. Peer是最活泼的, 戴个墨镜象个小酷哥. 他们的户外用品几乎都是迪卡农的, 看来这个品牌在法国很流行. 松潘的马比四姑娘山的较为高大, 而且在马背上托了不少我们的野营用品: 帐篷, 被子,锅碗瓢盆, 还有吃的面粉, 土豆和蔬菜等. 与其说是骑马还不如说是坐马, 因为臀部无法跟马鞍亲密接触, 坐在几大包行李上, 就象一个小沙发. 我们的背包也绑在了马的两侧, 强烈建议使用背包罩, 马儿在过河的时候会溅起水花一朵朵, 而且还有不少泥泞的山路等着我们经过. 我们一行共12人, 其中有五个向导: 老猪(姓啥忘了, 只是长得胖胖的, 体形比较象而已), 独角兽(很厉害哦, 能徒手拿烧得滚烫的铁锅和木炭), 老李(又名土行孙, 个子比较矮, 人也比较精), 八哥(名不副实, 不太说话), 老赵(挺老实的, 后来还通过他买了一把藏刀). 我还托顺江的老板替我买回成都的车票, 因为有两班车, 其中一班挺破的. 马队浩浩荡荡穿过大街出发了, 不一会儿就拐上了山路. 途中经过一个小山村, 清晨的阳光很随意洒落在房屋和树木上, 一派宁静祥和的气氛. 突然我眼前一亮, 看到一棵金灿灿的大树, 原来阳光照耀在黄叶上, 显得特别通透. 我赶紧拉紧马的缰绳, 套出相机取景. 咦, 怎么树在动啊? 噢, 对了是马在一步步向前挪, 赶紧叫向导把马儿拽住. 可是我夹在队伍的中间没法子后退, 只好将就地取了个景, 留下一丝丝遗憾. L 走了好一阵子, 来到了一座小山的顶上. 这里的视野非常开阔, 四周有雪山围绕, 不远处还有一个插着经幡的玛尼堆. 大家都下马放松一下, 但山上的风还是挺大的. 吹得经幡呼呼作响. 向导告诉我们今天的营地就在不远的山脚下, 他们要下去支帐篷做饭了. 我和我LP决定在这里多呆一会儿, 再徒步下去. 经幡在我的心目中是比较神圣的, 在出发之前也看了不少的画册. 我围绕着这个玛尼堆转了几圈, 最终选择几个角度按下快门. 冲出来后有一张特别喜欢. 风把我的脸有点吹麻了, 该拍的也都拍完了. 于是向山脚下走去, 路还是很泥泞的, 多亏了我们结实的登山鞋, 虽然重了点, 但很有安全感. 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的山路, 到达营地, 我已经开始冒汗了. 营地搭建在一条小溪的旁边, 几个帐篷把平地几乎都撑满了. 向导们已经开始烧水做饭了, 他们给我们喝一种大麦茶, 吃的是面片, 用的碗有点脏, 但一想到这是在野外也就习惯了. 生火的时候, 他们用了一个特殊的工具: 前半部分是一支铁管, 后半部分是用羊皮做的一个囊, 没有封口. 使用的时候把铁管伸到木柴的下面, 双手抓住皮囊开口端, 把空气输送过去,很快就燃起来了. 偶比较笨, 试了几次都不行, 偶LP倒是学得有板有眼. 下午没啥事, 就在营地四周转转, 只是怕累, 没有爬到旁边的山上去. 还和向导们一起唠磕,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晚饭吃的还是面片, 味道不错. 很快天就黑了, 没啥事干, 就早早钻进帐篷里睡觉了. 这个帐篷是帆布的, 用树枝撑起来. 树枝穿过了帐篷的顶, 旁边留有一点空隙. 我有点害怕晚上下雨, 水漏进来. 但向导们说没关系. 我们在睡袋上又盖了一件厚厚的藏袍, 应该不会冷了吧. 听着帐篷外劈劈叭叭的篝火声, 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Zzzz…. ■

原始链接:http://www.21964.com/zhongguo/200701/2272.html
转自:3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