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征日记补记二十六:来到夹金山脚下 |
[游记]长征日记补记二十六:来到夹金山脚下 |
2008-05-22 sina.com.cn |
长征日记补记二十六:来到夹金山脚下 2006-12-21 15:05:23 大中小 第二十天 9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阴 里程:243公里 总里程:4465公里 泸定——宝兴 早上,我打开窗户,窗外群山叠障,真乃开门见山。山上云雾缭绕,微风拂帘。不远外传来若隐的声音。长年住在此地的人们吸纳这些仙气,怎能不心灵纯洁呢? 今天我们要翻越二郎山。在翻山的过程中,队员朱林和报社的张骏老师向我们讲起了他们了解的西藏以及川藏公路建设历史。 川藏公路是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 在此路修通前,千百年来,中国西南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枢纽,只有一条逶迤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崇山峻岭之间,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狭窄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间的两千多公里路程,只有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1950年1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接受了进军西藏的任务,为了保证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制定了“边修路、边进藏”的战略,开始修筑川藏公路。 二郎山,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是川藏公路中,从雅安至拉萨(原称康藏公路)沿途越过的第一座山。打通二郎山,就标志着修建川藏公路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川藏公路于1950年4月开建。该路要经过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矮拉山、加皮拉山、达马拉山等12座大山,还要渡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巴河、拉萨河等12条大河,沿途海拔奇高,空气稀薄,风雪严寒,悬崖深谷,激流飞瀑,人烟罕见,气候、地理、人文等条件十分恶劣,川藏公路是世界公路史上罕见的工程,于1954年12月25日,与“青藏公路”同时通车。 川藏公路从原西康省省会雅安到西藏拉萨,全长2255公里。后因西康省大部分地区划归四川省,这条路才改称川藏公路,其起点也从雅安东移至成都,全长2416公里。川藏公路是内地通往西藏最重要的两条公路之一。另一条是的青藏公路。 这两条公路,在世界筑路史上,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 “路之头,江之尾”。川藏线绵延3000里,险峻崎岖、穿山越岭。如果称其为一条长龙的话,有“雨城”之称的原西康省省会雅安市,无疑是这条长龙的龙头。 在当地,传唱着一首《歌唱二郎山》,在歌中,人们这样传唱着: 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 二呀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 不怕那风来吹,不怕那雪花飘,起早睡晚忍饥饿,个个情绪高,开山挑土架桥梁,筑路英雄立功劳。二呀二郎山满山红旗飘,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享安康。 前藏和后藏真是个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篷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侵略者敢侵犯,把他消灭光! 《歌唱二郎山》记录了为修建川藏公路、保证西藏和平解放而功不可没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集团军,边修路边进藏,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历史,这一壮举,被称为“第二次长征”。 听着这些故事,望着窗外的云雾缭绕的群山,感觉像一条条哈达披在山腰,环绕在我们的身边。 9点,我们经过了二郎山隧道。二郎山隧道工程,于1996年动工兴建。整个隧道起于天全县龙胆溪,止于泸定县别托村,位于二郎山山腰,全长8660米,其中主隧道长4176米,隧道净宽9米,高5米,海拔高度2182米。开工建设时是我国最长,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应力最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特长山岭公路隧道。我们花了好几分钟才通过了隧道。 来迎接我们的当地同志告诉我们,雅安是“熊猫故乡”。这里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野生大熊猫现存量和密度居世界之冠。新中国成立后,雅安地区先后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20只,其中16只以和平友好使者的身份安居异国他乡。 这几天我们都是贴山而行,今天,我们的车队在前进时,突然前方发生了坍塌,一大块山土落在路中间,山上还不时有土滑落。队伍紧急停车,观看好形势后慢慢绕过。有惊无险。队员古勒布向我们讲起了他所经历过的山石滑落险情。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其实很脆弱,很无助。这种感觉特别是到了川藏地区你才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山是那么的高大,河是那么的湍急,风是那么的嘶厉,阳光是那么的灿烂,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 上午,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军车队与我们擦肩而过。据了解情况的同志说,这些军车是给西藏运送物资。队员开始开起了准新娘黄曼的开玩笑。说这些物资是给她的嫁妆。自己突然之间,很想吃家人做的饭菜,不管什么菜都可以。并不是自己想家了,是因为经过了这一次长征,自己越来越懂得了生命的可贵,生活的可爱,亲人的可亲,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珍惜。即使是平日里挑食的自己讨厌的一些饭菜,也变得了那么可口。 下午,我们到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看大熊猫。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国宝大熊猫,其实,这一路走来,很多都是我的第一次。 蜂桶寨自然保持区位于雅安地区宝兴县境内的夹金山北段东北坡,距雅安市80公里。由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夹金山公园和锅巴岩组成。 保护区面积4万多公顷,区内沟壑纵横,奇峰峥嵘,溪流清澈,草木葱茂。野生动物达378种,其中属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30余种;其中宝兴县是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大熊猫的发现地。1896年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戴维在邓池沟首次发现天之娇子——大熊猫,一举使动物活化石大熊猫享誉世界。有各种植物400多种,珍贵树种有珙桐、莲香等,还有杜鹃、百合、宝兴兰等奇花异草。 随着保护区的建立,外国友人常来此旅游或捐资保护,蜂桶寨半野生驯养场现有大熊猫、小熊猫、黑熊、马熊、野鸡、马鸡、贝母鸡等多种动物可供游人观赏。保护区管理处,建有动物驯养繁殖场,抢救室,科研陈列室。也建有宾馆等接待设施。 保护区管理站建在葱翠的群山中,规模不大,但地处宝地,四周山上树木苍绿,山上云雾飘渺,空气湿润,空气中的氧离子应该极高。管理站只是一间小平楼,设施陈旧。今天我们要看的这只大熊猫是因为受伤来管理站医治的。与国宝亲密接触前,管理人员要求队员身上不能喷刺激的味道,因为大熊猫的嗅觉比较敏感。我们分成三队,排队一一到一个园子里和国宝拍照。管理员告诉队员,可以用手触摸大熊猫,由他们用食物吸引大熊猫的注意力。轮到自己了,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大熊猫的毛,感觉有些干硬,但自己很兴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3e1e710100070k2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