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津游记(一)文化街——剪纸 |
[游记]天津游记(一)文化街——剪纸 |
2007-11-27 sina.com.cn |
大中小 北上旅行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凑巧10月中旬因公司事务我去了天津。抓住这难得的公出机会,我提前到达以便多看看异地的风土人情。 第一站去了古文化街。这古色古香、曲径通幽,极具特色的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的街上,许多店铺的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木雕刻似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那图象带着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很奇特呢!近百家店堂网罗了全国各地的名优工艺品。最为显眼的当数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但当我跨进一家小店堂时,却被“剪纸”这一浓烈的“民族风味”给吸引住了…… 记得小时候我曾与同学一起刻剪过纸。那是把图案复制后,用铁皮的垫板垫着,再用小刀按图型所示的阴阳而刻制的,粗宽或直线条的比较容易些,而那些细条纹或复杂些的花纹则比较难,很容易断开;班上有位男生喜欢刻些小人书上的图片,非常的好,常常引得同学们争相欣赏,此趣久久不能解怀…… 望着墙上柜台里排列整齐大小不一的红、黑、彩色等颜色组成的各色图案剪纸,我就晕晕呼呼了啦!真是美妙绝伦。那花草的自然大方、凤鸟的生动活泼、鱼儿的灵巧可爱、动物的呼之欲出,还有那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我爱不释手,一会儿凑近看看,一会儿轻轻地抚摩,还拿起了相机拍摄起来, “不能拍,你拍得太多了。” 老板跟我急。罢罢罢!买几幅回家过瘾去吧!呵呵! 忆起多年前去家乡同里时也曾见过剪纸,只因都镶在了镜框里,没能有“亲密接触”,只道是过年纳吉祝福(窗、门上),生病时的怯邪(电影所见)之用。没曾想还有其社会的深层心理,这可是祖祖辈辈谱写的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经店家的介绍,才知全国各地剪纸的流派还真不少呢!作品中绝大多数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制作者心目中的意象表现,尤以陕西人的剪纸最为突现,那动物身上的漩毛做得极度夸张,象是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有了形式上的美感。 用来祭祀、祈福、怯灾、怯邪、驱毒的剪纸,分别被点缀在了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上,无不发挥着其特色,张张图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其意境,可谓民族的生命力旺盛不衰…… 每逢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三,天津人就会贴上各式剪纸,红艳艳的色彩给家家户户带来了喜庆祥和的年节气象,寄托着对来年美好的愿望;更有那“吊钱儿”,是祈求着喜从天降……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唐代李商隐的《人曰》很形象地说透了这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剪纸。 (天津之行得到了无忧女、彩虹鱼、小麟、红影、无意的热情接待、陪同和关怀,在此敬向他们表示我最真挚的感激之情,谢谢!)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e4385010005x2.html4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