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小桥流水人家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小桥流水人家 |
2007-07-16 |
前天的课上老师提到了藏区旅游,一下子我又回想起了四姑娘山一行,虽然已经过去了1个月了,但一些画面仍历历在幕。除了美景,还有藏区独有的人文文化。 我们驻扎的阿坝洲小金县,属于四大藏中的嘉绒藏区,(其他三藏分别是卫藏,安多藏,康巴藏)嘉绒藏是最早从原始放牧业中脱离出来的藏族,也最早接触农耕文明,很多方面也和汉族同化,但也不乏鲜明的藏族特色。藏区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无疑是藏传佛教了,红色的喇嘛,白色的佛塔,金色的经轮构成了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可惜这次出行,我并没看到真正的喇嘛寺,虽然长平沟里有处叫喇嘛寺的景点,但所谓的喇嘛寺早以在那个年代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有一片瓦砾。但佛塔和经轮仍随处可见, 古老的白塔或显破旧,但残破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沧桑的美,历经日月风霜的洗礼,依旧矗立着,静静守侯远处的洁白雪山,尤显厚重。 贯穿小金镇的溪水,源自那圣洁的雪山,纯净而又甘甜,溪水在水底土壤的矿物质的作用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相信曾去过九寨的人,都不会忘记那里宛如梦境的五彩池水。能做这水里的一条小鱼,倘漾其中,我也觉得幸福。 再说说人家,在旅游日渐兴起的景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无法避免的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原始生活状态遭到了一些改变,但仍不失纯朴。特别是那些山里的孩子,从他们看我们这些外来人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对于改变的殷切期望,对于走出大山的期望,对于自己人生的期望。回来我在想,我和山里的孩子们就像《围城》中写的一样,人生如围城,城里的人拼命想出去,城外的人却又想方设法要进来。 特别说说这个小女孩,早晨游览长平沟时,我们被他格外标准的普通话惊了一条,特意从她那买了两顶草帽,晚上逛着小金镇,喧闹的街道两边尽是揽客的商家,埋头走路的我,突然停了下来,面前出现一个热情的小女孩,向我介绍他们家的烧烤店,说实话当时才吃完饭,对烧烤欲望并不是太强烈,但我听到了早上那熟悉音调,是她!虽然换了一身行头,但不变的是她那令我都汗颜的普通话标准发音。我们再次照顾了她的生意,交谈中得知,他们是地道的嘉绒藏族,一家6人早上去景区门口买纪念品,夜晚回来经营烧烤店,可惜没来得及问她的汉语名字,她很勤快,和我们照完像,转身就又去忙碌了。从她格外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中,我依稀听到了从漆黑且破烂漏风的教室里传出的,几个孩子用小手拿着残破不堪的课本,认真反复的朗诵声。看到了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想想自己的童年,心中甚是感慨。但我坚信他们的童年是幸福的,虽然历经更多的艰辛,但过得充实,今后的人生无疑会更加平坦。从小就能学会了普通话和待客之道,今后的还有什么能难得住她呢? 在6.1儿童节之际,真诚祝愿她以及和她有相同经历的孩子们节日快乐!珍惜美好的童年,张大后必有所图。 评论 (1) | |
原始链接:http://wutisohu.blog.sohu.com/48675817.html |
转自:2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