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深秋时节,我们从包头转游到宁夏,在表姐的带领下来到了著名的贺兰山。对贺兰山的记忆,早在小学时就产生了深刻的烙印。岳飞的《满红红》“驾车长,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未见贺兰山之前,我想象中的贺兰山应该是:在北方浩瀚的草原上,耸立着一座高大葱郁的山麓,岳飞率领着岳家军驾长车浩浩荡荡,一路从中原杀奔而来,马蹄声脆,军刀将贺兰山斯开一个口子,追击那屡屡骚扰宋朝的胸奴。这一画面更是通过岳飞传等小说早早铭记在心。 到贺兰山脚下,看到的是;山是挺高的,也可以称之为气势雄伟,可就是一棵树没有,准确说是一颗草也没有,光秃秃的,陡峭嶙峋,突兀石骨。我有些失望,既来之则游之!我们沿着贺兰山继续向前,我的思绪也向历史深处延伸. 表姐好象看出我的心思,边行边说;让我来给大家介绍吧;你看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峰,多像一位历经苍桑的老人,山峰上一块突出的大石头,那是老人的头;从山峰延伸而下的, 那是老人的手臂和脚,沟壑相连,分明是岁月给老人刻下的深深皱纹。她坐在这里,一坐就是千年,万年,千万年。她看到眼前的戈壁滩,曾经是金戈铁马的舞台,匈奴、鲜卑、蒙古、汉族,一个个你杀来,我冲去;她也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中亚人骑着骆驼,驮着丝绸,背着瓷器,在她面前悠然的走过;她还听到了在九曲黄河边那悠扬嘹亮的信天游……再看她旁边的一座山峰,那陡峻的山峰,多像一面镜子,在太阳的照耀下我们似乎看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横扫欧亚大陆的英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