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严家畈之行大别山第一社区 |
[游记]严家畈之行大别山第一社区 |
2008-06-25 dbs01.net |
联系收藏回复编辑删除 严 家 畈 之 行 过年时听表弟说,他家所在的严家畈公路修通了,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了。我觉得真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许了几年的心愿,清明一定要给外婆送些纸钱去,祭奠一下她老人家。 轿车沿着北丰河堤逆水而行,雨后初晴的柏油路面洗涤如新,黑亮如镜,路杨河柳吐出鹅黄的新芽儿,细细尖尖的,有的两片微张,有的双叶紧合,极像小鸟的嘴儿。微风拂拂柳枝轻舞。读小学四年级的侄女触景生情,用普通话颂着贺知章的诗句:碧树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语调音色极为标准,博得读大学侄女的赞誉!笑说:朱氏定会出个女诗人,我也跟着夸奖,小侄女更来精神,欢呼雀跃地把身子探出车窗,望着沿路的风景。 山川的田畈,满眼黄晶晶的油菜花儿,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海洋,间或夹着一两丘田的草籽,开着玫红玫红的小花儿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红的华丽,绿的晶莹,黄的灿烂,放眼望去,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从李家楼左拐进入大雾山村级公路,顺紫潭冲水库大坝绕山延伸,弯弯曲曲,曲曲弯弯一直绕到水库尽头,坐在车里也能浏览水库全貌,青山映碧水,形成山连着水水映着山,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啁啾的小鸟,四溢的芳香,给人一种返璞归真,醍醐灌顶的清新之感。 静谧的湖边隔三差五的坐着几位垂钓者,一动不动,专注的神态宛若姜太公再世。老公也是个乐钓者,见到这情景立马来了兴致,车速也慢了下来,大有停下车来去稳坐钓鱼台的冲动,因赶路不宜耽误只得作罢。 顺着库尾的峡谷绕山而上,在冲里就能遥望黄土坳的大古枫:一个大黑桩子静静地耸立着,也许是历尽沧桑,机能耗尽,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身边的同伴都换上了绿装,它却依然裹着深褐色的外衣独立于山坳,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卫士,经年累月守卫着自己的领土。 黄土坳是个重山十字路口,向右是通往二龙庙村的环山水泥路,像一条玉带抛向青山尽处,向左是上大雾山顶的黄沙泥土路,山路迂回松杉掩映。据说,山顶有宋代遗留下来的百里古长城,本想就便上山去探寻是否真有古迹,可日程安排紧迫,去了严家畈还得去八迪河,我想:不去也好,留着下次邀上三朋四友踏青,岂不是更有情趣! 沿着黄土坳往北的山冲行进,再翻过一座山梁就到了严家畈。当那小山村映入眼帘时,我感觉它是多么的熟悉,又是多么的亲切!我忘不了外婆每次在村口迎我时的欢喜,送我时的眼泪,每次分别时,外婆总是将她平时绩麻纺线积攒的毛毛角角悄悄地藏在我的书包里,把书包装在她的篮子里依依不舍的将我送到几里路外的泻水岩,站在高高的石岩上望着我穿过那幽静的山荡,为了帮我壮胆不停地喊着我,当我出现在对面山嘴时,她再喊:“书包里有钱--小心别掉啦!”我应声回头,只见小脚的外婆孤零零地站在山岩上,似乎在用衣襟擦着眼睛,我知道外婆在哭,我也在哭。 …… 祭奠了外公外婆,在二舅家吃过午饭,动身前往八迪河。从严家畈下山,坡陡弯急,车子只能缓慢行驶,这就有便于欣赏一路的风景。蜿蜓的山路,连绵的山峰,淙淙的溪水声,低头俯视:一条银白色的瀑布细细的挂上悬崖。
|
转自:http://www.dbs01.net/ShowPost.asp?PostID=974813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