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蓟县九龙山游记 |
[游记]蓟县九龙山游记 |
2007-07-18 live.com |
蓟县九龙山游记 很长时间没有Blog了,一方面是病了一段时间,再加之工作很忙碌。 下边是4月份去蓟县的游记,尽管没有写完,但也贴上吧! 2006年4月15日,农历三月十八,HASL一行28人,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蓟县之行,我们的游览有两个地方:九龙山和于桥水库。 上山(没有写完) 海相沉积硼矿床的含硼矿物为锰方硼Mn3 (B7O12) OCl, 白、灰淡红色,密度3.48~3.49,硬度7,变鲕状、变豆状集合体 我提前下山,这也使我错过了和大家合影的机会,但也让我一个人思考了一些问题。下山的路很长一段是我一个人在走,走下之形台阶,使我想起时代杂志二战时期刊登的一幅滇缅工具十八拐的照片,经后来的研究者考证,其实那是在贵州的公路。 走在山谷中,风从山下吹来,树木像海潮般地由山下到山上,鳞次接比地发出“哗哗”声。不由想到了苏轼的定风波中的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打叶声,但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次。一千年苏轼和我的环境不同,但都听到了同样的风声,自然不会因人的不同而不同,就像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或是张若虚的感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金第二个下来,我们看到了一只山鸡,在加上上山之前看到的松鼠。这让我对林区的保护有所认同,但随后的两件事情,让我高兴不起来。到了龙泉洞,听到两个护林人用蓟县话交谈松鼠能祛风湿的功效,并评判谁的笼子能更有效的捉到松鼠。这使我的心不由一惊。原来这些人并没有真正地去保护环境,也许就是为了报酬而去护林,或是为了吸引游客而创收。而后来在兴华市场上还看到风干的野兔和山鸡。 今年的四月比以往冷一些,住地的餐厅是一个半露天的地方,因此很冷,晚上的气温也就是8、9度的样子,尽管晚饭喝了点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这里有很多梨树都正开着花,在小院里我突然想到“雨打梨花深闭门”一句,小郭说了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本是形容雪的,但抛去岑参的想象用来直接解释梨花也未尝不可呀,何况今天并没有雨下! |
转自:http://swell1009.spaces.live.com/blog/cns!FC08DF500EB64C1B!171.entry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