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绿野 |
[游记]绿野 |
2007-07-16 lvye.info |
从日记本中把那几天经历的琐碎稍整理,也算交了作业。似日记非日记,大伙就将就看吧:) 喧哗的都市,每天在钢筋丛林中穿梭,虚伪笑对西装革履的人群,闪烁的荧屏成天在眼前不断的滚动,两个字‘郁闷’!间隙中,心灵深处那青山绿水如精灵般忽闪,日积月累,就象被施了魔法般让自己无法控制。背包搁在墙角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挤压着的睡袋似乎也在等待被解脱。没有更多的理由,如果一定要找,那就是远山的呼唤吧。很平静的与公司打了声招呼,简单的把所有东西装进我那75升的大包中,买了张车票就这样离开了中国最繁华的都市,离开了这个城市中最耀眼的区域。就象半年前来一样,没有增添更多的东西,除了一些书籍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外,就是这个伴随着我的背包。此行目的地是位于四川西部阿坝州的四姑娘山,在此之前,翻看了不少的相关资料,那里雄伟的雪山和秀美的山沟吸引了我。围绕着雪山和峡谷,我制定了一个相当自虐的计划,鉴于活动的艰巨性,我没有招募很多人,只叫上了远在北京的朋友小李,后来Redc加入。 25日深夜离开上海,近40个钟头后,于第三天中午到达了成都。由于每天只有早上两班车去四姑娘山,故先去订好车票(事实上不止),然后去极地户外店采购了未来几天需要的燃料(希望该店能给外地驴友提供更多的服务),找网吧上网,看到了同事的祝福,很感动。傍晚等到了从北京来的小李,当晚被其表哥盛情款待不表。 28日,买了10天后返京的车票,在西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干净旅店,经过谈判以100元拿下两间房。中午,大学时的一位学弟招待,让我和小李深深感受到了成都的吃,除了麻辣特色外,就是便宜,而且花样之丰富,让俺叹为观止。但考虑到未来几天的艰苦,为了保证肚子不出问题,只好忍,待成功返回时再开怀畅饮。下午,我俩采购些食品。傍晚,接北京来的Redc。 29日,5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后,背上昨晚已经打好的背包,哇,好沉,大约25公斤,在此后的几天中,我与小李一直是背着这样的“重担”。清晨的长途车站非常的嘈杂和混乱(差点上错车)。本6点半的车,一直拖到快7点才驶出车站。天气很好,心情也随着车轮的前进变的有点兴奋。一路经过都江堰、卧龙保护区。车开始在盘山公路而缓缓上行,海拔逐渐升高,远出的山峰顶上的白色由淡淡的一点,一团,一堆,最后变成了茫茫的一片。“牦牛”车上有人叫起。透过车窗,在半山腰的草甸上,数头牦牛在悠闲的觅食。蓝天、白雪,绿草、牦牛,不要多写,也能被陶醉。11:30左右,车到了海拔4450米的巴朗山口,车上很安静,不少人由于高山反应或长途旅途略显疲惫,或靠着窗口耷拉着头,或趴在座椅上打盹。而我两眼却一直盯着窗外,尽情享受着美景,除了头略有点胀外,精神异常的好。车在比较沉默中过了山口,也许是太静的缘故,司机无法忍受这样的气氛,居然放起了摇滚乐,强有力的节拍把我一直压抑的兴奋激发,随着音乐起伏、车盘旋下行,身体不由自主的摇摆起来。13:00点到达了长坪村,拿包下车。不少当地人围上问是否从深圳来,从成都,原来都是来接队的。突然有人对我说:你又来登峰了?我诧异,这是我第一次来,后来得知问我的人就是严刚,可能我满脸胡子让他认错人了:)。不久,事先联系好的何三姐来把我们接到她家(位于金峰村,仅靠着长坪村)。放下包,稍做休息,我们感觉状态都不错,决定出去走走。13:45分,出发去猫鼻梁(据说是看四姑娘山最好的地方),拒绝了许多揽客小巴,决定步行,主要为了适应。我们沿着盘山公路轻装上路,经过40分钟,心情由兴奋变得有点郁闷,不仅仅艳阳当头照,更是一路没有变化的地势和景色让我们的步伐慢而机械。沟对面的盘山公路给我们造成了错觉,原以为很近的路在走后才知道完全错了,大约16:00左右,才到达直通猫鼻梁的那段公路的弯口,继续上升半钟头后,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决定回撤(此时距其不远,哎!)。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广州的‘快捷方式’等人,攀谈中得知其计划与我的一样,相互交换联系方式。在此我想提一位藏族小姑娘,在返来路上遇到的,正背着两个是自己体积两倍多的大尼龙包,里面装着柴草。年纪大约15岁,身体弯成了弓形。当我们微笑看着她时,其也抱以友善的笑容回应,多么真实的笑容,我的心一震。我们一路攀谈起来,面对我们这样陌生人,在她的言语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坦然和平静,并没有由于身上的重担而‘停住脚步’!尽管与外界的接触与日俱增,但在她年幼的心中,山、草、牛就是她的全部。但我举起相机要给其拍照时,她腼腆的低下头,似乎不希望‘自己’离开这块土地。但我还是偷偷拍了侧面,对不起!19:00左右回到三姐中,不知为什么大家胃口出奇的好,四菜一汤被我们三吃个精光,席间学‘蓝天六必治’广告语笑曰:牙好,胃口好,吃饭倍香,放屁倍…..。在此后的时间里,这句话成为酒足饭饱时的口头禅,同时被小李‘剽窃’。饭后,Redc由于高山反应头痛早睡,我和小李与三姐介绍的向导和马夫谈好价格以及计划时间安排,把装备收拾好,也躺下了,这晚我睡的很香。 30日,早上吃过两个馒头,一个鸡蛋和大碗稀饭,8:00从三姐家出发,由于天气好,加上昨晚睡得也不错,心情较为愉快,暂时忘了几日来对登峰的担忧。9:10来到锅庄坪,标志是有一座白塔,锅庄坪是一个大草甸,可以看到四姑娘的全貌,此时天空碧蓝,远出并排的四位‘姑娘’顶着白色的帽子显得是那么圣洁,幺妹那被千年冰雪覆盖的晶莹帽顶被淡淡的云雾遮盖,忽隐忽现,更增添了一份妩媚和神秘。当地人每年正月都要在此祭祀四姑娘,跳叫‘锅庄’的舞蹈。沿着山脊缓慢上行,路上的石头堆上挂满了经幡。为了考验自己高山负重行走的能力,我从向导卸下Redc的背包背上。穿过一片较茂密的“青冈木”灌木林,大约11:10来到了打尖包,居然有两位当地人在此买起了烧烤,几片薄薄的肉串买1元。在其强有利的‘促销’下,想想能在海拔3500米以上还能吃上烤肉,也就欣然烤了10串,胃口太好了,一人就吃了四串,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告之,下山再吃20串。11:30左右到达了岔口,左行是上山小路,而靠右前方去大海子的路线。在此休息午餐。我也卸了包,保持体力继续上升。12:00,到达一号‘牛棚子’,然后是二号‘牛棚子’。过了牛棚子不久就是一段40度大草坡,此时Redc的高山反应变的严重起来,上升的较困难,脚步相对慢了,但让我称奇的是,在接下来的攀升中,Redc并没有过多休息(尽管我总叫她休息),基本能保持一定的频率不间断的走,我想这点对于有高山反应者说尤为重要。小李的状态不错,与马夫远远走在前面。殿后的我感觉不错,来了两个50米‘登顶’冲刺,结果是呼呼喘大气,几乎呼吸不过来,于是马上停止了这个危险的尝试。(在此提醒:无论状态多好,也要保持平稳的上升速率!!)上升是艰难的,但草甸上安逸的牦牛群,以及右侧远处连绵的雪峰和沟中的景色还是让我心情舒畅,抽空瞎拍了两张。15:10终于到达海拔4450米的BC营地。小李和马夫、向导早半钟头到,此时营地已经有两顶帐篷,一看原来是昨天遇到的‘快捷方式’们。该营地位于高山峡谷大碎石坡间的一块小平地上,背靠一个岩壁。下方是从营地左上方融雪流淌下来形成的溪流,此时基本覆盖了一层雪或冰。整块平地不大,碎石较多,估计勉强能扎下6顶帐篷。稍做休息,我和小李马上搭建帐篷,一个V25,一个225。此时,营地又来了四个人,是成都三个学生和他们的一位向导。让人佩服的是,在经过长时间攀升后,他们不但没有高山反应依然保持着充沛的体力,四处嬉闹,让我自叹不如,还是年轻呀!更让人惊讶的是,居然带的是单层帐(建议不要以此就认为单层帐就行,他们没事只能说运气好)。16:40开始埋锅造饭,先煮了锅热腾腾的西湖牛肉羹,我、小李、Redc以及马夫向导分喝小杯,然后煮面,我和小李的胃口特别好,分别吃了一大碗。Redc由于高山反应,没有多吃。鉴于明天的未知情况以及Redc在中午上升中的状态,我坦白地跟Redc说,明天如果其状态依然如此,我将不同意她登顶。我知道对于每个人来说,到了BC,如果不登顶,都是非常遗憾的,可我作为组织者必须把每个队员的安全放在第一,正如我做计划时所说的,决不为登顶而登顶。但让我欣慰的是,Redc非常理解,答应状态不好就不登,在吃了点面,喝完红景天和板蓝根后就先入帐休息了。19:00,我和小李也钻进了帐篷。躺在睡袋中,满脑子想着明天的登顶,天气怎么样?状态如何?反正有点乱,最后坚定如有任何不利因素就放弃,由于累的缘故,迷糊中就睡着了。 1日,早晨,感觉身侧有点凉,原来昨晚由于躺在羽绒睡袋中热,把睡袋拉开了。朦胧中,用手摸帐边,有点湿,醒。昨夜下了会小雨,加上清早的露水把内帐渗湿。深呼吸,没有任何高山反应,心喜。又躺了会,看手表5:35。按我计划7:00应该出发,翻身起来,‘哇’我叫起来,帐篷里‘满地鸭毛’原来是小李的睡袋掉绒,于是对着醒来的小李,情不自禁唱起‘雪绒花’!同时‘奚落’其的睡袋为脱毛鸭:)。6:00在相互笑骂中,我们钻出了帐篷,Redc的头痛也减弱了。当然天气也不错,一切让我们的心情格外的好。架炉烧饭,我冲了两包麦片,吃了几块‘达能’饼干,喝了包板蓝根。然后简单收拾后,开始了冲顶的最后准备,把可能裸露的部分摸上防晒霜,戴上雪套、墨镜。由于上垭口这段路基本没有雪,没有穿冰爪,但还是放在冲锋包里,以防上垭口后需要(但最终没有用)。7:20出发了,小李一路当先,我和Redc殿后,‘快捷方式’队也一起同行,而那三个学生在他们年轻的向导带领下已先我们出发。从营地到垭口这段路坡度较大,且为碎石为主,但由于没有积雪,减小了不少难度。在攀升30分钟后,队员之间的距离开始拉开。小李和向导一直保持较快的速度前进,深圳的两个小伙子也从后面赶上来,而我和Redc按照自己的频率紧跟着。大约9:00,我到达了海拔4800多米的垭口。前方就是本次登顶最危险的路段,是一块大约在45度的雪坡面,雪坡下方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如果发生滑坠,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前进路线就是沿着雪坡做横切上升,此时坡上的雪估计有20-30CM厚。雪下没有结冰,而且雪也不是很疏松,用冰镐挖个坑,然后踏下去除了略有下陷外,感觉还是比较实的。队行不变,小李和向导拿着冰镐在前开路,Redc居中,我殿后。就在我们出发几分钟,发现那三个学生也跟来,居然手套、帽子、墨镜等装备也没有,更可怕的是穿着普通的平底旅游鞋,我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心想上垭口也就算了,居然不知天高地厚还要上,也不知道哪来的脾气(可能是去年经历的那段不幸,使自己对一切变得更加敏感),大声的训斥,措辞严厉的要求他们下去,并提醒他们年轻的向导考虑后果。阿弥陀佛,总算没有跟来。之后一路小心翼翼,时刻保持较底的重心,两眼看着前方,半跪着前进。大约半钟头后,到达了一个百米宽的大平台,上面覆盖了积雪,视线豁然开朗。平台的上方就是大姑娘顶峰,上升路线虽然较陡,但由于基本没有雪,主要是碎石,线路很清晰。小李以及深圳三人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冲刺,而我用和Redc休息的间隔,用雪杖在积雪上写了‘绿野’两个大字。10:30,成功登了海拔5350米的峰顶,张开双臂,尽情拥抱着这位我梦中的‘姑娘’,感受她恬静的气息。美景在险峰,对面挺拔的幺妹也悄悄掀开面纱,睁开朦胧的睡眼圣洁中带点妩媚地笑看我们,好美!我知道永远触摸到你,但相信在梦飞的夜里我们一定能亲近……然后就是疯狂的谋杀胶卷。11:00开始下撤,到了垭口,心情才真正放松,改由小李殿后。登顶后的喜悦,加上一直没有走开的缘故。我就是一匹脱缰的马,一路小跑冲下,仅20多分钟回到了BC营地。当全部人员到达后,虽然每个人都比较疲惫,但成功喜悦之情却一览无遗。吃过午饭,收营。计划13:00下撤,结果磨蹭到快13:45才出发,天气骤然变化,刚还是晴空万里,瞬间乌云盖顶,刮起风,并下起了小雪。下到牛棚子子与深圳队分开,此后他们开始了另一段艰苦路程,穿越毕棚沟,并再次成功,非常羡慕和佩服。而我们由于种种原因,穿越计划夭折。在下山途中,收到朋友信息,在成都大雪塘有人登峰出事,心有余悸,在庆幸自己的同时,为出事的人祈祷。感谢许多远在其他地方驴友的关心,下山后,小李即通过身在北京的阿森在网上报平安。 此次登顶,小李显示了极好的适应性和体力,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如不‘阻止’,第二日可能就在二峰上:)。Redc,虽然实际交流的时间并不多,但其极强的毅力以及在患有高山反应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努力终登顶,让我佩服。而自己,深感内功修炼不够,在状态好的情况,个人意识明显膨胀,尽管没有过多表现出来,但人变得急躁。总之,为我们能成功登顶并安全下撤,感到骄傲。 当晚,了解了一些如要穿越毕棚沟必经难点?翻越垭口的情况,同时考虑自身我们的一些情况,决定放弃原穿越计划改为负重穿长坪沟。做出决定后和小李畅饮一瓶青稞酒后倒头酣睡,一夜无梦。 2日,由于计划的改变,使原本非常紧凑的安排变的宽松。大家都难得睡了个懒觉,睁开眼已是9点多。12:00,从三姐家出发20元包小面把我们和包运到喇嘛寺。12:35,背上大包从喇嘛寺出发开始了负重穿越长坪沟。途中遇到两位管理员见我们背大包,要收帐篷费,我们为了逃避,谎称是为了适应,今晚不住沟中,暂时逃过。但怎想,这二位老兄一路如影随行,并先行到达木骡子,等着收费,最终没有逃掉,郁闷!由于登顶成功,加上昨晚休息比较充分,大家都表现了较好的状态,特别是小李,虽然我总说他胖,但体力的确好,背着近22公斤的包就跟玩似的,一路领跑!一路经过枯树滩、两河口、干海子,越往里走,游人就越少。17:30到达木骡子,进入视线的是,在宽阔草甸上扎着数十顶五颜六色的帐篷,也难怪能到这里的一般都是背包族了。小李迅速找到了“履星家”们,而我有半年没有和绿野人见,心中也有种亲切感,Redc更是很快找到了故友。安营扎帐不表。当天晚餐是煮挂面,就着咸鸭蛋和榨菜,我居然吃了两大碗,真是高山暴食症严重患者。习惯野外饭后的热咖啡,这几天来第一次得以享受,躺在草甸上,看着四周环抱的山在暮色中显得是那么庄宁,一股淡淡的咖啡香飘入鼻中,真是‘意犹未尽’!晚上,小李和几位驴友烧起了篝火,围着火堆,大家互相畅谈,身心的温暖驱走了严寒。23:00点,入帐。躺在睡袋中无法入眠,感觉就象个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中尽情享受这份大自然所赋予的宁静和安逸,没有任何凡尘琐事的干扰,往日的各种欲望被抛在九宵之外。哒哒,下雨了,雨水打在帐篷上发出的响声,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清脆。雨似乎与我有不解之缘,当我喜或悲时,它总会不露声息的出现在我身边。仅一会,雨停了,下起了小雹,再后来就是雪,我就在气候的交替变化中,思绪不自觉的发散,看不到飘落的雪花,但那些曾经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如同四季变化后,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是否会涌起‘此情待追忆’的怅然呢?我会!一夜辗转。 3日,清晨,迷朦的我被几个估计也是一夜辗转未眠而早起驴友的嬉闹惊醒。探头出帐一看,四周白茫茫的一片。昨晚的雪改变了世界的色彩,又回到了银妆素裹的冬季。帐篷被约有8CM厚的雪埋着,帐顶的积雪也压得其略微弯了腰。起身,把帐顶的积雪拍落,然后拿起相机对着这个冰雪世界不断按下快门。不需要过高的摄影技术,只要有冲动,那就释放你的快门吧。这是我这个摄影菜鸟对自然美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不多会,起来的人多了,整个草甸也开始热闹起来,几个人打起了雪战,另外几个人居然堆起了两个雪人,更多的驴友是拿起长短不一的武器,疯狂的猎色。没想到在五月天,我们居然还能享受到冬天的乐趣。突然间,从沟的前方,慢悠悠的走来一头牦牛,时不时停下“得意而藐视”看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动物”,心中一定在说,‘这也值得高兴,俺老人家天天见’。随后又走出两头牦牛,沿着沟边慢踱,似乎我们的热闹与其无关。回到北京,当朋友看着照片中我的红帐篷,听我讲述这些时,无不提到:牛没有撞你的帐篷?是呀,红色,不是牛的攻击色吗?当我们通过影视看到西班牙斗牛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时,难道就注定了牛是与红色过不去吗?其实人与动物是可以和睦相处的,如果人们不可意去挑逗和残忍的伤害它们,动物就是人类的朋友。8:40,太阳出来,雪也随之迅速融化,于是开始收帐装包。在目送绿野的大队伍返回后。10:00,我们三人背上包继续向长坪沟深处进发,目的就是尽量往鸡冠石前进,这也是我原来穿越计划的一部分。过了木骡子,基本就是人迹罕踪的区域了。昨晚下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使本来不是很清晰的路线变的更难以分辨,所以推进的速度较慢。前进了一个多钟头后,天气突然转凉,且稀稀拉拉下了几滴雨,路线也变的难走。此时遇到了两支欲穿越未遂而下撤的队伍,被告之由于昨夜大雪,垭口已经积了有近人高的雪,无法穿越。也许是昨夜没睡好的缘故,自己状态不是很好,而Redc也显得有点疲惫,加上前面风景也没有更多特别之处(听说的),虽然小李依旧生猛,但我还是决定回撤。由于昨夜的积雪已经融化,本来不平的道路被众多的人和马匹踏过,变的非常的泥泞,此后近8个钟头回程,简直就是一场恶梦。身上的包感觉是越来越沉,如果不是想到三姐家中软炕在召唤着,我只怕一屁股墩就再也不想动了。通过想象温泉,美食嘉酿来转移我极具疲惫的意识,就这样坚持着一步步挪出了长坪沟,途中与‘自由灵魂’摄影队相遇,看到他们居然骑马进沟,简直嫉妒死了!19:20回到了三姐中。点起一支烟,整个人就瘫在板凳上。当晚仍下雪,而我因疲劳而睡的很香。 4日,由于我的计划基本完成,早上,Redc坐车先回成都,然后上峨嵋。我和小李显得格外悠闲。9点,太阳出来,更让人感到暖洋洋,把这几天的衣物洗后,就坐在三姐家的阳台上晒太阳,如不是有人来往真想仿效老外只穿条裤衩来个裸日光浴。三姐调皮的孩子却不让我安静的享受,老来给我找麻烦。我也童心大起,逗他玩,由于近日总给他巧克力吃所造成的条件反射,当我把手放在口袋中,他就盯着我的手,期盼的眼神让人忍俊不禁,在欺骗他两次后,最终拿出了巧克力给他,看到他的真实的笑容,我也很高兴,把兜里的几块都塞到他手中,总算让我刮了他鼻梁一下。人一旦松懈下来,就什么也不愿动。这不,小李居然有了睡午觉的冲动!也罢在他小眯了半钟头后,被我揪起去爬骆驼峰,一座据说基本可以看到双桥沟全貌的山峰。在问清路线后,两人背上相机,轻装上路,此时是13:30。按三姐的话,从她家出发沿双桥沟方向的公路行1公里左右,可看见右侧有条简易的盘山公路,沿公路上行,经过半山腰的一个小山寨后,再问当地人便可。也许是山里人的距离感与我们城市人不同,反正我两走了近一个钟头才看到盘山路。一路上,非常炎热,为了凉快点,我两都把冲锋裤的两侧拉练拉开,没想到为后来带来点小麻烦。光秃秃的山路,只有我俩象‘傻*’一样暴晒于太阳底下。约50分钟,到达了小山寨,麻烦来了,在沿山路旁半人高土坡上的一户人家中突然窜出一条狗,对我俩汪汪叫,不看还好,一看,其露出的尖牙闪闪发亮,不由得打一寒战。于是脚步变的慢和轻,小李紧跟后面一句话不说。尽管如此,这条狗好象并不想放过我们俩个陌生人,叫的更凶了,并沿着上方的土坎跟来,眼看不远,土坎就要于山路汇合,心也越绷越紧。此时,小李悄悄说,把裤链拉上,没想到他也感到了威胁,连忙把拉链拉上,同时把敞开的冲锋衣也拉上,登山杖紧紧握在手中,一副如临大敌的准备。汇合处越来越近,狗也愈叫的愈凶,心提到了嗓眼。就在一触即发之时,从屋旁出来一位小女孩对狗训斥了两声,好了,狗不叫了也不跟了,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下来了。逃过‘劫难’后,我俩的步伐变得轻松许多,40分钟后,登上了海拔大约4000米的骆驼峰,峰顶实际上是一个大草甸,又被称为“三锅庄”。从峰顶的确可以双桥沟的大部分,但由于距离太远根本无法看清沟内的美景。但由于该山峰位于三面环山的中间,顾视野非常开阔,也别又一番景象。从几天走过的地方比较,骆驼峰是一个拍摄远景的好地方。20分钟后,天气变阴,想着晒在三姐家的衣物,于是马上下山。没有从原路返回,而是直接下降,直奔山底的公路。约40分钟,我们到达了公路,此时天色越来越阴,决定拦车返回。由于之前,小李说过其腿白,于是我建议其把裤腿拉开,把腿伸向路中间拦车。哎,怎奈小李的白腿无法吸引小车中的达官贵人,妖艳美女,只好眼睁睁看着不少小车擦肩而过。最后只拦下了一辆小巴,在下雨之前赶回三姐家。当晚,与从长坪沟摄影归来的‘自由灵魂’队畅饮,饭后转移烤串店继续。 5日早,在大雾和飘着小雪中乘车离开四姑娘山,车在被冰雪覆盖的盘山公路艰难的行驶着,同样让人感到后怕。下午2:30到达成都,此后的两天在成都疯狂腐败,‘串串香’、‘麻辣火锅’让我们消耗了不少氟派酸和卫生纸。杜甫草堂,沾了大诗人的灵光,也能摇头晃脑憋出两句五言七律;武侯伺,让我感受历史上金戈铁马,指点江山的磅礴;川大酒馆,蜀都流光异彩的夜生活使我留恋;泡茶馆,看变脸、顶灯、口喷火,还有掏耳朵,体验了地道的成都文化风俗。一句话:可比爬山舒服多了。哈哈! 2002/5/16 14:11 |
转自: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order=DESC&topic_id=2638&forum=8&move=prev1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