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四姑娘山之行 |
[游记]我的四姑娘山之行 |
2007-07-16 live.com |
我的四姑娘山之行 四姑娘山,素有“蜀山之后”的美誉,主峰海拔6250米,是四川的第二高峰(第一高峰是“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去四姑娘山,最好的季节是7、8月,可观雪山、云海、花海、彩林。L姐姐前年7月去四姑娘山拍回来的照片,人坐在花海之中,手里持有一大把五彩缤纷的花儿,着实让我垂涎三尺。去四姑娘山的愿望我是有的,但并不强烈,主要是因为想去那里很容易,跟旅行社只需四天时间;感觉随时可以去,加上开发得比较早,并不是近年来我所向往并首选的原始生态旅游区。“五一”去四姑娘山,人比较多,计划不是很美。若是我身体好一些,这次会选夹金山的。……其实这次“五一”华哥哥去了贡嘎南坡穿越(三天),JD去了织金洞、黄果树、草海环线……都挺美的——他们回家电话特地“问候”我,真气得我牙痒痒。呵呵,其实每次出门前的计划都有N个,只有最后实行的才是真格的。说实在的,我的四姑娘山之行也不赖。哼哼,等我写完游记,看谁羡慕谁~~(其实,只要能有心情和时间出去玩玩,去哪里都是一样)。闲话聊过,转回正题。回顾咱四姑娘出行点滴,HOHO,来篇流水帐。 人物:路路、燕子、W、夏伊 时间:2006年5月2日至5月4日 路线:成都-四姑娘山双桥沟——(都江堰)成都 D1(5月2日):早晨6点茶店子客运站集合。鸣谢路路和燕子提前两天购票,到四姑娘山要坐"成都-小金"的车,五一去自己组队去四姑娘山玩的人多,原本6点半只有一班车,结果还加了(6点35分)一班车都坐满了。我们四个就是坐的“加班车”。那车车况不是很好,旧旧的。车上80%都是游客,瞧瞧带的大包(乖乖,大多数是60升以上那种包)不光挤压着过道空间,行李厢里也放满了,颇有驴的气度和架势。 一路风光熟捻,洋槐在预期之中盛放着,串串白葡萄般的花儿娇俏地悬挂在在山坡的林叶间,草地上还有间或的紫粉黄蓝小花招摇在晨风里。1号赶到成都,逛街采购东西,累得很。我闭上眼,瞌睡到了都江堰。 车子在映秀稍停加水,W正好神思多年前曾居住在映秀的青葱岁月。路路这时候露了一手,矫捷地翻上路边院墙,摘了几颗红樱桃……看得我和燕子目瞪口呆。用矿泉水洗洗,樱桃甜甜的。这时我才发现,映秀一带种了好多樱桃树,路旁红红一片,娇滴滴水盈盈的樱桃……怪馋人的。 翻巴朗山(海拔4467米)是令人憧憬的。都江堰出来,就遇到很多骑自行车意欲征服巴朗山的勇士。顶着风尘,在崎岖盘旋的山路上,前进前进。……伊很佩服他们,因为巴朗山从山脚到山顶,顺利的话,开汽车也要一个小时才能上去,何况是蹬自行车。那需要足够的体力、耐力和毅力。 巴朗山上每一处加水的地方,都有藏民在架起炭炉卖烧烤,味道很差又不卫生。一路上自驾游的人好多,每到一处好的地方,都能看见人们停车在雪地里戏乐拍照。 我在上山途中抓拍了一些照片,天湛蓝湛蓝的,云洁白洁白的,宁静的雪山,蜿蜒的盘山公路,画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 巴朗山垭口停车的时候,我下车逛了会儿。风很凉,雪白晃晃的。路口立的海拔标识牌是4235米。回到车上时,发现一个年轻的女游客高原反应发作,仰躺着不停急地急速大口喘气,她男朋友一直在旁边焦急地帮她顺气。看起来怪可怜的。直到下山后,她的气息才逐渐平缓。这两个人氧气瓶、高原药啥都没带,看样子也不清楚自己的体质状况,缺乏在高海拔地区旅行的经验,万一出点什么岔子,就怨天不灵怨地不应了。我和燕子握手相互鼓励,还好两个女生都表现不错,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为下次去更高海拔、条件更恶劣的地方,添了几丝信心。 下了巴朗山,车到“猫鼻梁”处司机停了一下,问是否有人要下车。车里没有人应声,于是司机没停。这时,我在窗外看见四姑娘山的全貌,那是四座峰顶雪白逶迤绵延的山峰,由大到小,分别是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和四姑娘。四姑娘海拔最高,相较起来峰顶也最瘦削、尖险。路路曾经登顶过大峰、二峰、三峰……,非一般“狠驴”。“猫鼻梁”没下车,我后来悔死了。谁知道进了四姑娘山区,就只有进山的猫鼻梁和海子沟口的锅庄坪两个地方才能看见“四姑娘”四座雪峰的全景呢?后来,因故这趟竟再没机会一堵芳颜。……有时候,缘分真是一瞬间的事情。错过了或许就是一辈子。 四姑娘山谷地中心位置有一座小镇,叫日隆镇。这里开发得较早,小镇上密密排列着大小旅馆、餐饮店以及旅游用品商店。同车的那帮驴们推嚷着先后在日隆镇下了车。游客就只剩我们四个,路路来过四姑娘山十多次了,有这个“活地图”在,感觉很安心。我们坐着这辆到小金的车在双桥沟景区大门直接下车,不仅比在日隆下车再过来节约了半个小时,还省下几十块包车费。 下车时,快下午三点。算算从成都出来,220公里的路我们就坐了近七个小时的车,盘山路是挺难走的。这次旅行的计划只是逛双桥沟,想来应该很轻松。不过,我们背的包可不轻。尤其是W的包,有40多斤重。双桥沟的门票是八十块一个人。四姑娘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邛崃山脉中西段,它由四姑娘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四部分组成,幅员面积480平方公里。路路说到四姑娘山玩除了登山,景点最美也是最集中的就数双桥沟了。别的无从考证,门票倒是可以对比。双桥沟门票八十块,其他两条沟的门票六十块。双桥沟的票面值是要贵点哈。但不妨再换个角度看,几条沟里双桥沟是开发得最多的。这条沟全程通观光车,公路就有30公里长;长坪沟,通一半的公路,还有一半没办法通车的可骑马;海子沟则全线不通车,只能步行或者骑马。这样看来,双桥沟门票贵二十块,倒是有充分理由的。 买了票进门。被两个工作人员拦住……他们“劝”我们去坐景区观光车,来回车票和门票一样,也是八十块一个人。路路走在前面告诉他们,我们不买车票,决定走进去。但他们一副死活不肯相信的表情,态度特不好,有个人威胁道:里面第一个景点就要走10公里才能到,你们到时候走不动了可不能坐别的车。一旦发现搭车,或者坐农家的车,罚款1-5倍哈。一路上都都有检查的。——这段语气,可谓气势汹汹。说实在的,弄得我们还没开始玩就有点郁闷,搭车与否你管得着么。就算你“好心”提醒,也不必口出恶语威胁吧。我们可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不张他们,背着包,我们抬头挺胸,在他们的注目礼“盯视”下,走进山沟。……一走才发现,原来一路上就我们四个走路的。哈哈,其他的游客都坐车呢。怪不得门口的那两家伙非要拦我们坐车。 徒步双桥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顺着公路走,脚下很平缓。只是包太重,我原本身体就没完全恢复,走了不久就感到疲惫。好在风景养眼,加上意志坚定,能够坚持走。燕子第一次徒步游,表现蛮好的。活动起来最轻松的就数路路了,不但配合我们走得老慢老慢,背着大包还能体力充沛高高跳跃,模仿打篮球的姿势……晕死我们了。看来平日的体能储备与锻炼,还是在“驴行”必备的素质条件啊。我平日光顾着工作,锻炼太少了。其实,我每次出门都有点逞强,仗着自己耐力好,想凭意志战胜环境……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我暗自决心加强锻炼,下次才有机会登顶大峰或者奥太娜。登顶一座雪峰,是我的梦想之一。……雪峰的诱惑,路路中毒比我深。他已经登顶过十多座雪峰,还想要登更多的。而我一直以来,只想要登一座罢了。 从下午三点走到五点半,才到人参果坪。中间路过阴阳谷、十里白杨林、五色山。 一路上,伙伴们休整的时候,我都在抓紧时间照相。小溪、瀑布、雪山、奇特的树……我为它们而着迷。溪涧安静的水清澈地倒映着蓝天白云,像跌碎的宝镜。途中有很多次,我一个人下到谷间水边……,倾听流水的声音、看那些被水洗得特别干净的石头。 人参果坪是我们选择的扎营地。它拥有一个很开阔的谷地草场,中间有溪水穿流而过,四周雪山环抱,是一个条件很好的天然露营地(我宿营过的很多地方都比这里差)。 人参果坪有藏民居住,开着家庭旅舍。因此,我们得以在藏民家里吃热的晚餐(省得自己生火,虽然我们背了气罐、不锈钢盆和足够的食物)。搭好帐篷,天已经快黑了。到藏民家里,感觉很温暖……他们的房子赶在五一前才装修过,虽然很简陋(是用订书机钉成的装修膛板),但至少有厕所。路路很热络地和女主人聊天。原来这户人家的男人叫“赵老么”,是个登山向导。很多著名的登山队,他们家都接待过。……这两天正有个登山队在登尖子峰呢,昨天上去了10个人,今天受不了的撤回来了5个人——脸上有着典型高原红的藏族青年妇女(赵老么的妻子)兴致勃勃地与我们摆谈着关于登山队的种种。据路路说四姑娘山的向导都是经过国家培训的,每个人交纳过几千块的培训费,比起其他山区的向导要正规很多。只是2004年发生过一起意外,长坪沟的向导卢三哥带北京的两人登骆驼峰时与其中一人一起遇难……。而当时,卢三哥有自救的机会,他放弃了。提起这件事情,大家唏嘘万分。据说,很多驴友都自发在网上捐款给卢三嫂。后来卢三嫂拒收了捐款,发表言论说,要是大家念想卢三哥,路过长坪沟,来家里住住。……登山是一件危险性很高的运动。万事具备,仍要三思后行啊。有时,雪崩和飓风是预见不了的。 晚餐灯光虽暗,但氛围暖融融的。年轻妇女的阿妈、阿爸、儿子都出来陪我们说话。吃的有肉、有蔬菜。口味一般,但感觉很幸福。 我是一个憋不住问题的人。拉着阿婆就问,这里为什么叫人参果坪,难道真的有人参果么?如果有,是结在树上呢?还是在土里。 阿婆笑着回答我,那是真的有的。就在这草地里长着,要九、十月份才成熟呢。我们拿它来熬稀饭吃。 那是一种药材么?好吃不?我一听有这玩意儿,眼睛都圆了。 阿公和阿婆都笑起来,连摆手说不是药材。只是一般的吃的,像你们那地方的花生。 那它长什么样子呢?在我好奇神思的当下,小弟弟(女主人的儿子)突然窜到我面前,摊开手心给我看:诺,这就是人参果! 哇……一屋子惊呼。他的母亲也惊道,你在哪里弄来的人参果。 小弟弟低声道:我去土里找的。 嘿,好家伙!那人参果的叶子、果儿果真奇特,长得像小葫芦。我当即拍了一张宝贵照片。……要知道这个季节弄到人参果可不容易。它们和其他的草混合长在一起,很难分辨的。 女主人趁我们吃饭吃得欢喜,开始推销他们家老么在雪山上挖回来的虫草。卖15块钱一根。并且拿出一个纸盒装的新鲜虫草给我们挑选。我们只是看看,并没有买。其实,虫草(全名:冬虫夏草)得来非常不容易。一年,也只有这个季节才能挖到。(我在上孟曾经买到过5块钱一根的新鲜虫草,买10还赠1呢。当然,上孟那个时候还没开发。这里15块似乎是通价。燕子机灵,翌日回家前买到了9块5一根的虫草,算很便宜了。) 双桥沟的藏民家吃饭也是通价(沟内沟外一样),素菜5块一个、荤菜10块一个。因为当地的蔬菜大部分需要靠外面运输进来,所以这个价格算是情有可原。女主人烤了很多土豆给我们吃,算是赠送的饭后“小点心”。路路可喜欢吃土豆了,欢喜。那土豆烤好之后,剥开灰色的外皮,露出嫩黄的里子,纯正原味,可口之极。 吃了点土豆,再兜了四个,灌两壶热水,我们就撤回帐篷,打算休息。吃饭前,我们已经在帐篷里加了所有厚衣服了。这种高海拔的山区,天一黑。好冷的。冷得谁也不想使用冰冷的水刷牙洗脸。 (二) 实践证明,在人参果坪扎营是一件享受之极的事情。 路路回忆说,以往五一节这里总是人满为患,需要抢先占好帐篷位置。可今年,若大的草坪上就只有我们四个人……真是爽啊。只有一群牦牛在远处的树林里陪着我们。 这条峡谷在雪山包围之中,最近的就是前方云雾缭绕的尖子峰(海拔5413米,名叫:婆缪峰)。暗蓝的暮色里还能看得清楚噢,她的峰顶像笔尖直插天际。记得黄昏时刚走近人参果评,夕阳照耀着尖子峰,金子般发亮……我追逐着阳光的脚步,想要在日落前贴近她,却怎么也赶不上。 |
转自:http://xdys.spaces.live.com/blog/cns!929D35BD9D1D9B43!4472.entry3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