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游记:四姑娘山之一跋涉海子沟—. |
[游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游记:四姑娘山之一跋涉海子沟—. |
2007-11-19 17u.com |
来不及洗去一身的疲惫,在成都的家里草草睡了一觉,从海螺沟回来的第二天,我和驴子又踏上了新的旅程。这次的目的地,是四姑娘山。 同甘孜州相比,阿坝州的公路就差了许多,因为这只是省道,而去甘孜的那段是川藏线,是318国道。比起川藏线上二郎山区的风景如画和沿途浓郁的藏族风情,这条路的前半段也显得有些平淡无奇。正当我乏味得打算埋头补觉的时候,前排的驴子一脸兴奋地回过头,指着窗外。不知不觉间,路旁的小溪仍是清澈见底,溪水却渐渐绿了起来,越往前行,绿色越是浓郁。潺潺流动的一股翠绿,撞在乱石上飞溅开来时,乱琼碎玉一般,很是漂亮。 下午开始翻巴朗山。太阳藏在云层后,车窗外的世界显得有些阴郁,一座座大山便矗立在天地之间,呈现出一种刚毅的铁青色。我们的车在狭窄而崎岖的盘山公路上回旋着,不时因为两车错头而让到公路的最边缘,而路的下面不是陡坡,便是悬崖。每到这个时候,车里便会特别安静,大家连大气也不敢出,唯恐惊动了哪块山石,把我们扔下山去。 翻过山,到山脚下的日隆镇下车,这里便是四姑娘山旅游的大本营了,海子沟和长坪沟的沟口都在这个小镇上。找个小旅馆住下,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不敢耽搁,带上一天必需的干粮和水,我们出发了。今天的目标是海子沟。来之前做过功课,海子沟的平均海拔3800米,而且多陡坡,路况很糟糕,一般人上去都是骑马,很少有游客徒步。偏偏我是个徒步主义者,我们俩又都是拗性子,今天还非徒步不可了。 沟口聚集着大群的马夫在招揽生意,他们的马则温顺地站在一旁。我们俩背着大背包,雄纠纠气昂昂地从马夫们中间穿过,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有些马夫开始不怀好意地冲着我们怪笑,不过我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年轻力壮,平时又经常锻炼,不就爬个山么,怕什么…… 走出两三百米,渐渐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双腿像灌了铅一样很是沉重,稍微走快一些便气喘如牛。这道陡坡呈“之”字形蜿蜒上去,不知道前方还有多远才能变平缓。为了节省体力保持后劲,我们有意地放慢了速度,一步一挨地往前移动双腿,虽然慢,但别无选择。不断地有马队从我们身边经过,多是骑马上山的游客。每个游客的马旁边都跟着一个马夫,有年轻小伙,更多的是妇女和小孩。看着那些半大的山里孩子轻松地牵着马走在山路上的惬意,我和驴子只有咬牙切齿羡慕的份。 走近“之”字的又一个转弯点,无意中抬头远眺,蓦然发现对面的大山背后,露出一个白色的山尖尖。在这个季节峰顶还能积雪,一定是四姑娘之一了,只是不知道是哪位姑娘。此刻的小姑娘藏在山背后,羞答答地探出头来看人一眼,虽无“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矜持,却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番韵味了。 继续向上。上坡的路显得无比漫长,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来到了一个平台。从地图上看,离沟口3公里有个地方叫锅庄坪,我们满以为这是到锅庄坪了,仔细看路标,原来还不是,只是到斋戒坪而已。很多人说斋戒坪才是海子沟真正的起点,走了那么久那么辛苦,只是到了起点啊…… 这是海子沟路上第一个休憩点,很多游人选择了在此下马休整和拍照。斋戒坪上立着一座白色佛塔,有些游客就地拣一块石头,绕着佛塔转三圈,然后把石头放在佛塔的平台上。从没听说转经还有这样的规矩,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 稍做休息,我们继续上路。前路相对来说平了一些,坦则未必。这条路是沿着山脊走的,虽没上坡时的陡,却是坑坑洼洼,按追求轻松惬意的旅游习惯,确实是不适合徒步的。我们俩的身影夹杂在马队中,多少显得有些孤单。前行不多远,迎面走来两个外国游人,50岁上下,看情形是一对夫妇。他们的背包上绑了帐篷,应该是前晚从山里露营出来的。印象中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总比国人更善于和乐于挑战体能。文化使然?不管怎么说,这对外国夫妇赢得了我的尊重。 也许是被脚下的乱石转移了注意力,没过多久,我们到了真正的锅庄坪。听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四,当地各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在此举行庆典活动,朝拜神山,朝拜完毕后则会点燃篝火,围跳锅庄舞。站在锅庄坪,不禁神往,每年的盛会,偌大的锅庄坪就像一个大舞台一样,该是多么热闹! 这条路只是条马道。大晴天,空气里除了马粪的腥气,只有马蹄扬起的灰尘。可是,你不得不承认,这种干燥的高原气息,很地道,很真实。我和驴子埋着头,在马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踩出来的狭窄小道上,前进…… 到了朝山坪。朝山坪,顾名思义,是朝拜四姑娘山的地方,当然也是最佳的瞻仰四姑娘倩影的地方。问过一位马夫,才知道此前看到的白色山峰,就是四位姑娘中身高最高的一位:四姑娘峰。海拔6250米,在四川境内仅次于贡嘎山,因此又有了“蜀山之后”的美誉。此刻的四姑娘一身银妆,耸立在太阳下,显得无比圣洁,无比纯净。我们放下背包,躺在朝山坪的草地上,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她。草地还有些晨露的湿润,有些凉,我的心在那一刻也仿佛被冰雪洗礼一般,虔诚,而明净。天地间的一切,在那一刻都定格成了画面,我不敢动,害怕一个细微的动作,就会破坏了整个世界的宁静与和谐。朝山坪上有座白色佛塔,是藏区常见的那种式样,从我们的角度看过去,忽略了时空的阻隔,白色的佛塔,和同样白色的四姑娘山,并肩而立,交相映衬。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宗教的无穷深邃,也许只有神,才能对这一切做出最好的解读,而平凡的芸芸众生,只能崇拜! 转过一座山,面前是另外一座山,再转过去,只能看到更多的山。烈日下,高原上,我们像两只卑微的蚂蚁,行走在辽阔的天地间。海拔太高,我们的体力消耗得很快。更要命的是因为低估了旅途的艰难,我的饮水已经不足了。抬头四顾,眼中只有高山上的一片苍茫。上坡,我们一点点地往前挪动;平路和下坡,我们则加快了步伐。没有路标,也没有补给点,不知道美丽的大海子还有多远。大山沉默,我们也只好沉默,变幻的,只有天上的云。 休息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休息积攒下来的一点体力,很快又被消耗殆尽。渐渐的双脚双腿开始麻木,然后是整个身体,到了后来,连思维也开始迟钝起来。按照一个节奏,本能地往前迈步,呼吸成了沉重的喘息,似乎这样能减轻疲惫。原本越来越沉重的背包,现在反而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再也感觉不到了。没有虫噪,没有鸟鸣,剩下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干燥。烈日当头,脸上隐隐地有了些疼痛,却也来不及理会了。 上坡,再上坡;向前,再向前。几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大海子的踪影。又走了大半个小时,终于听到了“淙淙”的水声,路边开始有了一些小溪流。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有水了就好,说明离湖不远了。山下有条小溪,水流得很急,看水流的方向,很可能就是从大海子流出来的。顺着它走,走到源头,我们就到了啊!有了信念作支撑,身体一下子又变得轻快起来。每翻过一个坡,每转过一个山口,我都会想着会不会大海子就那么突如其来地卧在我面前,可每次总是以失望告终。这条路似乎没有尽头,我们只能这样无休止地走下去。 大山里没有信号,我早就关掉了手机。时间已经没有概念了,我们现在唯一的概念,就是不停地向前,向前!看过不少游记,几乎所有人都说一天的徒步,最远只能到大海子。那么,我们至少的目标,就一定要实现!太阳已经到了头顶,又开始向西偏移。感觉上,应该是下午一点过了。信念带来的力量正在一点点丧失,再次翻上一个大坡,我倏地停住了脚步。一池蓝绿相间的水,从对面的山下露出了一角!大海子,我们来了! 大海子畔的马场,成了游人的集散地。拍照的,觅食的,休息的……形形色色。我和驴子坐在岸边的草地上,放松,全身心地放松。好几拨人看着我们,问:“走上来的?”我笑笑,点点头,然后看着对方一脸的赞叹,满足极了。此刻我无意品味什么一分辛勤一分回报的大道理,只是单纯地觉得,坐在美丽的湖边,感觉真好! 大海子真的就在我面前了。群山环抱,湖水的蓝绿色和岸边的红黄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层层的涟漪,可是偏偏给人一种极静的感觉。岸上的喧闹,在这个小世界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有几匹野马在对面的岸边喝水,惬意地打着响鼻,活动筋骨,完全无视对岸的入侵者。它们是属于这里的,而不是我们。这个天地就是属于安静的,也不是我们……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生涩的笔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眼前的美丽,勉强找一个近似的,也是在亵渎这一切。镜头中的世界,更多也是留下了形,放弃了神。那么好吧,就让这一切原封不动地留在这里,等待下一个好奇而真诚的人,来体验它! 时间尚早,花海子近在咫尺,我和驴子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前进。前方的路沿着大海子转了半圈,我们也可以更近地看看它,真是美事!走过大海子,再往前走不远,花海子就到了。这里更像是个沼泽地,浅浅的水,浅浅的岸。可惜我们这次来得不是时候,只好站在岸上,想象5,6月间繁花似锦的热闹景象。 回程的路上,牵马的山民们看我们的眼神,明显地不一样了。经过朝山坪的时候,一群歇脚的藏族小伙主动邀请我们坐下来歇一歇。他们提到我们今天上山的时间比他们晚,现在却坐到了一起,真是不简单。我有些自豪,得到了藏族哥们的赞赏,算不算英雄惜英雄? 下行至锅庄坪,太阳已经斜斜地逼近了远处的山尖尖,与途中认识的一个朋友早就约好在锅庄坪拍日落,便停了下来。傍晚的锅庄坪开始起风,我们裹紧衣服,等待着日落的那一刻。几十分钟过去,太阳一点点变红,热力一点点消散,对面的四姑娘山也开始变色,正是时候了。此时的锅庄坪早已架起了无数的长枪大炮,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压低了声音,开始按快门。 太阳终于落到了山的那一边,我们下山。到得山脚下,天已经完全黑了。日隆镇,已经成了灯光的世界…… 铁色高原 那天,那山 上山路漫漫 犹抱琵琶半遮面 骑士 神山和云雾,总是有缘 斋戒坪的佛塔,和佛塔上的石 一对徒步的外国游人 蜗居 锅庄坪 又一个山口 骑马的游人,和牵马的老太太 四姑娘山 无视神山,低头吃草 朝山坪 佛的魅力 路边的牦牛们 泾渭分明 看到小溪,心情很激动 像不像迎客松? 万紫千红不是春 大山的衣裳 小溪越来越多,近了 大海子,我们来了 心情舒畅,色彩都更鲜艳了 大海子 蓝绿相间 涟漪 蓝的让人心动 没有花的花海子 沼泽地 日落时分 落日 火烧云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9440.html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