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第1日2007

[游记]四姑娘山第1日2007

2008-05-22    sina.com.cn

反映在高原——四姑娘山第1日 2007-10-03

2007-10-07 02:36:32

大中小

标签:生活记录四姑娘山

不愿将难得的国庆浪费在家中,于是和朋友一起参团,四姑娘山三日游。也可以让我回忆曾经在藏区的时光。

凌晨4:20不到我便起床和小嘎、李阅打了个车直奔体育场东大门。不过路上出了点状况,弄得我们6点过了才到达体育场的东大门。这样小忻、文娟还有我们三个人便一同上路。此行导游叫广睿,不过后面的时间我都叫她广广(成都地区广广好象是骂人滴话,暂时不做研究)。

出了成都,经都江堰,在漩口与去九寨路分流,再过卧龙自然保护区后翻越海拔4523米的巴郎山才能到达目的地四姑娘山。

途中广广为了活跃气氛,让一起的朋友派个代表做个介绍,也算是她的“破冰”吧。小忻很快的转过来对我说,快装睡觉。但是轮到我们介绍时,4个人不约而同的指向我。李忻也并未装睡。于是我开始我的介绍:

“我们是‘活力团’,谐音‘火李’。因为我们这5个人中,就有三个人都姓李,所以李这个姓氏太火了。”为我这样的开场感到精彩。毕竟李洋那厮让我用15种方法自我介绍,在第12种时他都没有忍住而哄我出培训室,在此给自己说声“我强”。

上午10:30,我们在卧龙就用过了午餐,真的感觉是早午联餐。

↑这一路上都是尘土飞扬、飞沙走石。途中有段路好象是单行道,在等待通行时,我们拍了此行的第一张合照。取名为“红客双瞎”,用于盲人按摩的招牌广告应是上选。后面有个偷影的小胖妞叫李杨,是西南民族大学滴,在途中巧遇所以同行。感觉这张拍得还好,我们默契的站位,使我不会衬得太瘦,忻也未衬得太胖。只是裤子好象是脏的,批判下以后出门不要穿脏裤裤出门。虽然山涧流溪如此清澈,但山路却堆满乱石,当车飞弛而过时,又将人带到大漠飞沙之境。

↑在最高峰,一车人下来吁吁的时候。我也趁机留念一张。也许真的是有点高原反映了,人都站不稳头略沉的感觉。不过我好歹也是在九寨呆过半年的人,真的不希望这样遇到什么所谓的高原反映。此时耳朵也感觉轰隆隆的,比较胀。文娟和李阅此时都有不适的感觉。不过了,对于如此上镜的我来说,遇到镜头都需要摆个帅呆了的造型。

下午3时许,经过一路的颠簸,以及在盘山公路上左摇右晃后,终于抵达日隆镇。日隆镇应该算是四姑娘山的中转站,由四座山峰(大姑娘山、二姑娘山、三姑娘山、四姑娘山)和三条沟(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组成,而日隆镇又处于中转的位置,一般的旅行团都会在镇上扎寨停留,然后到不同的景点游玩。我们第一站便是双桥沟,五个景点由一个观光车串联起来。

↑其中一个景点叫做布达拉峰,远观山顶被云雾遮盖,所以象极了拉萨的布达拉宫。过段时间,当层林尽染绿色、黄色、红色、白色用水墨画的手法泼于山体。那时的风光将更加迷人。

↑云层之下,景象万千。这张看上去一种旅者的感觉十足。当然高原上的风也是十足的,也算是帮我塑造了凌乱的发型。所以说,在这样的地方穿红色的外套,拍照是相当抢眼的。身后是高原烧烤摊,只感觉烤松茸的味道还可以。至于烤土豆,虽然个别网络报道说是特产,但我始终感觉土豆是生滴,大概是高原气压的原因造成。

↑也许正如某首歌中所唱的向往蓝天,能够如此亲密的接触蓝天白云,我们确实出现了一点小小的不正常。本以为适应下高原的环境就能调整过来,不过没有想到在后面的旅途中,这样的高原不正常反映更加严重了。幸好没有多来几个人,不然我怀疑我会被抬起来。顺便说句,那个烤土豆还能食用,照相时我也舍不得抛弃心爱的土豆。

↑在山坡上的六字箴言其中的一块巨石上,我们仨就这样造型了。李阅的造型显得独特许多,小嘎的假腿也不逊色,还是我盘个罗圈腿要自然点。当然三个人这样的合影是要帅气些,若是在平时也许我们不会如此,大概是高原反映的缘故吧。围绕那一块石头,我们把它反反复复地拍了几遍,旅游的人就这样的奇怪。往往同一处景色,喜欢摆N个造型,恨不得把手中的镜头变成X光,能看透每一处景。

↑白塔是当地族人用于祭祀之用,同时表达族人对山神的敬畏。白塔本身有些陈旧,不知道是自然风化的效果还是管理部门进行了着旧处理的结果。坐于塔前先来个经典的POSE再说,可以回忆下我许多照片中,基本上就这几种动作。

↑高原反映正在升级,平时最多也就能想到我和小忻会摆出这样的pose,而向来以沉稳著称的文娟也会如此。看来我们三人是有点疯了,在枯木滩身后是高山雪水,三人来个弯勾的型,真的蛮搞笑滴。所以后来小忻会让我加强对照片的保密性,我们已经会想到万一领导看到这样的照片,便会说人资工作是严肃的,我们还是主动换岗吧。

↑见树就爬,遇水就下。这是我在山中照相的喜好。于是这样的水不体验下,怎知水之寒。每张照片,我的表情都能绷起,尽善尽美。谁能想到耳中轰鸣,坐山寒溪中,手扶砺石的感觉。看上去,到有点想村民给河伯的献礼。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6c87901000b9k.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