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上)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上) |
2007-07-16 fengzhilv.cn |
主要成员:上海某外企的帅哥小池 北京某机关公务员吴大哥、川妹子朱大姐 我,来自沈阳 友情客串:扎 西、藏族导游 马老幺、藏民马队领队 麻辣火锅、稻城—亚丁网站川妹子领队,足迹踏遍四川山山水水。 9月2日早、阴,大巴从成都茶店子西门出发上成灌(都江堰市前身为灌县)高速公路,去九寨黄龙也要经过这一段路。车到都江堰时又看到了巨型雕塑“马踏飞燕”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都江堰到映秀之间正在修路,路况不好,倒霉的我坐在车尾被颠得死去活来。在映秀镇车左转驶向卧龙 (右转去九寨,此时即进入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界),卧龙有中国最著名的野生大熊猫繁殖基地,九十年代末朱鎔基总理来到这里视察后升级为自然保护区。在基地大门附近大巴停下来,透过车窗远远望去围墙内有几只可爱的小熊猫正趴在架子上休息,只是距离有些远看不太清,只恨自己为什么没带望远镜出来。车停了几分钟起动继续前行,十一点半我们在镇上吃饭,饭店对面有藏民卖山珍和中草药,我只认识天麻、佛手灵芝和红景天,后者泡水喝可以缓解高原反应。 快到巴朗山口了,扎西提醒我们千万不要睡觉,否则会很危险,为了让大家精神振奋,扎西和另一MM导游开始唱歌、讲笑话和做游戏。下午一点多车停在阴云密布的巴朗山口,此处是去四姑娘山必经的一个海拔最高的高山垭口,扎西再三告诫我们下车后一定要慢行。我看到一块高高的路牌,上写:“你已成功挑战海拔4523米山峰 巴朗山垭口。”此时此刻心里在不断欢呼:“4523,小CASE!”。拍照后返回,上车时走得急了点果然喘得厉害,唉,不服不行!坐在我边上的北京大学的MM头痛,恶心,根本下不了车,我给了她几片西洋参含片,后来她说原来还打算去西藏,这一出来才知道高原反应的厉害,从此打消了进藏的念头。此时车里有一些人也正捧着氧气罐吸氧。 下午两点多车到日隆镇后直奔四姑娘山的双桥沟驶去。双桥沟开发较早,路已修到头,全长二十多公里,全部要乘观光车游览,车票80元,联想起九寨沟的90元观光车票,不啻是拦路抢劫啊 (要知道从成都到九寨沟沟口400Km的长客才要100元) !对于我等酷爱徒步的骆驼一族来说,坐车游览可是显不出吾等超强耐力,不过还是入乡随俗吧。车开动后首先映入视线的是陡峭的山峰、悬崖和山脚下奔腾不息的急流,这里的水和岷江上游的一样都是淡淡的碧绿色或青绿色,很象一种Hawaii风格的鸡尾酒。此后视野逐渐开阔,路两边的树林多了起来,在林木稀疏处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峰起伏绵亘,山尖云雾飘游缭绕,这使我禁不住哼起了李娜的那首耳熟能详的《青藏高原》。 不久我们到达了第一个景点:人参果坪。这里是典型的草原风光,周围没有太高的山,马儿、绵羊在专心吃草,懒得抬头看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一条碧绿的小河蜿蜒伸向远方把草原一分为二,走过一座小木桥来到对岸,一白塔立于草地上,塔上经幡飘扬。一个穿着漂亮的红色藏袍藏族儿童在草地上溜达,当有人要抱着她照相时,旁边孩子的母亲大喊:“照相收费两元”,这句话一下子把我们从毫无杂念的精神世界拉回到原本的物质世界,看起来我们的心灵总是会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来回游荡。反过来想,保护区禁止伐木、退耕还林,取而代之的是旅游开发,藏民也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 坐车来到下一个景点:盆景滩,这里也是草甸,河面更加宽阔,河水流速不减。不过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盆景,倒是看见两只牦牛,我上下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着装,没有可激怒它们的颜色,于是慢慢走进拍照,它们也注视着我,我没有走得太近,怕它们会象西班牙斗牛一样冲过来。 观光车继续前行,途中随车导游说路两边都是沙棘林,这种高原的沙棘现在已被加工成速溶饮料,其每单位VC含量是猕猴桃的四倍。这时我们靠车窗的人突然看到路边有三个藏族小朋友很郑重的向我们的车鞠躬,而且是鞠九十度的躬,很令人感动,我在网上看到过藏区的教育部门要求希望小学的学生见到外来车辆都要敬礼,以表达对外界捐赠者的感谢,也是教他们从小学会感恩,想必这里一定也有希望小学。虽然天空阴云笼罩,还是有人首先望见了雪山,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透过右侧的车窗果然看到距离我们并不太远的身披皑皑白雪的鹰嘴岩和布达拉峰,只不过她不是四姑娘山,在双桥沟内是看不到四姑娘山的。车在牛棚子停下,这里的感觉与前两处不同,四面被高峰包围,山顶云雾遮蔽,一只健壮的棕色牦牛叉开四腿,昂首矗立在白色佛塔前,牛角上红色的飘带随风飘舞,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凸显出它的高大和威猛,塔后的三块巨石上刻着斗大的“六字真言”,在满眼绿色草甸的映衬下恍惚间令我疑惑:是天上还是人间?观光车喇叭声把我唤醒,跑回车里奔向下一个目标——玉兔峰。 随车导游介绍在玉兔峰可以看到冰川,而亚洲最东部最大的冰川在海螺沟内。山下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杉林。站在玉兔峰脚下仰视,果然看见山顶下方一大片灰白色的冰川,真是不虚此行。回头望去有一座尖尖的山峰——牛心山。这些山海拔高度都在五千米上下。山脚下有藏民卖纪念品,要价很高。 晚上六点我们回到日隆镇,我找到了镇上的小邮局准备明天去盖邮戳。六点半在四姑娘山国际饭店的餐厅吃饭,饭菜还算不错,米饭是用高压锅煮熟的,比九寨沟好百倍,在九寨黄龙一路上都是吃的夹生饭,那时特怀念家里的黑龙江五常大米,自从九寨回来后我腰上的赘肉都消失了J,去九寨还捎带着减肥,一举两得哦,虽然门票贵了点,值!进餐时我认识了来自北京的吴大哥和他的另一半川妹子朱大姐。还有从上海来的小池,他的女友正在西南交大读研。再有就是北京大学的小赵MM,也是我的辽宁老乡。我们五人一起约定明天徒步穿越长坪沟,一直走到四姑娘山脚下的木骡子,往返约二十多公里。吴大哥为人爽快,把从北京带来的二锅头拿出来让我们分享,小池和我都不能喝酒,只好婉言拒绝。这种酒酒精含量高,吴大哥用打火机把酒点燃给我们看。吃完饭小池和我在镇上闲逛,在住处附近见一家小饭店门口正在烤全羊,我们走过去和店员聊了起来,这是一只已被预订的三十多斤的羔羊,三百元。店员向我们推荐烤土鸡,四、五斤左右,八十元一只,虽然我很想吃,可我们都觉得太贵啦。高原早晚很冷,站在烤羊旁却感觉很温暖。晚上我把在半路上买的红苹果分给大家吃,又甜又脆味道很好,小池在镇上也买了几个苹果,我们尝了之后感觉难吃。同样是在高原上买的苹果,差距咋就这么大腻? 9月3日、晴,早晨七点钟我和小池从旅馆出来,吴哥和小赵的房门紧锁,看来他(她)们还没起床。我们在昨晚那家小饭店每人喝了碗羊杂汤,吃了张青稞面烙的饼,感觉汤一般般,饼味道还不错。然后又沿着公路在镇上溜达,在一柯达冲印店里我们买了四姑娘山的导游图,在店里我们看到一位日本摄影家拍摄的画册非常漂亮,这是一个著名的摄影师,在四川住了很多年,有时为了拍一座雪山,要等待几年时间来寻找时机。 听店员说我们运气非常好,象今天这种晴天在四姑娘山一百天里只能遇到三天,于是小池和我商量赶紧包车去猫鼻梁看四姑娘山全貌,店员帮我们联系了一辆微面,我们讲好价上车,这里距猫鼻梁有七、八公里,十分钟后,小车把我们拉到了猫鼻梁。 当我下车回过头时,一座山型尖锐、线条硬朗、极具美感和震撼力的雪山突然闯进了我们的视线,这——就是让我们户外fans魂牵梦萦的四姑娘山吗?如今我是如此幸运见到了你的真颜,而且深深的被你的气势所折服!此时所有的人都被深深的感动了,在我们之前到来的几个女孩还在不停的欢呼。我和小池在不同角度按着快门,唯恐失去这美好的时刻。四姑娘(又称幺姑娘、幺妹)海拔最高,然后向右依次为三姑娘、二姑娘和大姑娘。虽然我们不舍得离去,但有约在先还要结伴徒步,只好回到车里。司机告诉我们有的游客来了很多天等在这里却始终没能见到她的真面目。 四姑娘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处四川省小金县东部,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在她四周有6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她是当地人民敬奉的神女圣山,也是四川的第二高峰,有“蜀山之后”的美誉,因她的雄伟秀丽的风光可以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媲美,人们又称她是东方的阿尔卑斯山。早在1982年,四姑娘山就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十座登山山峰之一,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登山队(登山要在海子沟内的一号营地露营),1981年日本某大学的七人登山队首次登顶成功,此后陆续又有几支国外登山队登顶成功。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上著名的珍惜动物大熊猫大部分分布在北面、东面、南边的茫茫林海中。 雪山在藏传佛教里是神的化身,每年都有很多藏民来到雪山脚下转山,以求免受地狱之苦,死后灵魂可以升天。记得中日联合登山队第二次攀登梅里雪山时,当地藏民倾巢出动,在山脚下祈祷,愿登顶不成功,也许是神山显灵,同时也是在第一次山难阴影的笼罩下,第二次登顶又宣告失败,至此没有人再去攀登梅里雪山。我在吉林长白山也看到过虔诚的韩国人在天池边顶礼膜拜、痛哭流涕,对神山的崇拜之情令旁观者也为之感慨、动容。 喇嘛寺是残迹,只剩下三面围墙。我们五人的徒步穿越从喇嘛寺正式开始。首先走上了一段长3公里多的栈道,离栈道不远是马道,栈道两旁植被茂盛,这一高度应该是针阔混交林带。虽然吴哥和朱姐年龄比我们大,但身体素质很好。小赵MM就不行了,还没走多远就走不动了,我们大家帮小赵背起了行囊。过枯树滩后没有了栈道,前两天刚下过雨,地面泥泞不堪,泥深的地方有半尺多,我们只能沿着泥路边缘艰难前行。此时吴哥、我和小池商量,根据小赵MM的体力和路况,即使下午能走到木骡子,天黑之前也出不了沟,且在沟里手机没有信号,那样是很危险的,可是又不能把她一个人丢下,我们临时决定再走一段路然后雇马队骑马进山。正巧此时有几个藏民下山,问我们要不要骑马,领头的叫马老幺,我们和他谈好了价钱,150元从龙洞往返出沟,然后他们下山去取马,让我们在龙洞等候。距离龙洞还有一段路,五人继续徒步,我穿着一双沙滩凉鞋,脚上全是烂泥,鞋是来成都前在家乐福超市花30元买的,在这样残酷的路面上我对它的质量一点信心都没有,要是开胶我就傻眼了,此时后悔应该穿登山鞋出来为时晚矣。由于我们只顾低头看路,几乎忘记欣赏风景。在一条小河边停下,我洗了泥脚,抬头仰望,居然能看到幺妹峰峰顶,山顶上是蓝天白云,下面是森林、溪流,于是乎举起相机瞄准拍拍,后来回家整理照片发现,这几张的确很漂亮。 我们到达龙洞后吃午餐,所有食品的塑料包装袋都胀得鼓鼓的,我在拧开防晒霜瓶盖时,瓶里的防晒霜居然喷了出来,看来气压真是很低。此时老幺的马队还没上来,我们不愿在此多等,继续赶路。快到下干海子时,老幺的马队终于赶上来,五人骑上马浩浩荡荡,马夫在边上跟着,口中不停的吆喝。在前进过程中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树上挂着的松萝越来越多,这种植物只在空气纯净度大于99.9时才会生长,以前藏民用它来刷碗,现在发现它还有药用价值,我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看过一个节目,说云南的滇金丝猴也以它为食。 在婆缪山前一个驿站停下来休息,小池和小赵换上藏袍抱着藏民的孩子照相,那个孩子不停的流着鼻涕,脸蛋上印着高原红,我拿出一块巧克力给他吃,他毫不客气地接过去放到嘴里。据说拉萨街头的儿童主动围着游客要糖吃,有的攻略里告诫我们不要随便给藏区街头的孩子食品吃,他们已经被外来游客惯出了坏毛病。 十分钟后一行人踩镫上马,在马背上左右张望,两侧雪峰林立,极为壮观,而幺妹峰已被挡住。马夫难耐寂寞,唱起了李娜、腾格尔的西部歌谣,朱大姐也唱起了电影《刘三姐》里的山歌,在高原上听这些歌与在家里听感觉可完全不同,此刻心中已没有任何杂念,完全沉醉其中,这种感觉无法用文字表达,必须亲身去体验,我想《康定情歌》的作者一定要有跑马山的生活经历才会被激发出灵感,写出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不知骑了多长时间,后面的吴哥突然大喊:“快回头看,雪崩!”这两个字让我们有点毛骨悚然,果然在我们左后侧的五色山白雪皑皑的山顶上雪雾弥漫,这一趟真的没有白来!雪山、冰川和雪崩一个都不少。我真的佩服吴哥的眼力,虽然我在前面看不到他,但我猜想他的头和眼睛一定象雷达一样在来回转圈扫描。我的座骑是爱出风头的那种,总想在前面领走,如果后面哪匹马超越它,它会马上急不可耐的超近路追上人家,弄得我在马背上心惊胆战,万一它马失前蹄把我摔到泥里┄┄。 听老幺说马队是要排号进沟的,大概三天才能轮到一次,所以他们一旦进来不会只拉一趟就出沟,而是在半路截游人多拉几趟,但次数也不能太多,否则马匹受不了的。老幺把我们送到沟口附近,我们付了钱回到沟口。此时天下起雨来,如果是晴天我们还会去猫鼻梁看日落金山的,不过我已经很满足了。车路过那家柯达店停下,我去取地图册,店员告诉我今天邮局没开门,带着遗憾我回到了餐厅。 从猫鼻梁远眺四姑娘山全貌 双桥沟 长坪沟喇嘛寺遗址与幺妹峰 长坪沟远望幺妹峰 巴朗山垭口 烤全羊 长坪沟婆缪山 |
转自:http://www.fengzhilv.cn/bbs/showtopic-3326.aspx4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