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血来潮的天津之行 |
[游记]心血来潮的天津之行 |
2007-08-06 live.com |
心血来潮的天津之行 2号, 忽然心血来潮, 11点起床买了张火车票去天津五大道溜达了一下午. 不知道为什么, 感觉天津比北京冷的多, 大概是路上跑的车比较少的缘故. 路过海河的时候看见海河上已完全被冰封住了, 很多人在上面玩. 我天天路过北京的昆玉河, 宽度大概只有海河的15.2862分之一, 却从来没看过有人敢踏上去过. 溜达一下午, 着实把洒家冻得够呛. 去年去青岛的时候, 对八大关那里非常喜欢, 后来别人告诉我天津的五大道也是这种洋楼地貌的人文风格. 这次转过一圈发现这里还是和八大关颇不一样的. 首先八大关那边留下的洋楼本身并不是什么政要或历史名人的宅子, 或者有但并不出名也不着力介绍, 而就是神神气气的藏在绿树草坪里让你想象: 这里过去的主人会是谁, 现在又是哪个显贵达官的房产. 五大道这里的洋楼修葺维护的显然不如八大关那边的好, 但很多宅子前会有专门介绍的文字, 这里当年曾经有谁住过, 其中还不乏有曹琨, 张殿英这种历史书上占一小角的军阀. 很多很漂亮的小楼现在里面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国营单位. 五大道这里就和天津的风格一样, 就是平民化, 很多独门独院的小楼如今居住的就是普通百姓, 这从门口凉晒的衣物床单就看得出. 让人真是好生羡慕, 原来对天津普通百姓的印象就是冯巩演的贫嘴张大民那种生活, 原来住奢侈townhouse的老百姓还不在少数, 哈哈. 要不是气温实在太低, 在这里慢慢走路感觉会很好的. 你可以想象在同样的这条街上同样的空间里曾经充塞过的不同的人和事. 也许八十多年前这里就曾经站着一个身穿长袍系着长长的白色围脖带着圆边眼睛的青年学生, 手里拿着一打宣传德先生赛先生的传单, 在对路过的百姓分发; 五十多年前, 那里也许曾经匆匆走过一队瘦瘦的刚刚打进城来解放军战士, 远处还有几处升起的黑烟, 并不时传来几声沉闷的炮声; 四十年前, 也许有过几个臂带红袖标神情亢奋的年轻学生, 一人拿着浆糊桶, 将另一人撑起的写好的大字报稠稠的刷满, 再用力贴到这面路边的墙上打打拍实, 而那面墙上早已贴满了各种红纸白纸的毛笔大字, 充斥眼帘的尽是"伟大""打倒""万岁"这些字样以及大量使用的感叹号. 这一切的曾经活着的人和他们留下的痕迹都被时间冲刷掉了, 只留下见过这一切的这些建筑还矗立在这里. 如今是我走过这里, 手里是我的照相机. 时间在不停止的流过, 景色, 人都在移动和变换, 所以除了想象之外已经过去的情景将永远不能重现,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还好我们可以把投射到我们眼中的光影记录下, 于是一切存在过的就有了凭据. 如同人不能永生, 但活过的人有了属于他的传记, 那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可以不会被时间磨灭掉, 可以一直被人想起, 因此这个人存在过与没存在过就是不一样的. 并非只有本体一直存在才是eternity, 也应该包括那些留下的一直存在的影响和印记. 所以其实发明拍照片的意义就在于此: 与其说是为了纪念, 不如说出于人们一直在追求永恒的一种天性, 尽管那有些虚幻并不真实, 但足以安慰自己. 下午走饿了, 走来走去走到了河北路的一家叫粤唯鲜的饭店. 这家饭店很有意思, 上面的大招贴写的是"世界上唯一能吃的博物馆", 门口挂着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颁发的镏金证书: 世界上收藏文物最多的饭店. 门口就堆了很多石雕石刻, 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石匠家的院子. 一进屋里才真是叹为观止: 饭店里的所有边边角角所有能放的地方全都摆放满了古董和文物. 我坐的桌子旁边就是一排东魏时期的佛首, 一溜五个. 身后是一墙的小木雕橱窗, 不过是锁着的. 因为小木雕太轻太小, 顺手就揣走了, 这家饭店摆放出来的可以随便摸的文物几乎全是石制的, 放在那里你明明知道很值钱可是也没本事顺走. 这家饭店不让拍照, 可按照我的习惯, 不让拍那就意味着不可不拍. 趁服务员不注意就拍一张, 角度虽然只是一个倒也拍了不少. 这里是一家粤菜馆, 菜单上一眼望去吃的起的菜其实没几个. 点了一个鲍汁扣灵菇, 一个鹅肝酱爆珍菌. 哪个鲍汁味道还可以, 拌饭好吃, 但也和以前吃过的没什么不一样, 可那个鹅肝酱爆珍菌却大大的不同, 真是太香太赞太好吃了! 鹅肝的味道是出奇的香这我早就知道,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吃过的用孜然炒的鹅肝就香死个人的兵哥哥了, 这里的做法却是用西餐里的鹅肝酱裹在珍菌的外面下油炸熟而成的, 外焦里嫩, 口感一流, 在口中稍稍咀嚼, 鹅肝酱的香味直冲脑门, 简直好吃的恨不得舌头都要吞下去了. 可惜油炸的东西我吃不了太多, 卯足了全部实力也吃了一半, 剩下的实在无福消受, 看着就想吐. 现在回想起真是好痛心, 那么好吃的东西却剩了那么多. 吃完后在这家馆子里小小参观了一下, 因为是下午没什么客人, 他们的服务员还带着我做了一下讲解, 一个小姑娘. 我问她哪个是最值钱的, 她说是那个北魏的佛首, 镇店之宝. 我看其实也和别的佛头看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来. 这个店里最多的就是佛首了, 想必都是以往的文物贩子偷盗来的不知道经过几手转卖辗转流落到这里的, 以前看敦煌的记录片还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只锯佛首, 到了这里就明白了, 原来偷佛首卖给的买主就是为了这样摆放着附庸风雅或是显阔露富的, 那自然是只有摆头部合适, 若只摆放个没头的身子或是只是手或是脚都会看着很不对劲的. 楼梯上挂着好几把古代的弓, 弓弦居然看着就像是普通的麻绳, 我原来以为会是牛筋什么的. 楼梯停过处放着一副明代的钟馗雕版画. 我问那个服务员说你们这里发没发生过什么灵异事件, 她说没有. 我说摆放了这么多的旧东西, 尤其象你们这里好多一看就是在墓里陪死人过了好几千年的, 挖出来见太阳也就几十年的光景, 阴气会比较重. 她说以前还没想过, 听我这么一说以后可不敢晚上在这里值班了. 这个, 贫道真的是无心吓她的, 无量天尊. 傍晚坐火车回了北京, 天津北京真的是很近啊. 以后买辆车, 那就随时都可以去坐在大佛旁边吃美食了 , 呵呵, 想着就爽. |
转自:http://machaellvhf.spaces.live.com/blog/cns!1601A7891401452A!186.entry3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