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水洞沟遗址-景区主页-水洞沟遗址的信息,攻略,游记,照片,线路.

[游记]水洞沟遗址-景区主页-水洞沟遗址的信息,攻略,游记,照片,线路.

2007-07-27    easyyou.com

水洞沟遗址景区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水洞沟(遗址)旅游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19公里,南距灵武市30公里,距河东机场11公里,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相接,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被誉为“东方史前考古的摇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0年,比利时神父绍特在水洞沟东边的黄土状岩石断崖上,发现了一具披毛犀的头骨和一件很好的石英岩石器。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对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上进行了5个地点的发掘,获得了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破碎的动物化石。以后又沿边沟下游1号发掘点至上游红山堡到清水营之间(东西长约28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了调查,认为在整个水洞沟盆地的黄土中"埋藏着许多完全一致的旧石器时代制作场遗址。这是由黄土形成期间住在该区域的居民所留下的"。除旧石器外,他们还在水洞沟村的周围及长城外采集了大量的、被他们定为新石器时代的燧石制品和磨光石斧等。这就是说,在水洞沟文化遗址保护区及至更大范围的水洞沟地区,地下埋藏着面积很大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工业制品的制作场。
1960年,中国和前苏联组建的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一次发掘,出土了约2000件石制品。
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文中先生率领的考察队再次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第一次明确了水洞沟遗址"包含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不同时代的遗存"。
1980年,宁夏博物馆和原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队调查队组成联合发掘队,在一次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了63件动物化石,6700余件石制品,其中仅旧石器时代晚期层位出土的石器有5500余件。
经过上述四次系统发掘和研究,国内外学者公认,水洞沟遗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对本地区乃至周围地区以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很多专家认为,水洞沟文化是东亚旧石器文化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和欧洲旧石器文化进行对比的一种文化形态。水洞沟石器中,发现有大量的、罕见的、极为明显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技术风格的戈瓦娄哇石核。水洞沟出土的刮削器、尖状器及钻头等工具,"令人吃惊地是同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水洞沟文化"好像处在很发达的莫斯特文化和正在成长的奥瑞纳文化之间的半路上,或者是这两个文化的混合体"。
水洞沟遗址,不仅标志着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开端,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遗址之一,而且在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中不断迸发出明亮火花的闪光点"。
水洞沟文化遗址,对研究早期人类迁徙和文化传播、研究水洞沟文化与东亚、西伯利亚、北美、欧洲旧石器文化的关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关于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有效保护,防止了遗址所在地的地貌形态、自然环境和文物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多层面地展示了古遗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宁夏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史前文化旅游景区。
一、奇特的地貌景观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所在的水洞沟盆地,在数十万年形成的地貌景观仍然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沟一壑,一壁一丘都记录着人类活动的久远历史。
水洞沟遗址西南部是出露有奥陶系、白垩系古老地层的横山(俗称马鞍山),在横山与水洞沟遗址之间有三个发育程度不同的阶地,宽几米到数公里,高14—15米不等。遗址东南为平坦的台地,被季节性河沟冲蚀后形成数条南北向的深沟,遗址北100米即为东西延亘的明代长城,长城外为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
水洞沟遗址的崖面高15米,面临一条常年有水的边沟,这条小河源于遗址东约28公里的清水营,由东向西流,沿途将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冲蚀切割成两壁屹立的深沟峡谷,自下而上出露自上渐新世干旱盆地沉积到全新世晚期沉积的8层地质构造,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记录了比较复杂的地质过程和环境历史,积淀着更新世--全新世人类活动的历史遗址。
二、神秘的发掘地点
对水洞沟文化遗址的5次发掘所产生的9处坑位,用树立标志牌的方法展示发掘地点,是宣传水洞沟文化遗址、让游客了解水洞沟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标志碑皆置于发掘地点在地表的中央位置。其造型、材质及色调与遗址景观相协调。
自1923年德日进、桑志华对水洞沟遗址发现发掘以来,至今80年,在水洞沟盆地有过5次系统的发掘,发掘地点达9处,其中德日进、桑志华发掘地点就有5处。在这9处发掘坑位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和大量的动物化石,从而确定了水洞沟文化遗址在开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篇章的历史地位。9处发掘地点,不仅是我国旧石器文化遗址最早发现并经过科学家发掘的历史见证,也是80年来发现、发掘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历史见证,还是现代东西方科学家在发现、发掘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过程中共同合作的历史见证,更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目前,当地政府对9处发掘点进行了清理和保护,以防止风雨侵蚀、控制人为破坏,揭开了水洞沟文化遗址发掘地点的神秘面纱,对游客实行全面开放,生动地展示了水洞沟遗址的发掘地点。
三、“张三小店”
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与一位普通老百姓张梓所开的“张三小店”有着密切的关系。
1923年6月,42岁的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与桑志华从天津联袂北上,在磴口附近东渡黄河,然后又傍黄河右岸向南抵横城,到达水洞沟,住在水洞沟“张三小店”,开始了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张三”名张梓,灵武水洞沟人,兄弟4人,因排行老三,故人称他为张三,称他开的小店叫“张三小店”。“张三小店”原为张梓的父亲所开的车马店,有上房、配房、客房及马棚,羊圈等,颇具规模。德日进和桑志华住在“张三小店”发现和发掘了第一地点,随后又发现和发掘了4个地点。共发掘出300公斤以上的石器和一些动物化石,从而使水洞沟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之一,确定了水洞沟在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中所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据调查,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水洞沟遗址所在地区几无人烟,西距水洞沟十几公里的临河镇石坝村也不过四、五户人家,“张三小店”可能是水洞沟唯一的现代人工建筑。在这个小店里,在张三夫妇的友好接待和配合下,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水洞沟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篇章,完成了推翻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论断的伟大创举,张三和“张三小店”同德日进、桑志华一齐载入了发现和发掘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史册。
“张三小店”包括马棚、羊圈等其它附属建筑,店内家具、设施均根据健在的张三妻弟赵龙老人的口碑资料进行布置,恢复了原貌。在“张三小店”门前塑有德日进、桑志华、张梓胸像,树立有中英文对照的《重建张三小店碑记》;在小店中标有的日进、桑志华住房、张梓夫妇住房及店房、厨房、马棚、羊圈及临时存放发掘石器的地点等标示牌。
重建后的“张三小店”, 是水洞沟遗址核心区唯一的一处宁夏近代农村建筑,其所有展示的内容,不仅对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现提供形象的历史场景,而且也是对宁夏农村民居建筑的一种恢复和保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游览观赏价值。
四、古老的地质地层
水洞沟文化遗址与地质年代的地层关系密切。在发掘地点的地质剖面上划分地层结构,对了解地质发育历史和鉴定出土石器、动物化石的相对时代意义重大。而对遗址剖面地层进行展示,则能直观地认识积淀在地层中文化遗址的分布状况和地质年代,使游客形象地了解到水洞沟地质发育的历史,最终认识水洞沟文化遗址极为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据200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最新调查,水洞沟遗址剖面从上至下划分为8层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地层。
在1980年发掘的坑位剖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自上而下按地层序列编号所展示的水洞沟最古老的地质剖面和地层关系。
五、雄伟的古长城
在水洞沟遗址保护区的北侧,是雄伟的宁夏河东明长城。用黄土夯筑的长城像一条巨龙,从西边的黄河东岸经水洞沟蜿蜒东去。长城以北,是浩瀚的鄂尔多斯草原和毛乌素沙地,长城以南,是三万年以前古人类活动的水洞沟盆地。站在古长城高大的烽火台上放眼四望,黄河、长城、沙漠、草原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六、红山堡
西距水洞沟遗址约1.5公里的台面上,坐落着一座古城堡,史称“红山堡”。这是一座北邻明长城的屯兵之城,在历史上肩负着守卫长城的重任,和平时代则是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开展商贸交流的活动场所。现在的红山堡,虽然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和岁月的剥蚀,但它的城墙依然完整高耸;城堡东边辟有瓮城,尽管被风沙淹埋,但宏伟的城门仍然顽强地屹立在土原之中。从瓮城门进入古堡,城堡中的房屋基址依稀可辨,古代残砖断瓦堆积如山,散落地表的历代瓷器碎片随处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令人称奇。
七、幽深的大峡谷
在红山堡的外围,有天然形成的土林峡谷,四周绵延约6000米,一直延伸到水洞沟。有小路可通谷底,在谷底漫步,深不可测。四周悬崖壁立,俏形土柱残壁,奇形怪状,有的像野兽,有的像鬼怪,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世界。
八、诡异的藏兵洞
在大峡谷中,有多处土洞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借土筑台阶进入土洞,洞内分岔 ,有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洞道内左右辟有土室,室内有通往大峡谷的小洞,通气透光。借暗光环视屋内,墙上有小龛,置有破碎陶器,似为油灯之属,在地上还可找到明代瓷器碎片。据专家考证,这里是古代藏兵之所,即民间传说中藏兵洞。

游游路线: A . 由银川从银青高速出发 , 经过黄河大桥至临河收费站 , 上银青高速辅道直达水洞沟景区 ;
B. 由银川上银青高速辅道直达水洞沟景区。

电话/传真: 0951-5014338 13309570341
联系人:李成有
MSN:licy0101@hotmail.com
公司地址:宁夏银川市黄河东路荣华园写字楼4F
景区地址: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景区(距银川市19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11公里);

开放时间: 8:00---18:30

每年5月-10月,春、秋两季是最佳旅游季节。七、八月中午最为酷热。
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oC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oC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oC。

国家文物保护遗址

去银川旅游,除了必须注意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外,下述各方面,也应引起注意。
一、宁夏地势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气管炎、哮喘病的人,初到宁夏可能会有头晕、心跳快、气短、气喘等反映,因此,来宁夏的时候最好带一些防护药品。
二、宁夏气候干燥,有人可能会出现鼻腔干痛、口焦舌燥、皮肤于裂等症,、因此,需带一些常用药,如油质滴鼻药水或者药膏、上清丸、桔梗丸、凡土林或者润肤膏等,同时 注意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三、秋冬季节来宁夏,最好带便于穿脱的外套式御寒服,以免感冒。夏季最好带睛雨伞、太阳镜等防晒用具。
四、宁夏地区民用饮用水大多为地下水,水质硬度高,如果来宁夏初换水土可能会引起胃肠、皮肤等不适,因此,胃肠抵抗力较弱、过敏性体质的人,应携带理气、抗过敏药物以备使用。

门票: 40 元 / 人 , 景区内包含水洞沟遗址及明代红山堡两大旅游区,不再另收费用,游客可持门票游完全程。

银川市旅游投诉电话:0951-6723298
宁夏省旅游投诉电话:0951—672329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最新游记游评

更多

转自:http://www.easyyou.com/place/show/194003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