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跳峡的核桃 |
[游记]虎跳峡的核桃 |
2007-07-16 lijiangdiy.com |
虎跳峡的核桃 (远眺村庄) (老人的家) (打开柜子) (生产资料) (虎跳石) (老人儿子(右边桌子打牌者)) 虎跳峡的核桃 21年前,在振兴中华的口号振奋下,四川青年尧茂书因为获悉有美国人要首漂中国的长江,他就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率先一人单漂长江了,不幸的是85年的6月在金沙江虎跳峡附近翻船身亡。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倒下去,千万个尧茂书就站出来了。86年中国成立了自己的长江漂流队,开始漂流长江。由于准备充分,当时用封闭的船外扎许多轮胎终于通过了险流湍急的虎跳峡。当这些英雄凯旋回来的时候,就是全国青年人的偶像,到处作报告,当他们一排坐在大学礼堂的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说着,台下无数掌声中也有我的一双手。演讲结束我就象今天所谓的“粉丝”一样上去请他们一一签名,这份签名还保留在我们父母家的书柜里呢,也是我唯一的一份“明星”签字。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虎跳峡究竟在哪里,只知道它是长江中的一块大石头,老虎一跃就可以跳过去了。 直到17年后的一个冬季,已经缺少当年签字时的激情,带着理性和思考的我走了去虎跳峡的路。 初识虎跳峡 金沙江从石鼓突然急转北流约40公里后,在中甸县桥头镇闯进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穿山削岩,劈出了一个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险的大峡谷——虎跳峡。江水在约30公里长的峡谷中,跌落了213米,江面最窄仅30米,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上虎跳距虎跳峡镇9公里,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二十米,江心右一个13米高的大石—一虎跳石,巨石犹如孤峰突起,屹然独尊,江流与巨石相互搏击,山轰谷鸣,气势非凡。当年英雄献身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外著名的旅游景点。也许再也没有人会记得那些漂流勇士了,留下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那气势和湍急的江水击拍在巨石上的激起上午惊涛骇浪了。 我去虎跳峡是为了到德钦而路过的。中午到214国道过虎跳峡镇后,在金沙江边上一个叫松坪子附近的地方,路边有一个饭店,我就招呼和师傅停车吃饭。点了只乌鸡和江鱼,偌大的饭店只有我们几个。冬天不是旅游季节游客就不多,当地人吃饭前会送上一盘葵花子,我们一边磕着瓜子,一边与店里穿着纳西服装的服务员聊天,她告诉我家就在路对面的山坡间,村上人不多。我提出自己想去村子转一圈,姑娘说:“你你沿着山坡往前走,沿田埂过了农田再爬坡就到了。” 误闯纳西农户家 吃过饭,我让和师傅休息一下,自己带着相机就往村子里赶。 走了20分钟的田间路,就到了村口。村子是在一个山坡上,路是泥土铺的,房子却是典型的纳西人的院子。我看见一户人家的门门开着,就径直走了进去,担心突然有狗窜出,所以有点贼头狗脑的样子。院子的门是朝东开的,进门就是一个院子,主房是一楼半的样子纳西楼房,坐南朝北,东西两边是一层的辅房。院子很大,地上晒着一些南瓜。 我大声喊道“有人吗?”一个老太从西边的房间走出来,带着帽子背着纳西人的披星戴月披,眼光很惊奇地望着我。我友善地笑了笑,说自己是来村里走走的,从外地来的。她居然能听懂我的话,热情地回答说:“进来坐坐吧!”她的老伴从后门也进来了,进屋拿烟给我抽,我谢了他们。与他们愉快地聊了起来,老人告诉我他有一个儿子,开发旅游后在虎跳峡为游客拉三轮车。自己和孩子住在一起,令我奇怪的是纳西人夫妻都要分房睡的,老人说当地人结婚后就都要分房睡的,这个回答让我晕了头。男主人带我一一参观他们的房间,他自己住在朝东的辅房,老伴在主房,儿子媳妇每人一间房,孩子与妈妈睡。我一看还果然真是五口人四个床,儿子房间里只有一台25寸的电视机值钱,而接受信号的卫星天线是政府提供的。 老人带我到了西边的厢房,那里是厨房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对老人的问话,楞象个中央首长一样的,我问他们平时吃什么?粮食够不够?病了有没有医疗?说着要他打开锅盖和碗橱,看见锅里还有吃剩的馒头,橱里有一碗土豆,老人告诉我这就是他们的主食。离开厨房间他又带我到后院,看见有一匹白马,那是他们家除房子外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了。老人告诉我现在身体不好,经常要吃药。看着他们的热情,我很是感动,一种同情油然而生。我发现包在车上,身上有一张百元的钞票,我随手掏了出来给了他,说:“有机会上镇上买点药吧!”老人楞了一下,激动地谢绝我,我再三请他收下,他就不推辞了。老太就叫我跟她进屋,她打开床边的一个方型的木柜子,蹲下身子,用双手伸进箱子,慢慢地捧出一堆核桃,往我的衣袋里塞,一直到我上下四个口袋全部装满才罢休,说那是自己院子里那个棵树结的。我装着满满的核桃,两手不停地轮番捂着口袋生怕核桃掉出来,脖子上挂着相机,艰难地原路返回了。 这样的场景和感动会让我终身难忘。我公司的同时问我你经常一台车去走那些古村落怕不怕坏人?我半开玩笑地说:“坏人都跑到城里来了,乡下剩下的全是好人!” 回味虎跳峡核桃 回到饭馆,我请和师傅带我进虎跳峡,我想再去见见老人的儿子。进上跳峡的路已经在岩石边挖了一条,要去看那块石头要么自己步行,要么乘三轮车。我叫了一辆乘上了,习惯性地与师傅聊天并打听在村上见到老人儿子的信息,我把相机里的老人照片给他看。他一看就说他儿子就在他一个车队,正好在里面休息。我就让他拉我去见他。由于是旅游的淡季,车夫都在休息,老人的孩子也在打麻将(照片中右边桌上的),当拉我的车夫告诉他有人找他时,他很是诧异,目光呆呆地看着我,当我告诉他去他家的情况,他有点不相信,我拿出照片和核桃,他露出腼腆的笑。边上人也都围着数码相机看照片了。 一次虎跳峡之旅的,到今天,除了对那块石头和山边上打炮人在做虎跳峡水电站基础勘探留下一点印象外,没有比老人给我的核桃更深刻了。 后来经常看媒体报道虎跳峡要建水库的消息,我总是为老人的孩子担心,没有多少文化的他好不容易因为开发旅游有了一个靠力气吃饭的拉车夫活,水电站建成了他或许要下岗回家,也许还得吃馒头、土豆就咸菜。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如果有足够快的速度人可以看到他的未来和过去。那只是理论,实际还很难达到。而旅游有时候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个目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我们享受着现代的物质财富,受着良好的教育,其实,我们自己的先辈一定也是生活在农村也是从那里开始艰难地走向城市,今天面对身边所谓的外来人,何不去想想自己先辈也有过的那段艰辛和象纳西老太那样的淳朴? 我把核桃带回家,也给家人讲述了路中的见闻,我留了两颗核桃作为纪念品放在自己的陈列柜里。其余的就饱了口福了。 现在想起老人来很是惦记,不知道他们身体如何,也有点后悔没有记他们的姓名和地 |
转自:http://bbs.lijiangdiy.com/thread-35758-1-4.html2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