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高温假游记(下)—大理、丽江

[游记]高温假游记(下)—大理、丽江

2007-07-16    sina.com.cn

坐上去大理的豪华大巴后,发现才区区七人。原来真巧,这一天的游客特别少。连导游都笑着说,两个月来这是唯一的一次,平时每天都差不多满车的人。

哈哈,看来是个良好的开始……

车上有个旅游小册子,简要地介绍了云南的各大著名景点。我翻了翻,总算对云南的风景特点有个框架认识:西双版纳是傣族风情,大理以白族为主,楚雄基于彝族,香格里拉因藏族闻名,丽江则是纳西族的天下。

首站到达楚雄,因为是晚上到的,我们住宿一宿,但未予实景考察。天明就起程,直扑大理。

大理严格来说是个泛称,指那一片地区。而我们平时所理解的苍山洱海崇圣寺三塔等,其实是在大理的下关市。下关市置身苍山洱海之间,依山临海,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群落组成。苍山雄峻绵延,犹如一堵高墙,静静横亘在青天白云之下。据说山那头就是缅甸。洱海是个大湖,因形状象耳朵而得名。洱海就象深闺中的处子,干净清爽,在微风中泛着涟漪。苍山和洱海怀抱中的下关市,也因此温文尔雅、宁静宜人,一派与世无争的风范。放眼望去,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扑面而来,令人击节。

毫无疑问,来大理必然要参观大理古城。来到古城,只见大门、城内建筑都很完整,商铺林立,一条门前小溪潺潺流过,水质清澈见底,间或有红色小金鱼在溪水中嬉戏。一路走过,悠哉游哉,倒也惬意得很!

游完古城,我们接着就去了崇圣寺,参观赫赫有名的三塔。记得小时候在地理书上看到它们的照片,一直神往得很;这次终于可以实现夙愿,竟然在刚到寺门时就有些激动!真是少有。寺院有一道不高的围墙,里面树木苍翠,纤尘不染,在绿叶掩映下巍然矗立着三座淡黄色的高塔,一主二副。很多照片包括昆明民族村的崇圣寺三塔,都是白色的,到这里看了才知道,原来人家是淡黄色的,呵呵!

大理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去一个保存得比较完整的白族大院参观,名字忘了。进门大院有几口大缸,从导游的介绍得知,他们的染布技术很高超,不但不褪色,还能染出各种花纹。最有趣的是白族的婚姻习俗。青年男子被称为“阿鹏哥”,年轻女孩子叫“金花”。“金花”的帽子上有一支白色的穗儿,垂到肩膀以下。如果谁摸了穗儿,就表示对她有求爱的意思;与此相对应的一个习俗是,如果一个男青年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就要去她家当三年长工,如果三年期满,“考核”合格,就可以与她结婚,从此坐享清福,因为一切家庭劳务包括犁田之类的重活儿,都由妻子承担,白族女子非常勤劳。

所以未婚女子的穗儿是摸不得的!比老虎屁股还厉害^_^。

依依告别大理,我们踏上了去丽江的征程。公路在一个又一个山腰上盘旋,并且以爬坡为主,看来丽江的海拔比大理高不少。因为天气晴好,沿途的山岭、村庄显得别致又安宁——时而炊烟袅袅,时而黄发垂髫,呈现出远离闹市喧嚣、超凡脱俗的生活画面,看得我都痴了……

云南各地在旅游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都必须由本地的导游接待旅游团。丽江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个黑瘦的小伙子,地道的当地纳西族人。他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在当地,要把小伙子叫“胖金哥”,姑娘要叫“胖金妹”,因为当地以胖为美。呵呵,我心里在笑,他本人可真是个绝妙的反例……

虽然到达时间已经是黄昏,但导游理解我们的迫切心情,先带我们去丽江古城看个大概。古城规模宏大,以“四方街”为中心,街道呈放射状,很多街道一侧都有涓涓小溪。据说丽江古城有两个特点:“顺水而进,逆水而出”和“地砖横砌是死胡同,直砌是出路”。所有街道如果往里走,最终到达四方街;往外走,最终到达两架大水车旁,水车一侧的墙上有江泽民的题词。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个大致情况,导游说晚上最精彩,先趁天没黑,带我们熟悉一下路况,晚上我们可以自己慢慢逛。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古老的石拱桥上,导游说这就是《一米阳光》的拍摄地之一。桥下水流清澈,水里红鲤游弋;河床弯弯曲曲,岸边垂柳轻拂,秩秩斯干,宁静致远。

吃完晚饭,我们没让导游跟着,自己直奔古城。街上万头攒动、摩肩接踵,盛况之壮观,让我们非常意外——整个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已经变成一个狂欢大舞台!

先说四方街。四方街正在跳篝火舞,黑压压一片人头。正中间一堆炭火,一个小伙子吹着笛子领舞,绕篝火跳,他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等我们加入队伍时,已经里三层外三层。跳了两圈,我们撤出来。无意中发现我身边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长得非常可爱,穿着白族服装。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穗儿,然后笑嘻嘻地扬长而去……

四方街一侧是一条小溪,小溪上游不停地飘来一个个精致的小碟,每个碟子点燃着一支蜡烛,听说这叫许愿灯。许多人虔诚地念念有词,然后郑重放飞许愿灯,看得我在一旁发笑。正如我在别的日记里也提到,我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对那些狗皮倒灶的东西根本不感冒。

小溪两侧,是长长的步行街,密布各种饮食小店,可以说是饮食两条街。走道很窄,店面还是两层的,人又多,显得拥挤而热闹。所有小店都已经高朋满座,一无虚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小店靠窗的游客聚在一起,与小溪对面小店靠窗的游客互相对歌。有的店主还特意请几个女孩子“挑战”或者“应战”,形成热烈的场面,也勾得大量游客驻足观看。大家可能来自五湖四海,素不相识,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也就是开心,纵情邀战,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往往一方唱完一曲,就大喊“呀嗦、呀嗦、呀呀嗦!”,哄堂大笑,或者发一声喊:“该你们拉!”,另一方也毫不扭捏,大大方方迎战。大家沉浸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尽情开怀大笑。

我静静走在人流中,虽然是局外人,但他们的天真率直、敢爱敢恨也感染了我。这里真是一个没有世俗约束、自然流露、率性而为的好地方!我忽然产生了一个美好的想法:等我有了心爱的女朋友,一定要带她来这里再玩一次!

当然,不心爱除外。呵呵!

对了,丽江古城也是美女云集的地方,两天下来看到的美女,比平时一年还多……

丽江的景点,除了古城,还有“玉龙雪山”和“东巴文化”。因为据说夏天看不着雪山,我们就选择了去看玉龙雪山旁边的“玉柱擎天”。结果幸运的是,当天天气很好,阳光普照,我们在途中看到了很清晰的玉龙冰川,虽然是遥看。

“玉柱擎天”在半山腰,旁边就是当年土司(土司相当于省长,可以参考阿来的《尘埃落定》——第十三版译注……^_^)的住处和处理公务、读书的所在。清朝一位官员见冰穹覆盖的山峰犹如一根玉柱,遂挥毫命名,并镌刻在山石上,故名。

呵呵,“玉柱擎天”?这个名字可真有意思……

车到山脚,我们弃车登山,路边树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也算一道风景。我们乐得安步当车,沿途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过一段后,一棵树后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吸引了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水车在不知疲倦地转动;水流上下还修了几个阶梯水池,里面各有一群鳟鱼凶猛地巡视着。导游告之:这是山上的一支泉水,上面有一方水池,叫“玉池”,清澈见底;泉水从土司住的房屋旁边出来,富含矿物质,传说用于洗眼睛,能明目。

“玉池”?光听导游介绍,没怎么放在心上,等走到池边,我才大吃一惊:果然不愧是“玉”池,竟然有这么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见一方池水,纯净透彻,导游说水深六米,可水底的一切都一清二楚,水质简直比空气还透明;整个一块池水犹如一块碧玉,看得我差点一头栽进去,以便洗刷身上的尘垢;微风吹来,水光潋滟,在池底形成五彩斑斓;水底铺满了海草,似珊瑚,似玉树,似翡翠,更仿佛是厚厚的绒毯。我探了探池水,有点儿清冽刺骨。池中也养了一些小鳟鱼,冰肌玉骨,三三两两在我们眼底下的天堂中散步。

自由自在多快乐!吾不如也。

据旅游团的同伴说,只有九寨沟的水可以和这里一拼。看来有时间要优先去九寨沟瞧瞧。

离开玉池,我们开始登山。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巨石上的四个正楷“玉柱擎天”遒劲有力。游客们都严肃地把双手搭在,心中默默许愿。轮到我时,我这样先后搭了三次。几个游客赶紧问我:需要三次才灵吗?我笑道:不是,因为我许了三个愿。大家纷纷鄙视我:太贪心就不灵了!我哈哈大笑,说:我就这么贪心,没许五个已经算手下留情了!

其实我是在戏弄他们,我压根儿就不信。记得2003年去日本时,有一次去聪明的一休当年修行的寺里参观,那里有三支泉水,分别代表事业、爱情、健康,里面工作人员再三告戒我们只能选择一个,我照样大摇大摆把三支泉水都各接了一勺喝了,把我身后排队等候的一个中年日本妇女惊得差点儿摔倒。

许完愿回过头来,眼前的一幕再次让我感到震撼——极目望去,淡淡的烟幕下有一个村庄,自成一个王国——周围广阔的耕地绿油油的,生机勃勃;村庄整齐有序,点缀着一些参天大树;田间小道不时有人悠闲地走过,或扛犁,或推车,或提蓝,怡然自得。一刹那,“忍看朋辈成新贵,怒向边陲觅小诗”的心情油然而生,眼前浮现出一大批耳熟能详的诗句,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什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两百多年前,德国哥尼斯堡有一位老人叫康德,曾经说:这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产生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我要纠正他,因为还有第三个,那就是我眼前这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

下山以及回到车上这一路,我都五步一回头,留恋不已……

之后去的“东巴谷”,也内容丰富,让我们了解到东巴文化的博大精神和体例完整。惊讶之余我也特别奇怪,东巴文明这么了不起,怎么一直默默无闻?它的文字、它的哲学思想、它的宗教、它的图腾,甚至它的科技,可以说,放到整个人类文明史中,都熠熠生辉。虽然我已经饶有兴趣地对东巴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为了不使这篇游记过于深奥,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云南呆了一个星期,耳朵也遭受了一周的葫芦丝的“轰炸”。本来我就很喜欢葫芦丝,这次终于忍不住买了一支,同时把教材、CD碟都买了一套,回去慢慢学吧。常言道:光说不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dc033ec01000acr1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