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51三祖寺之行 |
[游记]51三祖寺之行 |
2007-07-26 8to.cn |
51三祖寺之行 三祖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天柱山中。天柱山在周武王时称“晚山”,因纪念晚伯执政之德,又更名为“皖公山”。西汉武帝曾于元封五年登天柱山,封为“西岳”。汉元封五年冬,武帝南巡在此设台祭岳,敕封为“南岳”;人群高呼万岁,又有“万岁山”之称。天柱山山势绵延逶迤,东接绵亘大别山,南有皖水,西有潜河,两水夹一山,山因水流,水随山转。45座山峰次第展开,如三道翠屏,以相对300余米之差,一道高出一道。主峰天柱山峰雄石奇,水秀洞幽,西风晴雪,植被繁茂,神彩风姿令人叫绝。《天柱山志》云:此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它有“绝称人意”的奇峰,有“烟云争吐没”的奇云,有“夏木荫浓四月寒”的秀木,有“楼台令簇云萝外,种磐擎鼓水石间”的庙宇。三祖寺便座落于三祖山顶。 可惜的是,兴盛一时的道教的三千多间道观如今已尽毁于战火,现在我们所见的佛教名寺三祖寺也是历经多次重修甚至重建留下来的。三祖寺的由来也有个传说。宋初,宝志禅师手执锡杖来到潜山,被这里的奇山秀水所陶醉,有心在山麓开山建刹,讲经说法。而有位白鹤道人正好云游至此,也选中这块风水宝地准备开辟道场。二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白鹤道人将手中的羽扇掷向空中,化为白鹤而去,在白鹤即将落地之时,宝志禅师把手中锡杖抛往空中,振环做声,白鹤一惊,锡杖已卓于山麓,白鹤止于山冈,二人乃各以所识筑室焉。宝志于是成为天柱山佛教的鼻祖。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和尚就是以宝志为原型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现在三祖寺祖师殿里还有济公的画像。 |
转自:http://bbs.8to.cn/viewthread.php?tid=844283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