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理十月

[游记]大理十月

2007-07-16    163.com

大理十月

没到过云南的时候,总想有一天我也会站在高原的灿烂阳光下。蓝蓝的天,绿绿的地,成片成片的芭蕉林,总在梦境里浮现。到了云南方知芭蕉林、棕榈树的热带风光只在版纳有,占踞云南大部的却是云贵高原的连绵群山。这次蜜月之行,行色匆匆,版纳怕是去不成了。先前听人说云南的大理很美,斟酌再三,还是去大理吧。
一路上全是灰乎乎的荒山,象极了山东半岛的丘陵,连植被都相差无几,我隐隐觉得有点失望。走了一圈又一圈的盘山公路,车行至下关,远远的便可看见一顷蔚蓝的水面在夕阳里闪耀着。我的心豁然开朗,象洞开的窗子,似乎那湖面的风正忽悠悠的穿窗而来。
“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的大理正一步步向我展露他的风姿卓绝。乘从下关到大理的小公共汽车约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便到了大理古城。城门几经修复仍保留着历史的原貌,以前只在金墉的小说里读到过大理,恍若世外。如今我便站在了那大理古国的城门下,且不说金墉小说里的情节是真是假,我却似乎听到了历史的跫音从古城墙的深处脉脉而来。
耸入云端的莽莽苍山,象一堵碧绿的屏障立在古城的南侧。大理便在苍山的影子里静静的生长着。尽管这种生长非常的缓慢,几百年里只是几幢房子,几条街道的变迁,但弥漫在小城每一条街道,每一爿店铺,每一个角落的浓浓的美的气息却让她鲜活着。望着随处可见的扎染以及各种手工刺绣的工艺品,我觉得小城是如此的古老又如此的新鲜。走在摆满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的老街上,街侧全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恍惚中我仿佛一中原游侠,徜徉在这古风古味的石板街,飘然如梦回旧朝。只是胯下少一五花宝驹,似乎逊了点风采。一路走来,没来得及找寻下榻的旅店,却已抱了一堆花花绿绿的扎染土布,这可是最地道的,最原汁原味的扎染。大理是扎染之乡,连店铺里卖的时装也大多是用扎染制作的。古城的好多小店都是作坊式经营,从土布的织造、扎染,到加工成各式各样的时装、挎包,都是手工制作,相当精美。
寻了一处实惠的小旅店住下,我与妻决定先去三塔,出门便遇见一旗幡飘飘,华盖高擎的马车。经过简单的讨价还价,我们坐了他的车前往三塔,车把式是白族人,一路攀谈,给我们讲了不少白族人的传说。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很有节奏的声音,虽谈不上悦耳,倒也清脆。马蹄声声,不觉便已到了三塔。游完了三塔,天色渐晚,登苍山已来不及了,便打算去三月街。从三塔到三月街路程很近,一支烟工夫便到了,偌长的街上竟空若无人,街侧的店铺全都门窗紧闭。问一过路的白族老乡,才知这三月街只在每年的三月三山会时才开放,那时这里便汇成了笑声的河,俊男靓女,四方商贾云集于此,盛况空前。我们真是太遗憾了,只能面对这空空的街,想象他的繁华与热闹。只好回到旅店,打算第二天去爬苍山游洱海。
当日傍晚,随着夕阳西下,夜幕低垂,整个古城便沉浸在舒缓的夜风中了,大理安静了下来,只是小巷里的灯光依然亮着,三三两两的人影晃动在夜色中,临街的咖啡屋不是飘来一股浓浓的咖啡香味,掺杂着悠扬的音乐在空气中弥漫着。我与妻因了囊中羞涩,只好躲在旅店里吃着方便面,心想明天一定要敞开肚子吃遍大理的小吃,这样想着想着,倦意便袭上心头。迷糊了一会儿,睁开眼看了看表,才九点多钟,晚风透过旅店的窗子习习而来,月亮竟也爬上了天空,虽不到月圆的时候,倒也冷冷清清的散发着悠悠的光。突然觉得该出去走走,体会一下异乡的月夜。叫醒了妻,没有换鞋,就穿着旅店的拖鞋,轻轻的走出大门,来到门外的小街,妻挽了我便漫无目的的沿小街漫漫的走了过去。路上还有游客,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居多,店铺竟然都还在开张,昏黄的灯光里西式风格的酒吧象极了凡高画中的咖啡屋。来大理旅游的游客外国人很多,所以这小镇便沿街开设了许多风格各异的酒吧与西式餐馆,这也算大理的一个特色吧。走了一会儿,有些累了,便踅进一家有落地玻璃窗的酒吧,临街坐了,叫了一客冰激凌给妻,我则要了一杯红茶,边看着街上的行人边默默的品茶,思绪便远了起来,飞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刚踏出旅馆的门便看到昨天的车把式早就赶着车等在那儿了,白族人真会做生意,怪不得昨天他一个劲的问我住在哪里。还没等我开口,那车把势脸上的笑容已象花一样绽放了开来,只好坐了上去,马蹄声便又在石板路上叮叮铛铛的响了起来。到了苍山,因时间太紧,只好坐索道上去。苍山多云,站在山脚便可见山间云雾缭绕,变换莫测,苍山的云有一种独特的气势,时而象千军万马滚滚迩来,时而又象飘渺的白纱蜿蜒山间,那是我从没见过的云,太美了!我们坐着索道车穿梭在云雾中,远远的看过去一团浓浓的云,待到走了进去,便看不见了,只觉得周围全是雾气。索道的终点在半山腰,下了索道便开始徒步爬山了,路边有一些山民支着帐篷经营的餐馆,炒的全是山珍,只是价格太贵,要不然真想尝尝苍山的野味。我与妻寻了一条不太有人常走的小径一路走了过去,身边全是万丈悬崖,不时可以看到写在岩石上的警示语“小心危险”等字样。悬崖下面一般都有溪水,哗哗的水声传的很远。走在山间,感觉真象走进了世外桃源。游了一个上午,直到走下山,那些飘渺的云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爬了一上午的山,虽看了苍山的美景,但也是精疲力竭了,肚子咕咕的在叫,看来需要饱餐一顿了,来到大理至今还没尝尝大理的特产呢!
沿通向洱海的青石街走下去,两侧打着大理特色招牌的餐馆比比皆是。寻了一家看上去还算干净整洁的小店进去,店里的音响播放着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在一个矮矮的小木桌前坐定,叫了大理闻名的沙锅鱼,洱丝、洱块、还有洱海的螺蛳,这螺蛳很特别,不象内地外壳光滑的螺蛳,壳是很粗糙的壳,形状尖尖的,象极了大海里的一种海螺。这洱海虽说是湖,但在遥远的中生代时期或许曾经是海洋也未可知,这螺蛳说不定是某一地质时期的物种遗存。先不管那么多了,反正它味道鲜美之极,佐新酿的大理生啤,舒爽,痛快,回味悠长。那沙锅鱼的味道也是浑然天成,原汁原味,鱼是产自洱海的鲤鱼,水是汲自洱海的水,风味独特,非在大理不能享用也!
酒足饭饱之后依旧坐了马车直奔洱海而去,渐渐远离了城区,刚刚收割完的光秃秃的稻田一望无垠的在眼前绵延开来,马车也由石板路驶上了田间土路。已经隐约的闻到一股鱼腥味,迎面吹来的风也凉爽了许多,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马车周围盘旋着鸣叫着。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洱海波光粼粼的一线水面。车把势不停的向空中打着响鞭,马车便飞奔了起来,在我们的身后腾起一片烟尘。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我们便来到了洱海的岸边。一片烟波浩淼的水域,碧浪滚滚,舟舸争渡,哪儿是湖呀,分明是一片蔚蓝的大海,在这高原内陆竟有如此浩瀚的水泊,真令人难以置信,怪不得白族人称之为洱海呢!
岸边有轮渡,可以多人同行,也可以自己包租一条船。我与妻决定包租一条船,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180元/天的价格谈妥。船是机动的,船老大在船后面控制机器,我们坐在前面,船里摆着两把藤椅,一张木桌。我们坐下来开始拍照,不一会儿,船便离岸好远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水非常的清,几乎没有污染,依稀可以看到水下深处的水草。船老大告诉我们,当地的政府为了防止污染,已经控制了机动船的数量。我们站在船头沐浴着高原湖泊的凉爽清风,极目四望,心旷神怡。远远看见湖中间的小岛,也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环岛建了许多民居,错落有致,听船老大说这儿的渔民已经在岛上生活了几百年了,岛上的建筑多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走的近了看见岛附近的水面上有好多鱼船,船上坐满了盛装的白族人,岛上也是彩旗飘扬,鼓乐阵阵。船老大告诉我们说今天是白族人的本祖节,很盛大的一个节日,岛上要唱大戏,方圆几十里的白族人都要赶来过节。看来我们真是幸运,可以尽情欣赏白族风情。船一靠岸,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往岛中的村子里赶,村子里很热闹,盛装的白族姑娘艳若桃花,让我想起了五朵金花,这儿是五朵金花的故乡呀!村子里的祠堂果真在唱大戏,好象是有名的滇剧,高高的戏台下面黑压压的挤满了人,一些金发碧眼的老外也混在里面饶有兴致的观看着。我对滇剧不感兴趣,只是一劲的拍照,我喜欢这儿的风土人情。从祠堂出来便在村子里溜达,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插了两柱巨大的香,一直燃着,缭绕的烟雾拌着淡淡的香味在巷子里飘溢着。我还在一家卖工艺品的店里买了两把白族的龙凤宝刀,算是纪念吧,我喜欢收藏各地的工艺品。
不知不觉已近傍晚,在路边的小店点了几个菜吃晚饭,有洱海的海藻,洱海的滑壳鱼,洱海的鲜虾,当然照例还有洱海的螺蛳。大快朵颐之后,还有点遗憾,有一种产自洱海的银鱼没有吃到,说是银鱼,其实是透明鱼,浑身晶莹剔透,生长在洱海的深处,且数量极少,很难捕获,故价格昂贵,六十元才买的一两,所以没舍得吃,我至今还惦念着洱海的银鱼呢!
夕阳西下之时,我们乘

转自:http://bbs5.news.163.com/hometown/33882,0,50,0,40,6.html?userid=1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