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山脚下名人辈出—自驾游江村 |
[游记]黄山脚下名人辈出—自驾游江村 |
2007-09-01 tuniu.com |
黄山脚下的历史文化名村江村、绩溪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更以名人故居多著称于世。数百年来,众多徽州名人以其非凡的才华向世人展示了徽派文化的内涵以及独特的人文魅力。 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立,后有幽谷深藏,村中双溪环绕。村口聚秀湖周旁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 走进江村,一股饱经千年世事沧桑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牌坊、祠堂、老街、名人故居无一不在向游人展示着江村的千年古韵,祠堂飞檐重阁、雕梁画栋,体现了徽派建筑的古朴威严。在江村古石板路上走一遭,可浏览狮山古庙、文昌塔、聚秀湖、世科牌坊、笔架牌坊、汉白玉牌坊等古建筑,欣赏出自唐伯虎之手的江氏祖画。终于相信,江村不愧有“小杭州”之美誉。 江村历史上名人辈出,目前所存名人故居有“三堂一墅两居”,即笃修堂、茂承堂、进修堂、黯然别墅、江冬秀故居和江泽涵故居等六处。一个经历千年的古村,仍然保存如此多的名人故居,这在皖南古民居规模较大的村落也是十分少见的。 其中笃修堂是江村近代兄弟博士江绍铨、江绍原及清代光绪年间“叔侄翰林”江树昀、江希曾的祖居,是江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该堂门两侧有两根扁形的石柱,是旗杆石。大门是牌坊式门楼,砖雕精美,此门楼五檐门罩也只有二品以上大官才能采用。要进屋,先得跨上几级台阶,可谓门槛很高。 而茂承堂是民国代总理江朝宗的祖居,依山傍水而筑。该院后进、四马房、杂房、花园、西厢堂、官厅距今400余年,是江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之一。 人文荟萃游绩溪 绩溪,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有清凉峰、百丈崖、江南第一关等一大批优美的自然景色,同时还拥有不同凡响的人文景观。这里是徽菜、徽墨、徽剧的发源地;这里是胡宗宪、胡雪岩、胡开文、胡适等的故乡,他们在造就恢宏的业绩后为故乡带来了光宗耀祖的余荫;这里又是石雕、砖雕、木雕三雕艺术的大观园。从这些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瑰宝中,可见当年徽商称雄的繁华印迹;遍地皆是的古桥、古亭阁、古民居、古牌坊、古祠堂,古风悠悠,显出古文化的风范。 有“江南第一祠”之称的龙川胡氏祠堂坐落在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建筑主体仍保留了明代徽派建筑艺术特色,线条粗犷、风格淳朴。祠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进七开间,由影壁、露台、门楼、庭院、廊庑、享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部分组成,建筑匀称严谨,蔚为壮观。 胡炳衡宅是砖木结构,硬山屋顶,封砌马头墙,前厅后室布置,雕饰精美,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 坐落在城内西大街的周氏宗祠,是一座清代建筑,砖、木、石三雕俱全,而石雕最为突出,在皖南首屈一指。 湖村砖雕门楼巷是自然和人工共同造就的一条狭窄幽深的古巷,该巷古民居的门楼砖雕精美绝伦。坎头古村落的民居有半数以上是明清时期所建,是“徽州古村落”的一颗明珠。不少美术名家也曾来此写生作画,称赞它“比黟县西递村更为古老、更富于层次变化,也更有韵味”。 奕世尚书坊建于明嘉靖年间,四柱三门五楼,高10米、宽9米,由精选花岗岩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正面刻有“恩荣”、“奕世尚书坊”、“成化戊戌科进士户部尚书胡富”、“嘉靖戊戌科进士兵部尚书胡宗宪”等文字。石坊流檐飞脊、斗拱花翅,梁、柱前后均饰以龙狮鹤鹿等镂空浮雕,图案优美、立体对称、技艺精湛、形象逼真。 相关链接 【风俗】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 目莲戏——徽州一古老剧种,流传于黄山市各地及邻县,每逢夏历闰月之年,徽州民间多演此戏,以求驱邪避灾。 抬阁——一种民间游艺,又称“抬角”。抬阁共分上、中、下三层,将俊俏儿童装扮成一出出戏剧故事中的人物,安置在三层抬阁上,底盘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汉抬着。抬阁的四周用纸扎成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巡游时彩灯内点燃蜡烛,映照着服装鲜艳的儿童,远远望去,酷似天仙下凡。抬阁上的人物不唱不做,但配上鼓乐开路、锣钹断后,热闹非凡,现今还经常组织抬阁上街,近年创作了《戴震还乡》,以纪念一代宗师。 【住宿】 旌德梓山宾馆 位于“两山一湖”旅游圈的枢纽地,这里青山环抱、绿水萦绕、风光旖旎,205国道纵贯南北,交通便利。 地址:安徽省旌德县营坎路15号 电话:0563——8602000 旌阳宾馆 地址:安徽省旌德县解放路1号 电话:0563-8601360 【信息】 江村旅游咨询电话:0563——8046446 江村交通局电话:0563——8602908 绩溪县文化局联系电话:0563——8162954 绩溪旅游咨询电话:0563——8162546 绩溪交通局电话:0563——8162662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58502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