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之第二天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之第二天 |
2007-07-16 live.com |
四姑娘山游记之第二天 (哎,如果在自己,由于自己的惰性,我完全就不想继续我的游记,可是,已经开了头,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往下写!) 第二天 昨晚将近11点钟才躺下,半夜又因为初到高原不适应睡得不沉,可为了看日出,我们凌晨3点过就起床了,连自己都想不到为了美景,我们竟可以如此牺牲。匆匆吃过早饭,跟着我们的向导和马队就踏上了两天的海子沟之行。由于我们没有打算过来徒步,所以什么装备都没有带,老板娘夫妇(向导就是老板娘的老公)为我们预备了御寒的衣服,帐篷,睡袋等野外露营所需的所有东西。和我们一块儿上路的还有另外一名单身游客和他的向导,总共六个人,四匹马。刚走没多久,我就觉得喘不上气,落在了最后,没想到这还只是开始,从此,我就成了这两天旅行的“尾巴”——常常走在最后一个人享受美景。所谓的日出,原来与我想象的太阳从云海上升起是不同的,向导口中的日出是指满天的红云和被阳光渲染成金色的群山,而且高山上也看不见日出。走着走着,我们就到了第一个景点,而此时太阳也升起来了。山里嘛,天亮得早,黑的也比平原晚些。由于山上刮的风都是从雪山上下来的,所以没走多久我的脸就不行了,一阵阵红辣辣的疼,只好拿围巾围在脸上,扮起了佐罗。不仅如此,遮阳伞,遮阳帽,防晒霜和披上又脱下,脱下又披上的披肩成了我们三个女生一路上除了欣赏风景以外又一项艰巨的任务。(女人,就是这样麻烦!)之所以选择海子沟,是因为我们三个对于长坪沟的原始森林和双桥沟的老年人旅游都不感兴趣,而对能见着蓝天白云绿树花朵欣奋不已。由于还是淡季,加之走的比较早,一路上就只有我们一行人,静极了。此时山上还是春天,满山遍野的花,其中以黄色的小花居多,偶尔能见白色和紫色的,红色的嘛,难得了。说也怪,平时我是很喜欢花的,来之前给自己说一定要采一大束做一个花环,可真见着了,却一点兴趣也没有了,所以说物以稀为贵嘛。随着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沿路的风景也在变化着,草甸,森林,瀑布,溪流......快接近目的地-花海子的时候,队伍分开了,我和那个来自北京的单身游客以及他的向导选择了走溪流的对岸,其他人继续走原路。没想到正是这个选择,让我再次体验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个道理:一路上我们趟溪水,过河滩,见识了贝母,看到了满滩的牦牛白骨和一只死掉的白鹭,也在风里雨里等可怜的马儿过来驼我们过河。(后来才知道我们这一路比他们好玩多了)下午4点钟左右,我们到了扎营的地方——大海子,原本打算在花海子,可是下雨了,路变得泥泞不好走,况且花海子离我们也就15分钟左右,明天再去也成。到此时我们已经在海拔3500-3800的山上走了近8个小时,连我们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毅力和耐力。也就是在大海子,我们碰见了这次旅行唯一的遗憾——舅爷。为什么叫舅爷呢?那是因为他是我们向导的舅爷,我们也就跟着叫舅爷了。为什么说是遗憾呢?那是因为我们拍了舅爷的房子,舅爷的牦牛,舅爷的狗和舅爷的猪,就是没有一张舅爷的照片!。向导告诫我们,在山上不要太早睡,怕半夜睡醒会觉得冷就睡不着了,于是吃过简单的晚饭,我们一行人围坐在昏暗的炉火旁聊起天来,而那个来自北京的中年叔叔改变想法提早下山去了。我们聊天的内容全围绕在信仰方面,中年叔叔]的向导已经不是第一次听福音,所以很快他就接受了——这变成了我们此次四姑娘山之行的一个意外收获。而我们的向导就像保罗一样和我们开始了论辩。他还真聪明,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却对真理较真,一人对我们四个人,口才不错!随着夜色渐晚,我们也累了,摸黑睡去了。 |
转自:http://gugu1022.spaces.live.com/blog/cns!FA4FD305A327C9C3!190.entry?_c=BlogPart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