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闲谈司空山八景 |
[游记]闲谈司空山八景 |
2008-02-25 cbulo.com |
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冶溪店前两镇的司空山渊源于周,繁盛于唐宋,为中华佛教禅宗二祖慧可之道场,昔有“东吴第一山”之美称,今享有中华禅宗第一山之美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司空山是鄂豫皖“大别山生态之旅”、“大别山红色之旅”和安徽省“三山两水”旅游风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这所千 古名山赋《江城子*司空山》一首:“久萦魂梦故乡山,赤壁崖,彩云间。太白书声,流水听潺潺。欲问可公消息在,空谷石,与心安。” 《安庆府志》和《太湖县志》形容此地的景色是:"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岩,如画屏照海。西瞻卓绝,若峭壁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上有灵瀑,非溪非壑,不得常见。唯久旱将雨或久雨将霁时,有飞泉迸出,直泻千仞,常匹练悬空,移时即逝。削壁上有丹砂,日照时,珠光夺目,雨后更红。北岭石壁嶙峋,陡绝不可上,多虬松,高不盈丈,大至数围,每风涛迅发,万籁竞奏。山下则银河环绕,中汇平沙一湾,登司空望之,宛然新月初照。司空山有八景:赤壁丹砂、银河夜月、南崖瀑布、北岭松风、乌牛古石、洗马春池、太白书堂、二祖禅刹等。还有十大洞、十五怪石、七岩、八峰、五泉、一灵瀑、二危桥、三古墓、十四寺庙以及名人题刻百余处等漂亮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安徽省岳西县司空山的闻名景观有几十处,大小景观百余处,然何唐宋以来的史料都称司空山以”二祖禅刹”、“太白书堂”、 “南崖瀑布”“乌牛古石”、“玄妙古松”、“赤壁丹砂”、“银河夜月”、“北岭松风”八景闻名于世呢?何谓“八景”,这就要从“八景”的来历说起。据考证,南北朝时期闻名诗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以浙江金华的“秋月 、春风、衰草、落桐、夜鹤、晓鸿、朝市、山东”等八景为题材作“八吟诗”同时建“八吟楼”,这是“八景”的雏形。 北宋嘉佑年间,湖南长沙驿步门外建了一座八景台,上摹北宋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潇湘八景迅速流传,各地仿而效之。“八景”形成原因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官员倡导、群众喜爱密切相关,是对地方风景中突出景观的提炼和描述。八景,用语多为四字,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林木,到佛寺道观、历史遗迹、农耕渔樵、民房炊烟,凡一地的风景名胜以及历史文化甚至生产生活,都能构成“八景”的反映对象。 司空山“八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佛道渊源: “二祖禅刹”即“云中石屋”(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禅寺),是中华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逃避宗派迫害和北周武帝灭佛,为保存实力而“遁迹修禅”之所,他在司空山传衣落发石替僧璨落发并传衣钵信物──木棉袈裟和四卷《楞伽经》与僧璨,故僧璨为中华佛教禅宗三祖。印度达摩所传之“拈花一笑”(禅宗)之“一花”,由慧可初开至惠能为五叶,没有慧可在司空山的“遁迹修禅”,就没有中华佛教禅宗的春花烂漫。司空山为二祖道场,使禅宗法嗣得以延续,故司空山被称为“中华禅宗第一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禅门临济正宗四十四世本焕老和尚的大弟子顿空来司空山礼佛拜祖 题)──三祖传衣钵于四祖道信,道信传衣钵于五祖弘忍,五祖传衣钵于六祖惠能,惠能之后,中华佛教禅宗逐渐壮大成为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派。唐玄宗封司空山本净禅师为“大晓”国师,曾赐建无相寺等五寺九庵,僧房5048间,僧尼7000多人。唐宋司空山繁盛时,司空山先后有本净、正德、清寂、 圆通、清晓五位高僧先后拜为国师,为吴头楚尾之禅门圣地,旅游胜景,光灿仙山,名扬海宇,香客云集。 明代知州孟之麟留诗“二祖禅刹── 高山卓锡杳冥中,云盖烟憧拥梵宫。五叶初开春烂漫,一龛深坐石玲珑。知从有相参无相,自是心空并法空。九载嵩阳直解脱,谁教更设此樊笼。” 一花五叶,宗风悠长。1990年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由九华山仁德方丈陪同朝拜司空山,感慨万千,称司空山为“天下禅宗第一道场”,留下了“司空名山,二祖道场,衣钵单传,佛法远扬”的墨宝。1990年10月1日,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来朝拜二祖道场。 “太白书堂”乃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司空山所筑读书之草堂,公元756年李白为永王李麟幕僚,李麟兵败受累,因久慕司空山为佛道名山和唐玄宗大晓国师──司空山本净禅师乃当世之高僧大德,遂避居司空山仙山,以汲取司空山之灵气。在司空山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留下了《舒州司空山瀑布 》和《避地司空原言怀 》等五首传世 佳作。 《避地司空原言怀 》 李白------“南风昔不竟,豪圣思经纶。刘昆与祖狄,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 奔月驭,攀星戏河津。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阿余注: 雪霁万里月,月译为古印度,万里月乃指由印度达摩所传之佛教禅宗。倾家事金鼎,是指西汉道家名宿南昌府梅福、东汉庐江府左慈曾在司空山“仙人岩”炼制长生不老药之事。弄景奔月驭,司空山菩陀洞前有奇景曰“玉蟾望月”,亦有得道成仙之意。 明代知府进士诗人王思尧亦有诗赞曰“太 白 书 堂── 何年卜筑在司空,诗酒山房兴不穷。瀑落珠玑流水映,花开绮绣淡烟笼。飞觞醉了河犹白, 秉烛游春壁尚红。几度披琴云外赏,悠悠余响伴松风。” 今有遗迹“太白仙踪”,为明进士时为太湖县令,后官至左参政的闻名思想家罗汝芳(明曲作家汤显祖之老师)所书。当代闻名爱国诗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一九九0年十月一日来到魂牵梦萦的司空山,感慨万分,吟 “早闻太白读书堂,梦想登观恨未尝。不意耄年行脚到,谪仙不见见空王。名号司空实不空,分明妙相现高峰。乡人指道如来卧,哪识安禅制毒龙。无相真成无相寺,观空观坏得安心。愿于空后能成往,不负当年立雪人。”等三首诗。 “南崖瀑布”又称仙人漂布,位于司空山巅崖之西南,源于与赤壁丹砂平行的石缝, 也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的《舒州司空山瀑布》 。据《安庆府志》和《太湖县志》记载 “上有灵瀑,非溪非壑,不得常见。唯久旱将雨或久雨将霁时,有飞泉迸出,直泻千仞,常匹练悬空,移时即逝”。 它有三奇 :每年春夏久旱大雨前或久落将晴时,瀑布从赤壁丹砂旁边的石缝中飞泄而下,约莫半小时后,瀑布如同一匹巨大的白练被拉入岩石缝隙间而消失。有诗为证:飞泉迸泻出山南,不比平常瀑布观。久旱才教俄顷落,终年能得几回看。村农占雨灵如卜,天汉流波测更难。最讶岚光垂匹练,是谁收拾入云端。当地的老者说曾有人看见仙姑在此漂洗白布匹。此为司空山瀑布之一奇。品味李白的《舒州司空山瀑布》,便可知诗仙对该瀑布的奇异了然于胸,留下了脍炙人口,令邑人津津乐道的传世佳作的缘由。 (南崖瀑布由赤壁丹砂边的石缝中迸出 ) “断崖如削瓜,岚光破苔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一般的瀑布是从河流上来,而司空山的“天河”却是从如削瓜的断崖中来,此乃司空山瀑布之二奇。 “玉案赤文字,落落不可读。”曾使不少文人墨客揣测难眠, 原来此瀑布位于“赤壁丹砂”旁边,瀑布为案,丹砂为字,如此奇观,天下罕见,似不可理解。此乃司空山瀑布之三奇。观此景当以“鳄鱼听经”至西门 岗一带位置最佳,故有“摄身凌云霄,松风拂我足”。 “赤壁丹砂”《安庆府志》记载“……削壁上有丹砂,日照时,珠光夺目,雨后更红。 ”据清康熙年间闻名山水诗人陈起源的《司空山见闻录》记载:……玩丹砂赤壁,顿觉光艳射眸,丹岩砂影,赤艳流空。恍如扶桑之旭日,佛顶之圆光,令人心骇神逸。”有诗为证: 危巢百尺总无邻,上有朱岩断劫尘。 面壁空传金粉佛,还丹长礼玉天宾。 赤松去后炉飞雪,黄石归来汞化银。 笑却当年勾漏令,曾留此地让高人。 [1]
|
转自:http://www.cbulo.com/viewthread-261084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