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去看即将消失的霁虹桥吧

[游记]去看即将消失的霁虹桥吧

2008-05-22    sina.com.cn

2008年,小湾电站建成蓄水后,名满世界的霁虹桥将被淹没,目前尚未有保护该桥的计划!!

求从下关出发游霁虹桥的详细攻略,并诚邀同行人.

相关资料:

在云南省保山县与永平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上,有一座飞架在悬崖绝壁之上的铁索桥,这就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

霁虹桥的位置是西汉的兰津古渡,东汉曾流传“渡傅南,越兰津”的歌谣。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两世纪,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形成,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此处古为舟筏渡口;东汉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桥;元贞年(1295年)改架木桥,得名霁虹桥;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

相传当年造铁索桥时,原有的木桥被江水冲毁,要把每根手臂粗,数千斤重、百余米长的铁链从当东岸送到西岸十分困难。一位年轻的工匠从射箭猎兽得到启发,根据他的建议,工匠们在陡峭的东岸用数根粗细不等,与铁链一般长的麻绳由细至粗结好,然后把粗头系在铁链上,细头系在箭尾上,射到西岸,西岸的工匠把麻绳捆在绞车上,摇动转轮,将铁链拖到西岸,固定在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铁铸万年桩上。

霁虹桥跨度为57.3米,宽4米,由18根铁索链悬吊两岸,上铺桥板。两个桥墩上有古朴典雅的桥堡,分别名为“武候祠”和“观音庙”。

霁虹桥西岸绝壁上刻有历代文人墨客书写的“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金齿咽喉”等等;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清康熙皇帝,意大利马可.波罗都曾到过此桥。

霁虹桥在历史上曾是是历代朝廷派将卒,使臣开发西南必经的关隘要道,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桥上曾设有税所和办案机构,驻有精兵把手。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曾派三十余架飞机在霁虹桥上空轰炸,但因地势险要,古桥才得以幸免。

可惜的是1986年10月20日,江水大涨,桥头关楼被毁,铁索落入江中,历代修桥碑记和桥头古树荡然无存。但仍有不少游人慕名至此。

滇西保山市与永平县之间的澜沧江上的霁虹桥,近年来经专家们考证,确认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铁索桥。追溯这座古桥的历史,既能窥见云南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又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云南古代的交通状况。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东北部。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向南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然后出境,国外称为湄公河。澜沧江从西藏进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穿过横断山脉的千里纵谷,两岸山大谷深,悬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险滩众多,水量随季节变化,给航运带来不便。“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几千年来,居住在两岸的各族人民,为征服这一天险,在江上开辟了无数的渡口,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了。“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三言六句的民歌,是东汉永平年间,汉王朝为开发永昌郡,征发大量民工服役,人民不堪其苦,而发出的愤怒诅咒。它明确地告诉我们:博南古道上的兰津渡,当时就已开辟。在此之前,张骞出使西域,在阿富汗,曾见过蜀布和滞竹杖,是从川滇缅印古道上运出去的,这些商人,大概过的也是这个渡口。汉武帝为打通中印道路,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益州郡,其中不韦县在永昌境内。这里所出的奇珍异宝,强烈地吸引着内地商人和统治者。这时的兰津渡,来往的客商已是比较频繁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15594c2010004aq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