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临夏回族自治州游记:西北行(42)临夏东公馆 |
[游记]临夏回族自治州游记:西北行(42)临夏东公馆 |
2008-06-25 17u.com |
西北行(42) 2006年8月6日(一) 24P 以下为临夏简介,摘自网上相关介绍,本人编辑整理。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西南部,东濒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循化县搭界,南靠太子山、白石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接壤,北临湟水、黄河,与兰州市、青海省民和县毗邻。州府临夏市。 全州共有22个民族,以回族为主,其中东乡族和保安族为甘肃省特有民族。 临夏在历史上对伊斯兰教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受到海内外穆斯林教徒的推崇和景仰。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马厂文化和寺洼文化,至今仍闪烁着璀灿的光芒。已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有许多是闻名遐迩的稀世珍品。誉满中外的国宝“彩陶王”即出土于此,现藏国家历史博物馆,临夏亦获得“彩陶之乡”的美称。 临夏古称“河州”,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南道要驿。历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边远地区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军事重镇,世有“高原商埠”和“河湟雄镇”之称。 临夏民间艺术历史久远、丰富多彩。临夏“花儿”首屈一指,曲目浩繁,风格迥异,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早上定定心心起床,梳洗一番,步出民族宾馆,打算先去东公馆看看,《西北自助游》上介绍就在民族宾馆附近。 出宾馆左转,两、三分钟就到东公馆了!后来才知道民族宾馆就在三道桥广场的十字交叉口旁。 以下为东公馆简介,摘自网上相关介绍和当时所取参观指南,本人编辑整理。 东公馆系原国民党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青宅邸,1938年动工,1945年建成。修建东公馆共用优质木料3万多根,雕刻用面砖及普通条砖60多万块,瓦100多万页,颜料千余斤,装贴花卉用金10余两。 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东公馆由人民解放军接管,王震大军进军青海前司令部曾驻此。 东公馆由河州木工名匠石阳保和砖雕名家绽成元等设计施工,由著名画师陈炳卿油漆彩绘。公馆是一座“田”字形的庄院,其布局匠心独运。正门为西洋式建筑,门道和过庭风格不同,作用各异。东北正院为其主屋,北房为砖木结构的三层五间楼阁,其框架由二十八根通天柱支撑,两端是两层转阁随 楼,东西南各为五间攒顶大七架抱屋,西北、西南皆为四合院,东西南北各五间,西南为厨房院,外院有观花楼、卫兵楼、车马院,院内通道两旁松柏四季常青。 东公馆院内大小189幅砖雕均出自绽成元及其门徒,以取材广泛、立意新颖、造型生动、雕工细腻、技艺精湛而著称,汇集和展示了河州砖雕艺术的精华,是我国砖雕艺术的“大观园”。 东公馆院内的木刻也堪称艺术精品。院内房屋、门、窗、隔板、扶手均精雕细刻,图案花卉贴金,主屋及东西南各房均刻有牡丹、石榴等各种花草,尤其是过庭屋檐上的一对麒麟栩栩如生,逼真动人;观花楼上的木刻龙凤翩翩起舞,神态各异。 东公馆是古典建筑艺术的殿堂,更是临夏各民族人民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具罕见观赏和研究价值。 近年来,许多影视剧组千里迢迢来此拍摄外景,如《解放大西北》等。 东公馆位于临夏市前河沿东路35号,三道桥广场以东几十米。 在门口转了一会儿,看了会儿介绍牌,没有找到卖门票的。就慢慢悠悠往里走。 西洋式建筑特色的东公馆正门 正门影壁上的“多子多福”,葡萄累累,令人垂涎欲滴,雕工精细,玲珑剔透。 梧桐秋菊(局部) 精美的檐角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穿制服、解说员模样的女孩子,笑着让我买门票,10元。付钱后,她给了我一张参观指南。此时,就我一个人在参观。 东公馆内的一间画室,依稀记得曾看到介绍讲这里现在是少年宫。 东公馆各院甬道、看墙、影壁、廊心墙均为磨砖对缝砖雕镶嵌而成。 惟妙惟肖 习作 素描 江山迎宾壁 江山迎宾壁上的“江山点河图”为绽成元的砖雕名作,是河州砖雕艺术的代表作。“江山点河图”两旁是字迹秀丽的隶书对联“气度雍容开祀业宏基巍然簪缨门第,节麾焜耀备严疆重寄允矣磊落雄才”。 江山点河图 “江山点河图”中红日高照,山势峥嵘,黄河滚滚,青山葱郁,白帆点点,归鹏阵阵,高阙崇阁点缀其间,玲珑剔透,万里江山尽收图中。山水图景,构图严谨,意境高雅。砖雕字画,古拙朴茂,苍劲有力,雕工精细。“江山点河图”下刻八仙之物暗喻马步青当时官场失意。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97124.html5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