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香 藏香是西藏民间不可缺少的,人们用它朝佛、驱邪,凡是举行宗教活动时都用它。市场上供应的品种繁多,其中有果乐聂阿香,它是藏医师们按照藏医书中记载的方法研制成功的,它主要采用价格昂贵的麝香、穿山甲、檀香、肉豆蔻、野丁香等药品,渗进草果、樟脑、沉香、芸香、黑香、白芸香、茯苓、冬青子等25种药品炮制成粉,调和为泥状,再加工成人们所用的藏香,用它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等疾病,据说还可以预防核武器的放射性毒素。 藏 族 风 俗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关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接手饮用,否则认为失礼。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达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兰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到2米,宽约0.2米,最好的是由兰、白、黄、绿、红组成的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藏历年是藏最族大的节日,为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 藏族的礼仪 献哈达、磕头、鞠躬、敬酒茶等。 藏族的食品 酥油、酥油茶、糌粑、青稞酒、奶品等。 藏 族 风 俗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关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接手饮用,否则认为失礼。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达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兰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到2米,宽约0.2米,最好的是由兰、白、黄、绿、红组成的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藏历年是藏最族大的节日,为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 藏族的礼仪 献哈达、磕头、鞠躬、敬酒茶等。 藏族的食品 酥油、酥油茶、糌粑、青稞酒、奶品等。 藏 族 的 名 字 汉族人是有姓氏的,如赵、钱、孙、李等百家姓尽人皆知。而藏族是无姓氏的,一般用四个作一个名,在母系社会时期,藏族人的名字取母亲名字中的一个字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如母亲的名字为“朗.莫莫”,儿子的名字便叫“莫赤”,如此等等。然而,有了阶级,有地位的人为使自己的家族世袭相传,便把家族的名作为自己的姓,这时就有姓了,如昆.公却杰布。这种以家族名为姓的称法,就象汉族中的陈氏世家、李氏世家一样。后来,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建立,分封有功之臣的领地和建地,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自己的名字前面,以显自己是有地位之家。如噶尔.东赞乙直.司如贡堆。一般平民没有姓,名字有四个字,也有不少人的名字只用二个字的,如尼玛,次作,达瓦等。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作自己的名字,如:达瓦-月亮,尼玛-太阳,白玛-莲花,梅朵-花,也有用小孩的出生的日子起名字的,如:朗刚-三十日,次松-初三,次捷-初八,次几-初一。还有用星期为小孩起名字的,如:米玛-星期二,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巴桑-星期五,边巴-星期六。因此,藏族的名字相同的很多,为了区别,一种是在名字前面加“大”、“中”、“小”,一种是把不同地方的人用地名加在名字前面,一种是用人的生理特征放在名字前加以区别,还有一种是用职业加以区别。 如 何 应 付 山 中 的 突 发 事 件 登山期间,会碰到一些不期而遇的突发事件,由于风雪剥蚀而造成的泥石滚落,因山洪爆发而引起的山体滑坡等,因此,登山者要随时保持警惕,切不可粗心大意而后悔莫及。 1. 在山中行走最怕落石。即使是小石块经过加速落下,也可能使人致命。简易的注意方法是,边走边注意滚石,如果有新石块的地方,大概曾发生落石,应提高警惕,此外,同伴中不要乱开玩笑,抛滚石块,这是相当危险的。 2. 不要低估高山地带的气候。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会使你头脑不清判事不明,也可以使你迈不开双腿,如果你感到胸闷和头冷,不要进入荒野和爬山。 3. 登上颠峰,极目远眺美景时,有人往往会突然晕倒,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登山时全身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如果猛然停下,重力的作用会使血液下肢扩张,造成头部和心部的血液骤然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