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月日天津之行,收获颇丰 |
[游记]月日天津之行,收获颇丰 |
2007-09-02 xiangsheng.org |
8月22日天津之行,收获颇丰 8月22日,天津。 一早即从单位出发,驱车驶上京津塘高速公路,向南疾驰。一路通畅,8点20分左右,已进入天津市区。首站是南开大学,拜访著名学者,也是中华书局的老作者来新夏先生。一个多小时后,离开南开大学,往西北咸阳路开去,拜访众友相声艺术团佟手本先生。在佟家,与佟先生略叙寒暄之后,我提出欲拜访评书老前辈刘立福先生的想法。佟先生很热心,随即跟刘先生通电话商量此事。蒙刘先生同意,商定下午2时许去先生家中探望。 吃过午饭,于下午2点30分左右来到刘家。刘先生住的是老式楼房,周围环境倒也十分安静。步入刘家,见到刘先生的第一印象就是“风度翩翩”。尽管已年逾八旬,但穿着朴素大方,双眼熠熠放光,显得精气神儿十足,不怒而自威。与先生握手致意后,将特地带来的《评书三国演义》奉上,并转达了连丽如先生对刘先生的问候,刘先生表示感谢,也请我回去代致问候。落座后,刘先生谈锋甚健,由某位评书演员的一次演出说起,一直谈到其拜师及业务上的诸多事情,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我不由暗暗钦佩老先生的记忆力和表达水平,真不愧是天津评书的代表人物,言语之间也透露出自己极强的个性。 此后,我就评书《聊斋》的一些相关问题请教了刘先生,包括怹在鸿达出版的CD、从陈士和先生到怹的师承关系及一些“立”字辈艺人的近况等,刘先生一一解答。像《聊斋故事》CD,收录《胭脂》、《云萝公主》、《素秋》、《辛十四娘》、《王成》、《毛大福》六段作品,刘先生讲,怹自己对这些作品并不满意,因为录制时有时间限制,过于仓促,赶的痕迹十分明显。言语虽不多,但能看出,老先生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谈及师承关系,刘先生说,当初陈士和先生收徒众多,“健”字辈的艺人有数十人(文健华、张健新、黄健声、刘健麟、刘健卿、闻健华、曹健峰等),但真正满意的只有一个半,一个是刘健英,半个是张健声(刘健英为怹的父亲,张健声为怹的师父,二老同课一人)。“健”字下传“立”字,共八位,但真正说出来的人很少,怹算一位,张立川算一位。还有王立平,耷拉一只胳膊说书,说得也不错,怹是现在给大鼓伴奏的王洪民的父亲。而目前,“立”字辈的艺人大多都已逝去(杨立恒也已于近日去世),好像只有怹还健在。 因为还有别的事务,也不敢过于打扰老先生,我只在刘家呆了半个小时,即起身告辞。临走前和刘先生合影留念。 离开刘家,我又前往拜访相声名家田立禾先生,就《田立禾侃相声》中的一些问题一一请教,同样获益匪浅。 晚上,观摩了众友相声艺术团在大金台茶馆的团庆演出,有幸坐在了5排,得到史经理的诸多关照,十分感谢。期间,与陈鸣志先生小作叙谈。 晚11点,回到酒店休息。 8月23日,北京。 早6点钟即办理了退房手续,8时许赶回北京。
|
转自:http://www.xiangsheng.org/bbs/dispbbs.asp?BoardID=2&ID=196212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