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游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2007-09-10    tyinshi.cn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记四姑娘山之行,与四位初识的好友

整个学期的无所是事加上空虚迷茫以及考前的通宵血拼,身心俱疲。拟外出游玩一番放松心情,仅我和言两人出游未免显得单调空洞了点,遂在网上找寻志同道合之旅伴,搜狐旅游版上已有了一个贴子:高原上谁与我同醉?目的地:四姑娘山,发贴人:小李大刀。我再加了一贴:四姑娘山上谁与我同行?发贴人:言,净水。
一个多星期后的一个清晨,另外四位热爱旅游的行者与我和言在西门车站见面了,我们一同登上了开往四姑娘山的长途班车。
前一个多小时车程里,车窗外只有细雨、薄雾、农田和房屋,单调之极。车至映秀时,遭遇前方公路塌方,堵车。我们下车,在混浊的岷江边、在废弃的驳船上、在雨后路边的水塘边、在湿润的玉米地里,无意义地等待,但也乐在其中。
经过抢修,两小时后通车,我们再次踏上征程。沿着据说是大渡河支流的一条小河逆水而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车窗外最主要的景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之类的感叹油然而生,同时,也不禁为常年生活在城市刚筋水泥中、疲于奔命没有机会外出感受自然的一般劳动者感到悲哀。
车过卧龙,进入巴朗山,随着海拔渐渐升高,车窗外的景观在慢慢变化:山上的植被由高大的各种树木慢慢变成了低矮的灌木最后变成了贴地的高山草甸。高山路陡高原缺氧,汽车发动机渐渐狂躁地咆啸和越来越慢的车速好象预示着摆在我们前方的艰难险阻。
燕过留影,从海拔4523米的巴朗山顶经过,当然要留下骄傲的脚印和矫健的身影。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司机师傅停车让我们下车拍照。能在一年在最热的八月看到皑皑白雪真是让人心花怒放,小小一点寒冷自然不在话下。
下午三点,我们终于站在了四姑娘山脚下??日隆镇。虽然镇上的旧城改造工程做得不错,已基本看不到原始的藏族房屋,但当地藏民的善良纯朴给我留下了很深、很良好的印象,为后几天的行程带来了一份好心情。
第二天,我们一行六人在当地向导马二哥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向传说景色最美丽的长坪沟进发了,最开始一段路是栈道,虽雨后略显湿滑,但还算好走,沿途虽没有什么让人怦然心动的景色,但从与马二哥不经意的交谈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植物,还尝了很多种鲜美的野果,没过多久,我们到了长坪沟第一个重要景点??枯树滩。枯树滩是贯穿长坪沟的这条小河河面最宽的地方,河中央有一片岛,象一条大鱼躺在河中央,将清澈的河水分为左右两支。从两棵大树树干搭成的便桥上走到小岛上时,顿时豁然开朗,不被茂密树林遮档的阳光显得特别明媚,淡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片片白云,远处的青山在无形无相变幻莫测的云雾中犹报琵琶半遮面,刚从城市里喧嚣的街道和灰蒙蒙的天空下走出的我贪婪地沐浴着这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小岛上、浅滩中有很多早已枯萎的参天大树,虽然早已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但粗状的树干和稀落的枯枝在无言地述说着它经历过的沧桑。当我在细细品味这一切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在没有生机的碎石滩上顽强地生长着,并将她最美丽的面孔倔强而高傲地仰望着蓝天白云。我非常喜欢这朵坚强而美丽的小花,逆境中为自己的命运进行了最顽强的抗争,她的生命因此而灿烂。她是枯树滩河心小岛上唯一的生机!
一番休整后,我们又踏上了征程。马道上积有厚厚一层淤泥,最深处能没过膝盖,根本不适合人类行走,栈道也没有了,我们只能在茂密的树林中披荆斩棘,仔细搜寻前辈的足迹和坚硬的实地下足。即便这样,我那条浅色的裤子的下半部分也很快就沾满了潮湿的泥土。我们时而冒着细细的小雨猫腰前行,时而在几个大小石块上跳来跳去以避开厚厚的淤泥,时而在晃悠悠的独木桥上侧身小心翼翼地颤巍巍地前进……重重坚难险阻连绵不断,但都被我们以顽强的意志踏在了脚下!虽然一路上窜下跳、爬高伏低,挥汗如雨,但我们互相勉励,一路踏歌而行,民歌、山歌、革命歌曲、流行歌曲、外文歌曲,所有能想到的歌都被唱了个遍,寂静幽远的山间留下了我们浮躁的脚印、火热的汗水、敏捷和身影,和欢快的歌声。那些过往的骑马的旅游者和我们相遇或从后面超越我们时,无不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在一些人的口中,我们居然成了专业背包族。在有生以来见过的最难走的道路上,用自己的双脚踏平坎坷;在崎岖的山道上踏歌而行,这之中的乐趣是要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去感受的,这是走马观花完全体会不到的一种超凡脱俗的快乐。为体力不济的骑马者悲哀ing……
在幽深的山间、茂密的林间、清澈的小溪上、崎岖的山道上穿行时,虽然我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脚下(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踏进深不可测的泥潭或被树枝绊倒),但仍不时会有眼前一亮、拨云见日的惊喜。这是些零星的小景点,这些景点地势往往较为开阔平坦,能让我们驻足观赏远处雄壮的山脉和千变万化结白的云彩以及蓝蓝的天空,也许这些景观不算什么天下奇观,在通常情况下甚至不会引起人们太多注意,但在我们看来,景色却分外美丽,以坚韧的毅力拼搏、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跨过千山万水方才看到的景色自然更加艳丽,这也就是徒步旅行的寐力所在,“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徒步者往往能比非徒步者发现更多美丽,因为他们观察得更仔细,对自然的理解更深刻。
在这里有种很奇怪的现象,好象越往沟深处走,天色越蓝。在枯树滩时,天空还是淡蓝色,到了上干海子,天空就已变成了纯净的天蓝色。
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一行到达了红石阵,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另一队大学生徒步者,他们和我们是同一天进沟的,但出发时间比我们早,因为没有带帐篷等装备,必须当天返回日隆镇,所以他们在差一点儿快到木骡子时被迫返程,遇到我们时,他们刚踏上无奈的返程之路。简单聊几句后我们相互道别又踏上各自的行程,在走过一小段非常陡峭非常难走乱石山道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的计划宿营地:木骡子。虽然天色比较阴沉,但我们还是感到眼前突然一亮:一片相当广阔的草原被高大巍峨错落有致的靛青色的群山包围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弯弯曲曲地从草原中央穿行而过。形态各异的别致的小树零星地分布在草原的各个位置,一头黑色的牦牛和一匹白色的马悠闲地慢慢踱着步。站在草原正中央,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的高山上的雪峰。我没见过内蒙古大草原,可能这里远远比不上内蒙古大草原,但这里却是我见过的最广阔的草原。为那队大学生徒步者感到深深的惋惜,他们离他们此行最美丽的景观曾经相距很近但最终却失之交臂,我们在与他们分手后十分钟不到就到达了木骡子……其实有时候目标离自己很近,再坚持一下就会到达的,在即将到达目标时放弃比半途而废更令人惋惜。
在当地藏民搭的牛棚里,我们受到了盛情的款待,藏族老大爷特地外出捡回很多柴,并把火烧得很旺,让我们得以烤干潮湿的衣物和透湿的鞋袜。穿着烤干的衣物和鞋袜,我们把帐篷搭好后,就各自四处走走,用心领略高原、草地、雪山的神韵。很快,天黑了,我们在熊熊篝火上吊起一口大锅,将我们带来的方便面、鸡肉块、牛肉干、压缩饼干等所有能吃的东西全倒在锅里煮成一锅真正意义上的大杂烩,虽算不上什么美味佳肴,但在又累又饿又冷的时候能吃到这样一碗滚烫的杂烩汤,也别有一番情趣,在那种情况下,充饥和补充体力比饱口福更重要。宴罢,我们围在篝火边对酒当歌、喝酒聊天,我喜欢喝温酒,便把酒放在火边烤得热乎乎的再喝,只为体验一种“煮酒论英雄”的豪情。听藏族老大爷讲述四姑娘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慨万千:他和他的家人世世代代在长坪沟内以放牛为生,靠在沟内给游人带路和在牛棚接待过往游人赚点收入,日子过得满不错,凭良心说,他们提供的各项服务很周到,能给游人带来很多便利,收费也很合理,没有半点敲诈游人的行为。现在,日隆镇政府准备开发长坪沟,全沟通公路,由政府和旅游观光车龚断沟内的全部旅游服务,他们将不再具有在沟内免费进出和居住的资格,像双桥沟一样。我们之所以临时改变原计划没去双桥沟就是因为昂贵的观光车费、日益浓重的人工雕啄痕迹和日渐稀少的天然神韵。老大爷还信誓旦旦地说,镇政府的规划成为现实的一天,就是长坪沟被一把烈火烧光的一天! 也许老大爷的想法有些偏激,但他作为即将被剥夺生存根本的弱势人群有他的苦衷。政府这样开发以原始风韵闻名的四姑娘山是杀鸡取卵,长坪沟全沟通公路后,增加的不是游人的便利而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减少的不是沟内的不规范经营而是天然的神韵和游客的数目。
考虑到外面的天气和帐篷的大小,老大爷提议让两位女士在牛棚内打地铺,他主动拿出两床被子给她们盖,他们则几个人盖一床被子,我们很是感动。
因为云层很厚,天上看不到星星,高原上的夜里的黑暗相当彻底,如果没有电筒,绝对看不到任何东西,不用说伸手,就是把手放在眼前都看不见。离开帐篷一步,再原地转一个圈,很可能就回不到帐篷了,我们四人挤在窄小的帐篷里,听着清晰的水声和牦牛永远悠闲的脚步声睡去。生平第一次睡帐篷,感觉很新奇。
帐篷毕竟没有家里柔软的床睡着舒服,次日,我们很早就醒来了,钻出帐篷揉揉睡迷腥松的眼睛,刚睁开眼,我吓得差点摔了一跤,在我们的帐篷背后的一片矮灌木后不远处,居然矗立着传说中雄壮秀美的幺姑娘峰,她的高度需要把头仰得很难受才能看到顶峰。顶峰上的皑皑白雪反射着初升太阳的光线散发着闪闪金光,突然间,我的灵魂感受到了一种神圣。神圣的幺姑娘峰离我们这么近,昨天却被云雾遮得严严实实以致于我们完全不知道她的存在。不到两分钟,两边重重云雾迅速合拢。幺姑娘再次被重云深锁在闺阁中,仿佛一位大明星登台匆匆露面后又迅速退回幕后,好象貌若天仙的美女回眸一笑后又戴上了那层神秘面纱……总之千言万语都无法形容那时那刻的情景,我们六人带的六台像机没有任何一台能照出那种金光四射的效果,只能把那种超凡脱俗的神圣的金光永远保存在自己心中。转过身,我们又被另一番美景所吸引,在连绵的、靛青色的山脉中央,飘着一条细细的“云河”,将山脉分成上下两部分,且“云河”还迅速向远方“流”去,几分钟后,“云河”就烟消云散了。再一转身,就看见远处山口上方更蓝的天空和被阳光照成金黄色的几朵云彩,我们回头又看见另一座不知名的高峰上的积雪又开始反射金光,这金光与山腰和山脚下几棵个性十足的高大树木以及清澈的小溪又构成了一副极具层次感的山水画。很快,这幅山水画也被盖上了一层薄纱。在这里,大自然用无形无相的云雾向我们诠释了瞬息万变。

转自:http://tyinshi.cn/tyinshi_article/f2/14070.html2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