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沂蒙山水之旅 [四 ] |
[游记]十一沂蒙山水之旅 [四 ] |
2008-07-01 sina.com.cn |
续这篇游记前,先上一张骆驼镜头下的我吧.初看见这张片时,我这样的笑容甚至于有些打动自己.虽然岁月的纹理已开始悄无声息的爬上眼角.我的眼神也锐气不在.但这份笑颜,却从来不曾失去. 游记续到这,已近尾声.我们没有爬到蒙山山顶.蒙山的最高点也尚未开发.可能生性偏好细致的东西,也就拍了如下的几张小景. 下山时,我和朋友一起乘坐了索道.坐进去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其安全性.还有开动后的稳定性.相比大连野生动物园的索道,感觉要好很多.那一年,我和朋友曾被悬在大连的半空中十五分钟之久,至今心有余悸.隔着半透明的有机玻璃.紧张的拍了两张片.哎.离开地面的感觉就是不踏实. 下山出了索道口.望见满眼的花.第一个感受便是活着真好.活着象花儿一样. 下山时一样会路过两旁的摊铺,我却意外的遇到了一家手工制做徐公砚的铺面.店主是夫妻俩.不象其他的杂货.两人专门只售男人亲手制做的徐公砚.为人淳朴.我早就听说过徐公砚出自沂蒙,能使墨汁在零下4度不结冰.正好碰上,就毫不迟疑的买了一方.朋友也是喜爱这样东西的人,也随我购得一方.两人抱着下山.砚很沉,心情很快乐! 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早在唐宋时期即负盛名。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米芾等名人,在其有关著述中都曾作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徐公砚之石产于沂南县青骆镇徐公店村,是该镇独有的矿产资源,属玄武层,储量丰富。其石质坚硬,密度极高。叩之清脆,其声如磬,下墨如挫,发墨如油,色泽鲜润,且不损毫,堪称砚石材中之上品。 停车场上啃着红红的石榴集合完,已过了午饭的时间.为了不被景区内饭店忽游,大家决定开车出了蒙山吃饭.出了景区,路的两旁站满了拦车招手的大娘,大姐还有沂蒙的大嫚. 回程是要经过费县方向上日东高速的.村子里又没有象样的饭店.最后打听着前往水库边的山庄午饭.所谓的山庄,只是一排盖在水库边平房.农家现成的吃味,弄一下就是一桌佳肴.点完了菜,我就随便的在水库边转了转. 望着这帮钓鱼的孩子,就觉自己只是个来吃饭的过客.对我个人来说,我的又一个旅途循环就要完成了.想想在人生无数的循环当中,我就这样不经意的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磨灭着一分又一秒.记取着一点又一滴.再回过头看看,这条蜿蜒的小路,静谧的绿水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滋润了朴实善良的沂蒙精神,孕育了独一无二的乡村景致.这景致将陪伴我回到城市的喧嚣,并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仍然不时地荡涤我的灵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9c7e601000b92.html4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