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穿越日记 |
[游记]四姑娘山穿越日记 |
2007-08-08 live.com |
四姑娘山穿越日记 (从长坪沟到毕鹏沟) 9月30日郑州-成都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当你想干一件事情而未能如愿时,会令你梦回萦绕,寝食难安。四姑娘山穿越于我来说就是如此,自从去年在网上看到一篇北京一对夫妇在非典期间的那个五一穿越的游记后,就梦想自己也能和老公一起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穿越梦想。去年十一受朋友之约,自驾车去了延安和壶口,今年无论遇上什么难题,我一定要实现梦想,于是换睡袋,买雪套,购置各种食品,虽然中途青山和外挂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但即使剩下我们夫妇两人我们也决意要出行,我们两口终于在30日乘上了开往成都的列车。 10月1日成都-日隆 终于到了成都,已先行抵达的泡泡和三月如约前来迎接,他联系了台车,我们直接驱车前往日隆。一路顺利到了都江堰,突然前面警察在拦车,说是通往阿坝的路上出了事故,要求我们绕行,上下嘴皮一碰就把我们支出去700公里,让我们绕道绵阳,开玩笑去九寨沟当然可以绕行绵阳,可我们在映秀就得转弯。于是一番紧急咨询发现从二王庙前的旧路可以绕过车祸地点,于是掉转车头。此时已是中午时分,决定在都江堰午餐后再走,成都的朋友把我们带到一个江边的小餐馆,点了当地的名菜岷江细甲鱼,真正的野生鱼,肉质细腻,口感非常好,就是太贵,100多元一斤,一条鱼就要300多元,比著名的雅鱼还贵。旁边挑担的豆花味道也非常鲜美,而且便宜。 午餐后顺江上行,在一个路口处我们迷了路,一直上山走进了一个采石场,问路一个民工很热情的告诉我们路在下面,并给我们带路,在一个小岔路口他下了车,路异常难行。本田轿车的底盘很低,摩擦地面的声音让人心痛,于是我要求下车步行。两边山上长满了2米多高的芦苇,紫色的芦花很美丽,徒步的心情真好。可是路可能不对的念头总困扰着我,看到路边有人就停下问路,他们告诉我们前面上午蓄水后路已经被淹没,并指着下面的紫坪铺水库告诉我说,上午水面还在下面的闸门那里,而现在上面的闸门已经淹没一半了。得又走错路了,他们有耐心告诉我们退回大坝上游有个彩虹桥,那里可以过去。过了彩虹桥路分左右,我们选择了左边,但由于两次走错路,心中不安,再次找人问路,指着后面问能不能到上面的公路,那人先慢悠悠说了句:“去不得。”当时我们立时头就大了,难道又走错了。那人转身指着我们行进的方向慢慢说:“这边上去。”天呢,成都人的性格真是悠闲呀,连回答问题都这么认真,先回答后面不行,然后在告诉我们前面是对的,弄的我们虚惊一场,如果是河南人一定是手指正确方向只说两个字,“这边”。 回到公路上虽然依然堵车,但一直在缓慢前行。几乎没有车从左边超车前行,大家基本都很守规矩。但这种情况很快被一队重庆的自驾车队打破,他们争先恐后的超车,很快下行的车道就被他们堵死。真没有想到成都和重庆人性格差异如此只大,成都人总是慢悠悠的,而重庆人却那么性急。四川的警察还是很尽职的,很快警察就来疏通交通来了,旁边的重庆的司机一看就急了,来和我们商量,让我们向左打,让他向右并进右队。天呢,他可真聪明那样我们不就成了并行的了吗?于是我们严词拒绝。结果警察把他们违规的车辆全部集中路边,大概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至于还有没有更重的处罚没有就不知道了。 终于过了紫坪铺水库即将淹没区的烂路,在映秀镇前面我们上了去往日隆的公路。公路穿行在峡谷中,小溪在路边欢快的流淌,两岸青山耸立,心情顿时明朗起来。其他车辆和重庆的车队不时超过我们,而我们又不时在他们整队的时候再超过他们,倒也相安无事。过了卧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安全起见,我们车速一直不快。快到巴郎山口时,大雾弥漫,几乎看不到5米开外,我们再次放慢车速。性急的重庆的车队居然在这里超车,这让我们非常高兴,大雾天有人前面带路,上那里找这样的好事。陆续又有奥迪和三菱超了过去,他们超过去后终于发现大雾中的头车不是好当的,于是车速也降了下来。前面又出现了堵车,一看原来是刚超过去的奥迪,三菱超车时和一辆大卡车发生冲撞,三菱干脆上到崖壁上,真幸运如果他在路另一边可就不是崖壁,而是绝壁下的河谷了。车顺着盘山路向巴郎山口爬行,想看盘山公路的盛景是不可能了,因为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不过回首望去却发现更神奇的景致,串串车灯在盘山路上闪烁着,另人想起战争片中的夜行的运输队。因为功略上说十一期间垭口可能没雪,一直期待能有雪的我发现巴郎山口有雪的时候兴奋不已。 下山后终于进入了日隆镇,热闹程度出乎意料,而且晃晃悠悠多是身着冲锋衣,背着大包的驴。也难怪这里是驴子们的圣地嘛。找了了小餐馆吃着饭,老公开始和当地的老乡攀谈寻找向导和马匹,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自信,因此我们决定不负重,全部交给马匹和背夫。向导是藏族人,叫奔狼(音),在当地很有名,他自称不能称第一,但可以称第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确实不错。老公在我们回到酒店后,又和向导喝酒聊天,因为我不吃方便面,又去买了大饼,直到半夜12点才回来休息,这直接导致他后来一直高山反映剧烈,令我异常担心他是否能翻过垭口,直到过了垭口才算缓和下来。虽然没有大的反映但晚上还是睡的不很塌实。 10月2日日隆-木骡子 早上7点就出发到长坪沟入口的向导家去和前一天晚上偶然遇到并相约同行的4名江西驴子会合。带去的导游证在这里没有用,门票50外加每天12元共2天的景区保护费,才进得景区。 到了向导家把行李捆上马身,向导又带了2名背工是他的亲戚。远远看见马匹管理站,那里的马匹一大片,节日期间马匹的价格惊人,一天张口就要300-400,我们的经协商每天200,背工每天50,可是路过检查站时,因为2名背工是外来的,所以不允许背东西,只好自己先背着,哎真没想到这种地方居然也有地方保护注意。 过了喇嘛寺直到枯树滩一直有木制的栈道,非常湿滑。由于在峡谷里穿行,也看不到什么景观,只有溪流在旁边流淌,再加上游人如织,实在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走的人无精打彩。枯树滩虽然景色很美,但看到那成群结队等待拍照的人群,就没了兴趣。在这里向导告诉我们前面没有栈道了,有的只是烂泥堂,让我们换好事先买好的长筒胶鞋。 我们从栈道上准备下到路上,只听向导高喊不要从那里下,说时迟那时快,江西的一位男士一脚踏下就陷了下去,再一抬脚,脚就从靴子里出来,啪的踩进泥塘里,一下子就没到膝部。从此开始直到木骡子我们就开始了噩梦般的与烂泥塘的战斗历程。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滑的前行,一会体力就透支了。三月开始强烈要求骑马,而且还要求有人陪同,无人响应的情况下,泡泡只好舍我其谁的牺牲自己的一世英名,陪同三月骑马前行。由于体力透支,高山反映也开始趁虚而来,头很疼,老公表现的尤其充分,他开始对我说担心翻不过去垭口,要不然明天就折回日隆,然后到双桥沟游玩,改为腐败游,原本我一直担心三月会途中打退堂鼓,不料却是我老公。 中午休息过后景色开始变的开阔,可以看到雪山和冰川,游人也开始变的稀少。但是烂泥塘路依然难行,我也开始问自己难道自己就是为了在烂泥塘里挣扎来这里的吗?休息时往地上一躺真是不想起来,下午6点左右终于看到一个栅拦,上面挂了个木牌,上写木骡子,终于到了。可是还是没看到营地,精疲力尽地翻过栏杆,踉跄着走进一片高原草甸,眼前突然开阔。 环顾四周我顿时被眼前的美景惊的目瞪口呆,一片草地周围雪山环抱,前面婆缪山-四姑娘的外婆高高耸立,回首望四姑娘山的雪峰美的另人窒息。这时我只恨自己文学水平差,无法描述她的美丽,更恨自己的摄影水平差,无法留住她的秀丽,只好贪婪的一圈一圈的环顾四周,把那种震人心魄的美留在眼里,刻在心里。 晚饭时分,与烂泥塘搏斗一天已经斗志全无的我,坚决的找向导让他帮我们找2匹马,可是4人只找到2匹,只好我们2对各1匹轮流骑。吃完晚饭天已经完全黑了钻进帐篷不久开始就开始下雨,向导冒雨在帐外将我们没有收拾好的东西整理好递进帐篷,并且告诉我一个不幸的事实,我们忘记收好的大饼全部被马吃掉了,不吃方便面的我可就惨了。这时三月和泡泡的帐篷由于没有扎好,开始漏雨,虽然想让他们到我们帐篷里,可也实在不现实,因为3个人勉强挤下4个人绝对不行,只好拿出雨衣让向导把漏雨的地方苫一下,幸好后来雨变成雪才算情况好转。另人吃惊的是向导由于没有帐篷就在树下的篝火旁坐了一夜,早上才知道其他的穿越队伍也有帐篷湿透,没办法和我们向导一起烤火取暖的人。由于高海拔本身氧气稀薄,加上帐篷密封的太好,本想多睡会儿,可早上早早就被憋醒,迎来了新的一天。 10月3日木骡子-卡子沟 清晨一起床,三月和泡泡发生了一点小插曲,由于晚上帐篷漏雨和拉肚子,三月开始打退堂鼓,刚开始泡泡还在耐心劝说,后来就很沮丧的对我说:“大姐,你和领队自己走吧,我和三月退回去。’老公说:“不然大家都退回去。”我对老公:‘还是劝他们往前走,三月有走下来的实力,她只是觉得艰苦,不想走了,往前走虽然苦,但回去以后会留下美好回忆,如果他们回去一定会生气,而且如果我们也一起回去,泡泡他们觉得影响了大家,会更生气。这时三月也度过了那片刻的软弱决定往前走。前一天想退回的老公经过一夜休息,情况也有好转,再加上又租了2匹马,三月和老公骑马先行。 这一天主要是在两面雪山,中间是溪流的高山草甸上行走,风景优美,前后左右雪山环抱,草甸中间溪水缓缓流淌,河中还长着树木,河边常常看到红叶,草甸上到处开这紫色的野花,向导说如果春天来野花五颜六色非常美丽。在这种环境中漫步而行,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老公担心我走不动一定要我骑马,其实这时我真的是不愿骑马,因为徒步更能接近自然,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但我老公坚持要我骑,我只好上了马。马夫人还不错,我想照相他就停一下,悠闲的骑在马上,环顾四周,景随人移。没走多远三月就要拉肚子,于是停下休息。我担心老公有高原反应走的太辛苦,明天走不动,就强烈要求停下来等他,等他终于出现时,我说还是你骑马吧。事实证明他真的是走不动了,因为平日特别照顾我的老公此时一句没推辞,直接就骑上马。我悄悄告诉马夫,路上不要等我,不要停直接到卡子沟。 我和南昌的小优一路慢慢前行,我们俩的节奏很相象,不能长时间休息,一直慢慢走就不会觉得很疲劳,更何况这天一路美景,路也不难走。只是常常会走错路,误入沼泽中,好在这里的沼泽还不算太深,没有什么大的危险。 途中遇到很多从毕棚沟反穿的队伍,其中就有同车赴成都的老王等4人,他们还是自己负重穿越,这让我很佩服。他们告诉我们山上雪线以上雪很厚,走起来比较艰苦,而且路上雪踩实了非常滑。虽然有点担心,但想想人家负重都过来了,我们也一定能过去。 最失败的是我这天除了水壶什么也没拿,老公11点半骑马走后不久我就饿了,可什么吃的也没有,只好喝水,幸亏水里我放了奶茶和葡萄糖,至少还有一定的能量补充,下午快四点时终于到了卡子沟营地。 这里和木骡子一样也是雪山环抱的高山草甸,扎好帐篷,坐在帐前,拿出为火车上消磨时间的十字绣,享受着午后和煦的阳光,时而抬头望望对面的雪山,前面的溪流,时而悠闲的绣上几针,真不想到在这么艰苦的线路上可以享受如此惬意的午后时光。 我们帐篷后的山坡就是通往垭口的山坡,反穿的队伍直到天黑还没有下来完。 天黑了,满天繁星点点,我贪婪的望着那久违的灿烂星空和乳白色的银河,寻找着牛郎和织女,重温着那美好的传说,同时很庆幸这么好的星空,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翻越垭口一定没有问题。 可俗话说;山里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当我们熟睡时,就听见外面又下起大雨,后来就变成了大雪,打在帐篷上沙沙直响。心里就一直祈祷还能象前天一样,到了早上就天又晴朗起来。可是整整一夜雪就没停,到了早上听听沙沙声小了,以为雪停了,心中暗自高兴,看看外面已经7点了,天还很黑,从帐篷里敲击棚顶,只见雪滑落后,帐内亮堂了不少,可帐顶雪的沙沙声却变大了,真绝望,原来雪根本没停,只是上边太厚了。本想再睡会,可是密闭的帐篷内空气不足,实在太闷了,听着老公急促的呼吸,我就想我出去他一个人在里面,也许会好点,于是起身出了帐篷,伸个懒腰,新的一天又来了。 10月4日卡子沟-垭口-毕棚沟帐篷旅馆 早晨起床,雪还在不停的下,山上和营地一片银白,但天阴沉沉的很暗,向导还没有起来,只有同行的南昌的刘司机起来了,我很担心这样的天气是否还能翻越垭口,但退回去也同样艰难,因此只要向导说可以,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前行。8点左右向导起来了,我问他大雪中他还能认清路吗?他说可以,于是我们开始做翻越的准备。南昌小优她们的帐篷杆居然由于雪太重,给压弯了。 9点我们开始翻越,道路很滑,海拔上升的也很快,老公出现了明显的高山反映,主要表现心脏负担太大,呼吸困难,我开始担心是否能翻过去。而一直看起来很弱的三月却状态非常好,一路领先。老公走不了多远就需要坐下来休息,而我的节奏却是不能长时间停留,一直慢慢前进,由于担心老公只好陪着他走,陪着他停下休息,每次休息后重新出发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节奏,刚进入良好状态,老公就又要停下休息,我一会观察一下他的脸色,一会问他是否头晕恶心,还好其他症状不太明显。很快我和老公就和其他人拉开了很远的距离,海拔迅速上升到4000米以上,我还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觉得每一步都是爬坡,实在太辛苦了,每一步都那么艰难,三月和泡泡不时在前方的远处向我们喊话,为我们鼓劲。翻过第一个山坡,看到下面的平台上有很多人在准备翻越,以为我们也需要下去后再爬坡,当时就差点崩溃,后来一问才知道那是另外一条路,需要在第一平台扎营的才去那里,而我们直接顺着山腰转过去即可,终于安下了心。 大约在距离第一平台顶不远的地方,由于担心老公的身体和前进节奏被打乱,筋疲力尽的我终于在一瞬间崩溃,我觉得再也受不了了,也走不动,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哭着说“我走不动。”走在我前面的一个不认识的女孩,拿出一块巧克力说“吃点东西就好了”,看着显然也很吃力的她,我顿时觉得惭愧,很快那瞬间的软弱就过去了,看看不远的垭口,我知道我能过去,最多再有1个小时就能到达,再往后就是下坡,到达垭口就是胜利,我知道我不能再跟老公的节奏走,那样我真的有可能上不去,看看有好几个向导和马夫和老公在一起,又问一遍除了心脏负担大,其它没有什么感觉,慢一点应该没有问题,我开始不再休息一直朝前走,最后的那段路真的很辛苦,走几步喘几下再接着走,终于我顺利到达垭口。 垭口风很凉很冷,不一会我就被冻透了,大约15分钟后老公终于也到达了垭口,他的脸也不知是晒的还是供氧不足憋的,成了黑紫黑紫的很吓人,但想到再往后海拔就会一点点下降就放心了。在海拔4680的垭口拍了照片,我们开始下山,雪路被前面的人踩实,非常滑,干脆坐下滑了起来,想像一下在4000多米的地方滑滑梯的感觉吧,一个字爽。很快滑到一个大斜坡处,路顺着山腰绕行,另一边是大斜坡这样地方决不能再滑了,太危险,只好老老实实一步一滑的前进,一会就摔了无数跤。 这时发现老公超近道走进了乱石坡,那里看起来近,实际上没路,走起来非常费时间,又担心那里路况不熟出现危险,我只好一直在高处看着他,一会看不到了就喊几声,听到他的声音在接近,终于我们在平台处回合了,此时我们已经落在所有人的后面。 由于天色已经不早,非常担心天黑前下不了山,所以我们加快了速度,这时老公由于海拔的下降高山反应已经消失,很快我们超过了一个广东人,他上山时就非常困难,现在在一个向导的搀扶下艰难的下行。 平台下的山坡上长满了高山杜鹃,小路在杜鹃丛中时隐时现,真难以想象如果在4月份开花时这里该有多美。不过这时已经没有发感慨的心情,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在天黑前下山。山上到处是前队踩下的脚印,有的是路有的压根就不是路,反正紧跟向导不敢拉下,但最后终于还是被拉下了。这时我们追上了3男1女,是几名大学生,明显是那名女孩拖了后腿,因为她根本不敢在湿滑的坡道上下行,一步一挪,异常缓慢。 离山脚越近路越不明显,因为已经没有雪了,树也从杜鹃变成了高大的松树。路在山沟中的小溪两边穿来穿去,天也黑下来了,有几次我们都不得不停下辨别路的方向,这时后面传来问路呼喊声,我就高喊让他辨别方向,很快那个男骇就赶了上来,原来那4名大学生派了一名体力好的先行下山求援。前面出现一个岔道我们选择左手,但路在小溪边消失了,天一黑明显有迷路的危险,心里不由的一阵紧张,但这时前面传来人说话的声音,很近。我高喊我们迷路了,往哪边走,下面人高喊右边,我真是吓傻了都紧张的忘了刚才的岔道,回到岔道前行10几米,我们终于和大部队合流了,当日穿越的队伍都在这里集结,向导也在这里等我们,他告诉我们其他人已经前行去帐篷旅馆了。 过了一个水流湍急的独木桥,终于来到毕棚沟小道。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小道很难走,中间是石头,两边总是有水,我不时踩进泥水里,我的鞋已经完全湿透了,我能感觉自己的袜子和鞋之间水的感觉,不过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想赶快到帐篷旅馆倒头就睡。也不知走了多久,前面出现灯光和篝火,终于到了。可到了跟前却是几个驴友在等人,顿时感到已经泻了的劲很难再提起,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了机器人,半闭着眼睛前行。终于前面有灯光,还有人在喊,原来是向导来接我们了,十分钟后终于抵达了帐篷旅馆,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 大家都在木屋里吃东西,原本不想吃饭的我,看到热气腾腾的肉汤又来了胃口,吃了不少,但是吃着饭就开始打盹。老公只好先安顿我去大帐篷睡觉,因为大家都没劲自己扎帐篷了就都住在帐篷旅馆的大棚里,可以睡10几个人,迷迷糊糊很快睡着了,而老公却一直为我烤鞋和袜子,直到12点方才休息。 真是漫长而艰辛的一天。 10月5日毕棚沟帐篷旅馆-毕棚沟口-理县-成都 清晨再次被憋醒,感觉头疼欲裂,浑身困倦,难道是后高原反应吗?问问海拔这里是3800米,起床吃了2片去疼片,然后跑到木屋里找热水刷牙洗脸,这是3天来第一次刷牙洗脸,很快头就不疼了,感觉浑身无力的感觉也消失了。看来还是因为帐篷里空气不流通,人太多,造成供氧不足。泡泡也起来,他问木屋主人,那里就是垭口吗?主人说是的。我出了木屋一看,雪停了,天气虽然阴沉,但没有雾,远处的垭口清晰可见,匆匆跑回帐篷取来相机,拍了2张留作纪念。 早餐是面片汤,用腊肉和白菜当配料,很香,只是因为海拔高,面煮不熟。三月也来了,不知是因为她在山上用雪搽了脸还是晒的,她的脸晒伤的非常严重,肿的面目全非,鼻子直流黄水,在木屋她找到镜子一照,哇的一声就吓的大哭起来,要知道三月可是个爱美如命的人,虽然我们竭力安慰她,但毕竟要面对这种痛苦的是她自己,我们谁也代替不了她。小优也很惨,脸又红又肿,由于前一天没戴太阳镜,造成雪盲,两只眼睛红肿一直不停的流泪,她一直发愁怎么回家跟妈妈解释,因为她骗她妈说只去成都玩玩,如果她妈妈知道她跑到这里穿越一定会吓死,再也不放她出来,昨天和小优联系上说跟她妈说成都下大雪给晒的。这让我想起一次在电视看到一个喜爱探险的人,怕妈妈担心,出去时总骗妈妈是去出差,他的朋友说他妈妈的地理知识非常有意思,问她罗布泊在哪里?她说在密云。九寨沟在哪里?在通县。看来喜爱户外的人都会面临让亲人担心,撒些善良谎言的经历。 吃完饭,大家出发到沟口,这2个小时的行程很轻松,不时有游客从对面而来,看来我们快到终点了。但他们的问题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前面有什么呀?还有多远呀?说实话这里的景色变化不大,往前走也一样,如果他们觉得眼前的景色一般的话,再往前也是一样,作为一般游客来说还是九寨沟和黄龙更适合一些,而这里更适合驴友。路依然泥泞,而那些游客中的很多女士居然还穿着裙子和高跟鞋。 终于来到沟口,与向导合影,找车一阵忙碌后,终于乘上了赴成都的汽车,司机人很好,过理县时我们想吃苹果,司机停车说买苹果,一会他提来一大篮子,我们说多少钱?他说不要钱送我们吃的,临分手时他找了个袋子把苹果全装好,让我们带到火车上吃,一直到郑州时,我们终于将苹果吃完了。 再见了,四姑娘山,再见了,四川。虽然在翻越垭口的时候,发誓自己再也不要自虐了,今后改为腐败。但一回到家,我就又开始怀念那身在地狱眼在天堂的美好日子,看来我不会停下脚步,只要还能走。 全文完。 |
转自:http://630929.spaces.live.com/blog/cns!FF83A57AF59FA356!123.entry2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