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夏银川游记—仰视贺兰山岩画—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宁夏银川游记—仰视贺兰山岩画—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银川市境内贺兰山东麓,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岩画遗存。自20世纪80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千幅岩画令人震惊 走进静悄悄的贺兰口,我们顿时被近千幅岩画震住了,上上下下的巨石上,到处镌刻着岩画,有的是用石头对着岩石研磨出来的,像薄纸那样浅;有的是用骨器敲击划刻出来的,深的深,浅的浅;有的是用金属工具凿刻出来的,槽很深,像雕塑那样生龙活虎……漫山遍野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岩画,默默地展示给远道而来的参观者。 贺兰口山崖上的岩画,一个个就像精灵那样,表现出无穷的生命力。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面具和人面像占全部岩画的80,可谓举世无双。它是古代巫傩文化的核心部分,形形色色神秘诡谲的面具和人面像,传递着某种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原始宗教和民俗民风。太阳神岩画(图1)就是贺兰口最著名的人面像,已经成为贺兰山岩画的标志。 难以解读的史前文化 贺兰山是银川平原的西北屏障,自古以来,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党项、突厥、蒙古等民族相继在这里生产和生活,创造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因此,贺兰口还有一部分岩画描写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上自天文,下至人文,包罗万象,人物、动物、人面、太阳、手、狩猎、畜牧、舞蹈、繁殖、战斗……说贺兰口岩画是一部游牧民族用艺术形象描绘的史诗,绝不过分。 有一处岩画有三个人面像(图2),女子在上,男子在下,就连女子生出的孩子都在男人之上,可见当时的母系社会,妇女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 很多岩画反映了古代游牧部落的愿望和追求,凝结了先民的审美意识,积淀着先民的美学观念,令人百看不厌,百思难解。百思难解,因为它离我们年代久远,还因为人类在历史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极为低下,无法理解自然的种种变化和原因,只能用人格化的方式来理解和认识了。 贺兰山的岩画非常非常古老,那么它距今到底多少年了?北魏的郦道元曾在他的《水经注·河水》里,记载了宁夏和内蒙古狼山地区有岩画,那么,它最少也有1500年了。其实,何止1500年啊?用丽石黄衣测得贺兰山岩画早期年代,距今有8500年左右,即经历了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据有的专家说,8500年还是最低的估计,因为在贺兰山岩画区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并明显有冰川擦痕打破岩画关系,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岩画在前,冰川在后,第四纪最后一次冰川之前的间冰期,我们的先民已经创作了不朽的岩画!也就是说,贺兰山上最早的岩画已经有三四万岁了,最少也有1.7万年。它就这么袒露在大自然中,生生不息,一代一代不断添加,永葆青春。 岩画考古学家说:贺兰山岩画博大精深,学问太深了,要为某一幅岩画准确断代,是最棘手的事。一般只能采用考古比较学、分类学的方法来考证,现代科学在这一研究领域也没有新的突破。因此,所谓断代往往是模棱两可,难以定论的。 岩画中许多图画,如果能释读的话,是一个生动的完整的故事,尽管有的画很复杂、繁芜,但总是在叙述表达一件事或一个想法。可惜直到如今,这种岩画语言我们仍读不懂,仍处在认识图像表象的初级阶段。 猴头岩画和手印岩画 贺兰口有一幅栩栩如生的猴头岩画,左眼深陷,右眼微凸,头上还戴了圆顶小帽。人们只能这样猜测:当年创作《西游记》的吴承恩来过贺兰口,看见猴头压在山下,才有了《西游记》“五行山下定心猿”一章的创作灵感。猴头右边的人面像就是监压猴子的土地神了——这样的推测类似“看图识字”。这也难怪,岩画语言是介于人类动作语言以及发声语言之外的一种绘画兼文字性的语言,非常丰富、非常深刻、非常宽泛,因此就增加了释读的难度,但同时,它也给观看它欣赏它的人增加了自由浪漫的想象度。 我们在贺兰口还看到了一幅绝无仅有的手印岩画,上方一个构图很简单的人面,下面似一个大字型的人形,左面便是一个手心向外的右手手印,右边便是一个手背对着我们的左手手印,手印的线条相当柔和、逼真。手印的下面还有橄榄型的人面像、灵芝和动物……它们在叙述着什么故事?众说纷纭,每一个观者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贺兰山的岩画都在道旁的山崖上,游客观看往往需要仰视,我觉得这些数千年前的艺术珍品,才是真正需要我们“仰视”的!先辈给我们留下珍贵遗产,我们这个世纪的人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呢?能留下数千年后还值得“仰视”的艺术吗?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18327.html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