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蒙顶山之行 |
[游记]蒙顶山之行 |
2007-09-08 chinawyj.com |
蒙顶山之行 茶有明目、清火、定神、养生等之功效,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所以喝茶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尤其以四川的茶文化更为浓重厚道。四川人是有了名的好品茶,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荼馆,不管老的少的手里都端着一碗盖碗茶,吃着瓜子,惬意地聊着天,这是四川人特有的休闲方式。 而蒙顶山是四川的产茶基地,“蒙顶黄芽”以其气味幽香、茶汤清凉、产量少而成了珍品,古时只有皇上才能品其美味,如今此茶依然吸引着爱茶的人寻觅至此一探究竟 时值四月清明前夕,茶农已经开始采茶了。当天的天气有些阴,但空气清爽,四周缭绕着雾气,深呼吸一下,觉得每一个细胞都浸透着植物的芳香。坐着缆车一路饱览茶园风光,片片茶树郁郁葱葱,缆车悠悠闲闲在茶园上空游荡,闻着茶香看着采茶女婀娜的背影,仿若神仙体查民情。 缆车终止于半山腰,要想上山必用双脚。跳下缆车徒步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一座石门前,据说这是上山必经之门,门前有一座石造的屏风,上刻麒麟,此麒麟具有相当的灵性,是护门之神,以其身为界,它上半身以上的石屏风是干的,下半身永远是湿的,不管阴天下雨还是风和日历,称绝的是此屏风已经在这守护了千年,于是为什么屏风下半是湿的便成了一个迷,想必是麒麟显灵了吧!拾阶而上,脚边藤萦蔓绕,曲径通幽,原生老茶树分布两边,不时可见浑身似雪成双飞舞的白燕,让人兴奋不已。想到茶农在此耕种倒也是一件惬意的事。走在山路上遇到几位山里人,得知此山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昔日修筑的战壕和掩体工事依然保存完好。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片刻未停,行至红军纪念馆,看到这里珍藏着不少革命历史文物不仅肃然起敬。 勉怀过先烈后我们继续前行,“望远亭”已经近在眼前,登亭远眺:溪水、浮云、日辉、茶畦、石径尽收眼底,千里景物,咫尺风光,构成一幅幅动人画面,可谓“人夸峨眉天下秀,蒙山堪比更添幽,不负天公布乐土,百计千方开新途”。咦?对面山坡上若隐若现一座寺庙,那就是传说中由干、湿两条“神龙”守护的“智矩寺”吗?传说:寺内塑有两条石龙,一条称干龙,一条称湿龙。干龙一年四季朴朴生灰,雨过风吹,浑身无水迹;而湿龙则相反,一年四季龙身含水欲滴,晴天潮湿,雨来前更见湿润。因而老百姓奉为“神龙”,终年香火不断,也成了蒙顶山古代的“气象台”。我们的情绪变得十分高涨,一路小跑朝着智矩寺奔去,果不其然,还未至前已先闻到了香火的气息,走进去见一位僧人正在大殿一侧打坐念经,周围的气氛庄重而静谧,声声经语入耳让我们不仅联想到了当年僧人们制作皇茶的情景:他们利用竹剪选裁茶叶,然后焙炒、揉搓成形、摊凉、微火慢焙、摊凉、然后装入银瓶、封箱盖印,最后交付送茶使者……. 经过细细询问后,我们得知寺院重修过,两条石龙是守在寺院不远处的一口水井旁,来到井旁看见了两条石龙,它们头部相向而卧,两条龙身构成一个弧形,围护在水井周围。水井旁另立一碑牌,上写到“此井水专门供当年祭祀时泡茶所用,取水时要选良辰吉日,僧人念经作法,由得高望重的长佬开井取水,所泡之茶汤碧清沏,味醇鲜爽,香郁幽长,唯有皇上独享;若有人擅自取水,晴日则雨。”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一群游客不顾警告移开了石盖,探头望去,井水果然清澈,但多了几分幽暗,绿色的水苔爬满了内壁,冲下喊两嗓,回音动荡绵长,就在井盖移回去之时,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四周的雾随着阵陈山风弥漫过来,几尺之外看不清景物,天色也急剧地暗了下来,只听树叶沙沙作响,我们都呆住了,不约而同的说到:要下雨了。心虚之时,怕被大雨困在山内,同伴们手挽手朝下山方向狂奔,不多时豆大的雨点珠子般散落,而我们也回过神来,不由的相信传说的威力,即是巧合也罢,我们经历了这难忘的一幕。 晴有晴景,雨有雨趣,雨中的蒙顶山变得更加神秘,空气也更加清爽,雨滴打石板路上碎成白色珍珠,气温渐渐下降,冻的人瑟瑟发抖,心想,此茶的道必在于有这么多神灵护佑,此时最想做的一件美事就是回到温暖的家中,泡上一杯刚刚买来的清茶,倚在沙发里慢慢品。
|
转自:http://www.chinawyj.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3413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