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巢湖地质实习基地简介 |
[游记]巢湖地质实习基地简介 |
| 2008-05-22 sina.com.cn |
|
一、 地理概况 1、位置: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巢湖市北郊,距合肥66 2、地貌:山脉走向10°?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峰海拔350m,最低处20 3、交通:铁路(淮南线)、高速公路(合?裕高速公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主干线连接合肥、南京、芜湖等地。另有水路通往合肥、芜湖。 4、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为15.7 二、 研究历史 1953年,李云祝,1/1万铁矿普查,“安徽巢县凤凰山?巨嶂山铁矿评价”。 1955年,罗庆坤,1/1万“巢北地质调查”。 1956年,华东地质局,1/1万煤田普查,“安徽含山、巢湖、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 1978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0年,金福全等,巢湖北部C-P地层剖面研究。 1981年,斗守初等,巢湖北部地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1983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95年,朱光等,石油研究项目,“基于剖面研究”。 1997年,宋传中等,教学研究项目,“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实习基地建设”。 三、 地层特征 实习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震旦系?第四系均有出露,尤其是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基本齐全;太古界?元古界主要出露在实习区西部的郯庐断裂带中。 实习区内地层厚度不大、发育齐全、出露连续,易观察;接触关系清楚,接触带典型,标志层清晰;古生物化石丰富、易观察、易采集;沉积构造多样,覆盖少,加之大量采场、路基坡,露头极好,特别适宜于教学。 四、 岩石特征 三大岩类发育齐全,以沉积岩为主。 1、沉积岩:碎屑岩、碳酸岩盐、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块岩、蒸发岩等。 2、岩浆岩:中?酸性岩、中?基性岩为主,酸性岩、碱性岩次之,火山岩在邻区有出露。 3、质变岩: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均有。 五、 构造特征 1.褶皱: 在实习区观察的褶皱,主要是半汤复式背斜西翼的三个次级褶皱,即:两个向斜(余府大村向斜、平顶山向斜)和一个背斜(凤凰山背斜)。区内褶皱北端扬起,南端倾伏,转折端规则,出露清晰。褶皱轴面产状:倾向280º?310º,倾角70º?80º;褶皱枢纽:倾伏向为210º,倾伏角为15º。 2.断层: 实习区内主要有三个方向的断层:NWW? SEE向、NNE?SSW向和NEE?SWW向。断层旁侧伴生构造多样,断层岩、擦痕、镜面、阶步等清晰,均可用来判断断层两盘的动向;断层带中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明显,断层性质容易判定;断层组合规律性强,与区内褶皱有明显的成因关系。 综合分析表明:区内主要构造是同一应力场的产物,虽然有后期构造存在,但影响较弱,自然现象易于分析,适应于教学。 (1)、NWW?SEE向(290º?300º)横断层: 本组断层垂直褶皱枢纽,横贯全区。断层面倾向北,北盘(上盘)下降,使得向斜北盘变宽,背斜北盘变窄,为正断层。断层角砾岩带较宽(100?200cm),多有方解石脉充填。 (2)、NNE?SSW向(20º?30º)纵断层:
|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75665010090df.html4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